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素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素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纤维素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的细胞壁中,是自然界中储量最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之一。纤维素是由D
‑
葡聚糖为结构单元组成,通过β
‑1‑
4键连接形成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同时纤维素来源广泛、产量大、分布广、可再生,且具有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所不具有的环境友好、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可降解等优点。纳米纤维素是指尺寸直径在纳米级的纤维素,一般是由化学、物理、生物或者多种方式结合得到的。常见的纳米纤维素可以分为纤维素纳米纤维、纤维素纳米晶和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素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生物医用领域,可降解材料的制备等。因其具有精细的纳米结构,良好的力学强度等。纤维素纳米带与纤维素纳米纤维类似,是有着高长径比和大比表面积的新型生物纳米材料。纤维素纳米带不仅包含了纤维素本身的优异性能,同时具有可比拟钢材的机械性能,因此在功能纺织材料、生物医用、结构材料和能源应用领域中具有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素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含有纤维素的原料和溶剂混合,得到纤维素浆料;S2、将所述纤维素浆料和酸酐混合;所述溶剂包括二甲基亚砜和无机碱;所述酸酐包括丁酸酐、邻苯二甲酸酐、琥珀酸酐类和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甲基亚砜的体积和所述碱的质量比为1ml:0.5~10m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混合的方法包括搅拌;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200~1500r/min;所述搅拌的时间为6~48h。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混合的温度为20℃~50℃。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混合的温度为20℃~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还包括在所述混合后对所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丁羽高,余馨怡,万博林,张哲,尤俊,袁富邦,周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