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材料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039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材料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添加了高分子纳米球形二氧化硅颗粒,高分子纳米颗粒间距离的改变会影响其性能的变化,一方面会影响界面区特性;另一方面会改变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然而上述是理想情况下的分析,假设粒子为球状,完全均匀分散,且界面区厚度不变等。实际上,高分子纳米颗粒很难完全均匀的分散在基体中,颗粒含量较低时也会出现颗粒的团聚。随着颗粒含量的增加界面发生重叠,从而增加了整体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发生破损,增加了使用时的耐用性和安全性。绝缘材料的内部添加了抗老化剂和隔热剂,使得该材料可以耐受更高温度,使得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自燃,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材料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膜
,具体为一种高分子材料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拥有了手机、液晶、电脑等电子产品,这些电子产品的内部都会贴有一层高分子材料膜用于固定电池等元器件。
[0003]但是常见的高分子材料膜的安全性不够高,使得使用时间久了之后,容易出现破裂,影响了使用时的耐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膜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分子材料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高分子材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先进行原材料的称取,称取环氧树脂颗粒100~120份、高分子纳米球形二氧化硅颗粒150~180份、异氰酸酯100~120份、聚丙烯酸酯105~110份、ABS树脂110~120份、顺丁橡胶30~50份、炉法炭黑10~20份、煅烧陶土10~20份、硅烷偶联剂1~5份、防老化剂1~5份、隔热剂6~10份;
[0007]S2:按照步骤S1中称取的原料,将按配方将ABS树脂和顺丁橡胶分别在开炼机上塑炼,然后将两者共同放入开炼机中混炼,
[0008]S3:待步骤S2中两者混炼均匀且包辊后,调整辊间距,依次加入环氧树脂颗粒、高分子纳米球形二氧化硅颗粒、异氰酸酯、聚丙烯酸酯,混炼2~3min至均匀,同时打开冷却水,使辊温控制在50~70℃;
[0009]S4:再向步骤S3中得到的混合物料中依次加入炉法炭黑、煅烧陶土、硅烷偶联剂、防老化剂和隔热剂,然后再将橡胶操作油P

150和硅烷偶联剂分三次加入,混炼10~15min至均匀,并控制辊温为50~70℃;
[0010]S5:接着向步骤步骤S4中得到的混炼胶片中加入环氧树脂颗粒,继续进行高温混炼,得到混炼胶;
[0011]S6:后向步骤S5中得到的混炼胶中加入高分子纳米球形二氧化硅颗粒,混炼1~2min后,取出上述加热后的物料送入双螺杆挤出造粒,制备成膜后得到得到高分子材料膜。
[001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顺丁橡胶应选择二烯含量80%,100℃时的门尼粘度为135,分子量为5000~7000的橡胶。
[0013]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抗老化剂由1.0份4010NA防老剂、1~5份水杨酸防焦剂混合制成。
[001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ABS树脂和顺丁橡胶在开炼机上开炼时温度控制为150摄氏度,时间控制为3~5min。
[0015]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中,调整辊间距为2mm。
[001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5中,混炼的时间控制为10~15min,控制辊温在75~80℃范围内。
[001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6中,混炼时搅拌的速度控制为1000~1200r/min,温度控制为80℃。
[001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隔热剂由15份十溴二苯醚、15份三氧化二锑、23份氯化石蜡

