一种便于取落的分体式助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602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取落的分体式助听器,包括助听器壳体、设置在助听器壳体中的助听处理单元、连接在助听器壳体上的导管和设置在导管内且与助听处理单元电性相连的金属导线;还包括连接座、授话器、入耳总成以及微型干燥灯件。连接座固定安装在导管背向助听器壳体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GPS定位器、微型干燥灯件以及配合授话器拆装使用的入耳总成以及,利用巧妙结构设计出的传声间隙,实现了授话器深入耳道的完美传声效果;同时,通过对置于耳道内的授话器进行干燥与水、异物的防透过处理,有效避免了授话器受到耳腔潮气、异物以及其它液体的侵绕,而增加分体式助听器的维修成本;也便于了分体式助听器丢失寻找。也便于了分体式助听器丢失寻找。也便于了分体式助听器丢失寻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落的分体式助听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助听器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取落的分体式助听器。

技术介绍

[0002]分体式助听器采用分体设计,又叫受话器外置式,也叫RIC助听器,它的受话器在机器外面,能够直接放到耳道里面,因为受话器在外面,所以机身重量非常的轻,且更加小巧,隐蔽性也更好;此外由于受话器更靠近鼓膜,所以清晰度也更好,因为他独特的外观设计也更好的减少了堵耳效应,使得佩戴更为舒适。
[0003]作为分体式助听器中最重要元件之一的授话器,其多配合耳塞来深置于患者的耳道中进行传声使用时,为了满足授话器的传声效果,耳塞多为贯穿设置,而在授话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授话器很容易受到耳腔潮气、异物(如耳屎)以及其它液体的侵绕,以至使得分体式助听器的维修率高于传统耳背式助听器;此外,因分体式助听器外观隐蔽、容易隐藏,且机身小尺寸的设计使得其在丢失时不易寻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便于取落的分体式助听器,以更加确切地解决授话器容易受到耳腔潮气、异物(如耳屎、耳垢)以及其它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落的分体式助听器,包括助听器壳体(1)、设置在所述助听器壳体(1)中的助听处理单元(2)、连接在所述助听器壳体(1)上的导管(3)和设置在所述导管(3)内且与所述助听处理单元(2)电性相连的金属导线(31);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取落的分体式助听器还包括:连接座(4),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导管(3)背向所述助听器壳体(1)的一端;所述连接座(4)上安装有授话器(5);所述授话器(5)通过上述金属导线(31)与所述助听处理单元(2)相连;入耳总成(6),其拆卸安装在所述授话器(5)的外侧,且放置在耳道内;微型干燥灯件(7),其设置在所述连接座(4)与所述入耳总成(6)之间;所述微型干燥灯件(7)用于控制放置于耳道内入耳总成(6)内的潮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取落的分体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总成(6)包括活动套设在所述授话器(5)外侧的第一耳套(61)、固连在所述第一耳套(61)外周面的支撑圈(6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圈(62)背向所述第一耳套(61)一端的第二耳套(63)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圈(62)外表面的半透膜(6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取落的分体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套(6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耳套(63)的尺寸,所述第一耳套(61)一端至另一端由锥形和筒形组成;所述第一耳套(61)用于紧密接触耳道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取落的分体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亚王海
申请(专利权)人:小维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