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传导助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250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4
本申请涉及助听器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放置于充电盒,骨传导助听器包括助听器主体和助听器振子,并且助听器振子安装于助听器主体的一侧,助听器振子用于进入耳道,助听器振子与耳道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然后骨传导助听器的助听器振子采用中空设置,便于助听器振子能够在振动皮肤以及骨骼从而传导音频,同时助听器振子能够通过通孔振动该密闭空间的空气,形成空气传导,能够有效增加骨传导助听器传导频段的范围,提高骨传导助听器传导低频段声波的可能性,从而增强骨传导助听器的传导效果。器的传导效果。器的传导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传导助听器


[0001]本申请涉及助听器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骨传导助听器。

技术介绍

[0002]骨传导助听器与其他不同,它可利用头骨来向内耳传送声波,使病人获得听力。
[0003]骨传导助听器首先通过植入的麦克风从皮下拾音,并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随后,经过调制的信号再通过微型电磁间接使耳骨产生震动。助听器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放大或减小信号强度,传感器被放置在一个支架系统之中,可允许其直接接触并刺激听骨。
[0004]骨传导助听器通常采用不入耳的方式,因此,对于听力受损的人群而言,不入耳的骨传导助听器难以达到对听力的辅助作用,存在着骨传导部分频段(比如低频)不足的缺陷,降低了骨传导助听器的传导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增强骨传导助听器的传导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骨传导助听器。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放置于充电盒,包括助听器主体和助听器振子;所述助听器振子采用中空设置;所述助听器振子安装于所述助听器主体的一侧;所述助听器振子用于进入耳道;所述助听器振子与耳道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于充电盒的骨传导助听器,能够通过充电盒快速充电,提高骨传导助听器的便携程度;同时,设置充电盒能够在骨传导助听器不使用的情况下为骨传导助听器进行充电,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助听器主体用于贴紧人体头骨从而传导部分声波,助听器振子与耳道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从而助听器振子能够在振动皮肤以及骨骼从而传导音频时,助听器振子能够振动该密闭空间的空气,形成空气传导,能够有效增加骨传导助听器传导频段的范围,提高骨传导助听器传导低频段声波的可能性,从而增强骨传导助听器的传导效果;助听器振子采用中空设置,能够有效进一步增强助听器振子的空气传导效果,减少助听器振子阻隔削弱空气传导从而骨传导助听器传导效果减弱的可能性。
[0009]优选的,所述助听器振子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端部均连接于所述助听器振子的侧部;所述支撑条端部均间隔设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助听器振子设有支撑条,能够有效增强骨传导助听器挂接于人体耳朵的稳固程度,并且支撑条的端部均连接于助听器振子的侧部,然后支撑条端部间隔设置,因此,支撑条能够抵紧人体耳朵,从而有效减少助听器振子进入耳道深度过大从而损伤人体耳道的可能性,提高骨传导助听器的安全性;并且支撑条端部间隔设置能够增强支撑条与人体耳朵的适配程度,从而有效减少支撑条所造成的不适感甚至减少支撑条划伤耳朵的可能性,提高骨传导助听器的安全性。
[0011]优选的,所述助听器振子远离所述助听器主体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至少设
置有一个;所有所述通孔的开口方向均同向设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助听器振子远离助听器主体的一侧设有通孔,从而助听器振子内部空间与耳道连通,助听器振子远离能够进一步加强助听器振子的空气传导效果,减少助听器振子阻隔声波空气传导的可能性,提高骨传导助听器的传导效果;通孔至少设置有一个,能够进一步减少助听器振子阻隔声波空气传导的可能性,提高助听器振子的空气传导效果,从而提高骨传导助听器的传导效果;所有的通孔同向设置,能够有效减少穿过每一通孔的声波相互干扰的可能性,提高骨传导助听器的传导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助听器主体一侧安装有耳挂;所述耳挂采用曲线设置,用于适配人体耳朵形状;所述耳挂采用软胶材质制成。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助听器主体的一侧安装有耳挂,用户能够通过耳挂将骨传导助听器稳固挂接于用户耳朵,能够有效减少骨传导助听器从用户耳朵滑落的可能性,从而减少骨传导助听器滑落损坏的可能性,提高骨传导助听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程度;然后耳挂采用曲线设置,能够较好地贴合用户耳朵的曲线,能够有效减少用户长期佩戴耳挂时耳朵产生不适的可能性,提高用户使用骨传导助听器的体验感;并且耳挂采用软胶材质制成,能够有效提升耳挂的柔软程度,进一步减少耳挂损伤人体耳朵的可能性,提高长期佩戴耳挂的舒适程度。