70及18份硼酸锌组成。
[00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中,添加了高分子纳米球形二氧化硅颗粒,高分子纳米颗粒间距离的改变会影响其性能的变化,一方面会影响界面区特性;另一方面会改变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然而上述是理想情况下的分析,假设粒子为球状,完全均匀分散,且界面区厚度不变等。实际上,高分子纳米颗粒很难完全均匀的分散在基体中,颗粒含量较低时也会出现颗粒的团聚。随着颗粒含量的增加界面发生重叠,从而增加了整体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发生破损,增加了高分子材料膜使用时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0021]2、本专利技术中,绝缘材料的内部添加了抗老化剂和隔热剂,使得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的发生老化破损,同时配合隔热剂,使得该材料可以耐受更高温度,使得该高分子材料膜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自燃,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一种高分子材料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高分子材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先进行原材料的称取,称取环氧树脂颗粒100份、高分子纳米球形二氧化硅颗粒150份、异氰酸酯100份、聚丙烯酸酯105份、ABS树脂110份、顺丁橡胶30份、炉法炭黑10份、煅烧陶土10份、硅烷偶联剂1份、防老化剂1份、隔热剂6份;
[0026]S2:按照步骤S1中称取的原料,将按配方将ABS树脂和顺丁橡胶分别在开炼机上塑炼,然后将两者共同放入开炼机中混炼,
[0027]S3:待步骤S2中两者混炼均匀且包辊后,调整辊间距,依次加入环氧树脂颗粒、高分子纳米球形二氧化硅颗粒、异氰酸酯、聚丙烯酸酯,混炼2~3min至均匀,同时打开冷却水,使辊温控制在50~70℃;
[0028]S4:再向步骤S3中得到的混合物料中依次加入炉法炭黑、煅烧陶土、硅烷偶联剂、防老化剂和隔热剂,然后再将橡胶操作油P

150和硅烷偶联剂分三次加入,混炼10~15min至均匀,并控制辊温为50~70℃;
[0029]S5:接着向步骤步骤S4中得到的混炼胶片中加入环氧树脂颗粒,继续进行高温混炼,得到混炼胶;
[0030]S6:后向步骤S5中得到的混炼胶中加入高分子纳米球形二氧化硅颗粒,混炼1~
2min后,取出上述加热后的物料送入双螺杆挤出造粒,制备成膜后得到得到高分子材料膜。
[0031]所述步骤S1中,顺丁橡胶应选择二烯含量80%,100℃时的门尼粘度为135,分子量为5000~7000的橡胶。
[0032]所述步骤S1中,抗老化剂由1.0份4010NA防老剂、1~5份水杨酸防焦剂混合制成。
[0033]所述步骤S2中,ABS树脂和顺丁橡胶在开炼机上开炼时温度控制为150摄氏度,时间控制为3~5min。
[0034]所述步骤S3中,调整辊间距为2mm,。
[0035]所述步骤S5中,混炼的时间控制为10~15min,控制辊温在75~80℃范围内。
[0036]所述步骤S6中,混炼时搅拌的速度控制为1000~1200r/min,温度控制为80℃。
[0037]所述步骤S1中,隔热剂由15份十溴二苯醚、15份三氧化二锑、23份氯化石蜡

70及18份硼酸锌组成。
[0038]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材料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进行原材料的称取,称取环氧树脂颗粒100~120份、高分子纳米球形二氧化硅颗粒150~180份、异氰酸酯100~120份、聚丙烯酸酯105~110份、ABS树脂110~120份、顺丁橡胶30~50份、炉法炭黑10~20份、煅烧陶土10~20份、硅烷偶联剂1~5份、防老化剂1~5份、隔热剂6~10份;S2:按照步骤S1中称取的原料,将按配方将ABS树脂和顺丁橡胶分别在开炼机上塑炼,然后将两者共同放入开炼机中混炼,S3:待步骤S2中两者混炼均匀且包辊后,调整辊间距,依次加入环氧树脂颗粒、高分子纳米球形二氧化硅颗粒、异氰酸酯、聚丙烯酸酯,混炼2~3min至均匀,同时打开冷却水,使辊温控制在50~70℃;S4:再向步骤S3中得到的混合物料中依次加入炉法炭黑、煅烧陶土、硅烷偶联剂、防老化剂和隔热剂,然后再将橡胶操作油P

150和硅烷偶联剂分三次加入,混炼10~15min至均匀,并控制辊温为50~70℃;S5:接着向步骤步骤S4中得到的混炼胶片中加入环氧树脂颗粒,继续进行高温混炼,得到混炼胶;S6:后向步骤S5中得到的混炼胶中加入高分子纳米球形二氧化硅颗粒,混炼1~2min后,取出上述加热后的物料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煜宸崔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