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身份加密的匿名通信模型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057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身份加密的匿名通信模型的实现方法,包括:该模型包括数量不超过第一设定阈值的多个用户、公告牌及注册服务器;注册服务器将多个用户分为多个分组,对每个用户分发一个包括自身所属分组的组号的身份ID,根据匿名IBE算法与每个用户的身份ID生成对应的私钥;当发送者需要向接收者发送匿名信息时,发送者使用接收者的身份ID作为公钥将匿名消息加密为目标密文,目标密文包括接收者所属分组的目标组号;发送者向公告牌发送目标密文,除接收者外的所有用户向公告牌发送伪密文;目标组号对应分组内的所有用户从公告牌下载目标密文,接收者使用自身的私钥解密目标密文,得到匿名消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安全领域。安全领域。安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身份加密的匿名通信模型的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安全
,尤其是一种基于身份加密的匿名通信模型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大量个人信息被录入到互联网中,但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隐私泄露风险,隐私保护不仅要验证通信双方身份的真实性,还要保护通信双方的身份和消息的机密性。现有的匿名通信系统,采取一定的措施隐蔽通信流中的通信关系,使通信双方的关系和内容难以被他人获取或推知。然而现有的匿名通信系统,对网络带宽和内存需求较大,在现有技术下无法抵抗流量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小规模团体内使用匿名通信进行交流,不仅低效率,浪费了大量资源,更无法保证其安全性。
[0003]因此,如何高效且节省网络资源地保证用户数较少的小团体内匿名通信的安全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身份加密的匿名通信模型的实现方法,用于实现高效且节省网络资源地保证用户数较少的小团体内匿名通信的安全性。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身份加密的匿名通信模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基于身份加密的匿名通信模型包括多个用户、公告牌及注册服务器,所述多个用户的数量不超过第一设定阈值;所述注册服务器将所述多个用户分为多个分组,每个分组用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阈值,对每个用户分发一个唯一且固定不变的身份ID,并根据匿名IBE算法与每个用户的身份ID生成每个用户对应的私钥,每个用户的身份ID包括自身所属分组的组号;当发送者需要向接收者发送匿名信息时,所述发送者使用所述接收者的身份ID作为公钥将所述匿名消息加密为目标密文,所述发送者与所述接收者为所述多个用户中不同的用户,所述目标密文包括所述接收者所属分组的目标组号;所述发送者向所述公告牌发送所述目标密文,所述多个用户中除所述接收者外的所有用户向所述公告牌发送伪密文;所述目标组号对应分组内的所有用户从所述公告牌下载所述目标密文,所述接收者使用自身的私钥解密所述目标密文,得到所述匿名消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身份加密的匿名通信模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匿名IBE算法与每个用户的身份ID生成每个用户对应的私钥,包括:通过所述匿名IBE算法的私钥生成器生成主密钥,所述主密钥由PKG保密,所述PGK为受信任的第三方;将每个用户的身份ID分别与所述主密钥输入到所述PGK,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私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身份加密的匿名通信模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者使用所述接收者的身份ID作为公钥将所述匿名消息加密为目标密文,包括:若所述发送者确定向所述接收者公开身份,则所述发送者使用所述接收者的身份ID作为公钥将所述匿名消息加密为包含所述发送者身份ID的第一目标密文;若所述发送者确定向所述接收者保密身份,则所述发送者使用所述接收者的身份ID作为公钥将所述匿名消息加密为不包含所述发送者身份ID的第二目标密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身份加密的匿名通信模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多个用户之间传递消息达到第一设定轮次后,所述注册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祥王世杰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