[0015]优选的,所述助听器主体内部设有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用于远程控制所述骨传导助听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助听器主体内部设置有蓝牙模块,并且用户能够通过蓝牙模块控制骨传导助听器,通过蓝牙模块进行连接,能够有效减少有线连接的复杂程度,减少用户对骨传导助听器连接线的整理,省时省力,提高骨传导助听器使用的便携程度。
[0017]优选的,所述充电盒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助听器主体以及所述助听器振子的第一容纳槽;所述助听器主体一侧设有充电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侧壁设有与所述充电部匹配的充电弹性片。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盒设置第一容纳槽,并且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助听器主体以及助听器振子,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骨传导助听器放置于充电盒的稳固程度,能够有效减少用户移动过程中骨传导助听器碰撞充电盒从而骨传导助听器磨损的可能性,提高骨传导助听器携带的安全程度;并且助听器主体一侧设有充电部,第一容纳槽内侧壁设置有与充电部匹配的充电弹性片,当骨传导助听器放置于充电盒时,弹性充电片抵紧充电部,在用户不使用骨传导助听器时充电盒不仅能够收纳骨传导助听器,还能够有效提高充电盒对骨传导助听器充电的效率,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充电弹性片抵紧骨传导助听器,能够进一步提高骨传导助听器放置于充电盒的稳固程度,减少骨传导助听器放置于充电盒时骨传导助听器与充电盒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从而减少骨传导助听器磨损的可能性,提高骨传导助听器的防护性。
[0019]优选的,所述充电盒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耳挂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两端均连通所述第一容纳槽。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盒设有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的两端均连通第一容纳槽,从而第二容纳槽能够容纳耳挂,能够有效减少耳挂放置于充电盒时耳挂发生形变的可能性,减少耳挂发生形变从而耳挂损坏的可能性;并且第二容纳槽能够进一步提高骨
传导助听器放置于充电盒的稳固程度,减少骨传导助听器放置于充电盒时骨传导助听器与充电盒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从而减少骨传导助听器磨损的可能性,提高骨传导助听器的防护性。
[0021]优选的,所述耳挂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助听器主体;所述助听器主体设有连接部;所述耳挂设有与所述连接部配合连接的连接槽;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耳挂的一侧设有球部;所述连接槽槽底设有与所述球部配合卡接的嵌装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耳挂可拆卸安装于助听器主体,便于耳挂尺寸不适用于用户耳朵或耳挂损坏时用户能够快速更换耳挂,省时省力,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然后助听器主体设有连接部,连接部设有球部,耳挂设有连接槽,连接槽槽底设有嵌装槽,球部与嵌装槽的相互卡接,能够有效增强耳挂安装的稳固程度,减少耳挂从助听器主体自动脱离的可能性,提高用户将骨传导助听器挂置于耳朵时的稳固程度,从而减少骨传导助听器从人体耳朵滑落的可能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放置于充电盒(1),其特征在于:包括助听器主体(2)和助听器振子(3);所述助听器振子(3)采用中空设置;所述助听器振子(3)安装于所述助听器主体(2)的一侧;所述助听器振子(3)用于进入耳道;所述助听器振子(3)与耳道之间形成密闭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听器振子(3)设有支撑条(31);所述支撑条(31)端部均连接于所述助听器振子(3)的侧部;所述支撑条(31)端部均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听器振子(3)远离所述助听器主体(2)的一侧设有通孔(32);所述通孔(32)至少设置有一个;所有所述通孔(32)的开口方向均同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听器主体(2)一侧安装有耳挂(4);所述耳挂(4)采用曲线设置,用于适配人体耳朵形状;所述耳挂(4)采用软胶材质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听器主体(2)内部设有蓝牙模块(21);所述蓝牙模块(21)用于远程控制所述骨传导助听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1)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助听器主体(2)以及所述助听器振子(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创潮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大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