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器净气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39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产除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尘器净气室,包括支撑架、净气箱、调节机构和除尘机构,所述净气箱固定设置于支撑架顶部,且净气箱内部中间固定且密封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净气箱内部分隔为进气腔和排气腔,所述除尘机构包括清灰组件和四个滤袋,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顶板、驱动组件和四组旋转组件,所述顶板固定设置于排气腔内部中间,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设置于顶板顶部,四组所述旋转组件两两对称固定设置于驱动组件的底部,且四组旋转组件的底部分别延伸至对应四个滤袋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含尘气体吹入至进气腔,并操纵控制器即可达到除尘并对滤袋高效清灰的效果,精确可控,安全高效,极大提高了除尘和清灰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器净气室


[0001]本技术涉及生产除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尘器净气室。

技术介绍

[0002]除尘器就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而布袋除尘器也称为过滤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高效除尘器,它是利用纤维编制物制作的袋式过滤元件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除尘装置,其作用原理是尘粒在绕过滤布纤维时因惯性力作用与纤维碰撞而被拦截。
[0003]布袋除尘器是一种干式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0004]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布袋除尘器在工作时,净气室内滤袋将清灰过滤后,会吸附于滤袋的外部,随着清灰的积累,净气室的进气腔内通过性降低且气压增大,传统的清灰方式是通过压缩空气由喷吹管喷出高压气体进入滤袋,进行反向气体送给,使得吸附于滤袋外部的清灰掉落,但目前这种方式往往并不能完全的去除吸附的清灰,部分仍会停留在滤袋的外表面积累,喷漆嘴口位于滤袋的正上方,向滤袋中心位置吹气其气压会得到一定缓冲,而长久吸附于滤袋的外壁的灰尘较为顽固,不易掉落,从而降低除尘效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除尘器净气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器净气室。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提供一种除尘器净气室,包括支撑架、净气箱、调节机构和除尘机构,所述净气箱固定设置于支撑架顶部,且净气箱内部中间固定且密封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净气箱内部分隔为进气腔和排气腔,所述除尘机构包括清灰组件和四个滤袋,四个所述滤袋两两对称固定设置于隔离板上,所述清灰组件固定设置于净气箱外部一侧并延伸至排气腔内,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顶板、驱动组件和四组旋转组件,所述顶板固定设置于排气腔内部中间,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设置于顶板顶部,四组所述旋转组件两两对称固定设置于驱动组件的底部,且四组旋转组件的底部分别延伸至对应四个滤袋内。
[0008]优选的,所述隔离板顶板两两对称设有四个安装孔,四个所述滤袋顶口分别固定设置于对应四个安装孔上,且四个滤袋的底部均延伸至进气腔内。
[0009]优选的,所述清灰组件包括支载架、空气压缩机、两个喷吹管、两个搭载架和四组喷气盘,两个所述搭载架对称并固定设置于隔离板的顶部,四组所述喷气盘两两对车固定设置于对应两个搭载架上,且四组喷气盘位于对应四个滤袋的正上方。
[0010]优选的,每组所述喷气盘内部设有蓄气腔,所述蓄气腔的底部呈环形状设有三个
喷气口,所述支载架固定设置于净气箱的外部一侧,所述空气压缩机固定设置于支载架上,两个所述喷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空气压缩机侧部脉冲阀端,且两个喷吹管的另一端穿过净气箱并与对应四组喷气盘顶部固定连通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两两对称设有四组环形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链条、四个链轮和四个旋转盘座,四个所述旋转盘座限位转动设置于对应四组环形槽上,每个所述旋转盘座的顶端中部固定设有转杆,四个所述链轮分别固定设置于对应四个转杆上,所述电机呈倒立状设置,且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一个转杆固定连接,所述链条啮合设置于四个链轮上。
[0012]优选的,四组所述旋转组件分别固定设置于对应四个旋转盘座的底部,每个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筒座和气缸,所述筒座固定设置于旋转盘座的底部并延伸至对应滤袋内,所述筒座位于滤袋内部端呈环形阵列状设有三组安装槽,所述气缸呈倒立状固定设置于对应旋转盘座底部,且气缸位于筒座内。
[0013]优选的,所述气缸的输出轴端呈竖直阵列状设有若干组摆动组件,每组所述摆动组件包括三个抵触杆,三个所述抵触杆呈倾斜状铰接于对应三组安装槽内,每个所述抵触杆的一端与气缸的输出轴铰接设置,且抵触杆的另一端一体成型设有抵触球。
[0014]优选的,所述净气箱底部固定连通有灰斗,且净气箱的一侧底部固定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进气腔连通设置,所述净气箱的另一侧顶部固定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排气腔连通设置。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当进气管连接风机后,风机将含尘气体吹送至净气箱内部的进气腔内,在进气腔内形成一定的气压,颗粒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作用会沉降下来落于底部的灰斗内,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同个四个滤袋时,粉尘被阻留至滤袋的外壁上,从而对进气腔内的含尘气体达到除尘效果。
[0017]2、当滤袋外壁粉尘积累较多时,增大了进气腔内部的气压,滤袋的气透性变差,打开气缸开关,气缸的输出轴带动各个抵触杆的一端向下延伸,从而抵触杆的另一端带动抵触球抵住滤袋的外壁,接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四个转杆和旋转盘座转动,旋转盘座带动筒座和气缸同步转动,进而若干摆动组件上抵触球抵触滤袋内壁并旋转,使得滤袋外部吸附的清灰掉落一部分,并使得顽固清灰逐渐处于松弛状态,以便后续的高压气体可以更高效的清除吸附于滤袋的清灰。
[0018]3、当通过空气压缩机由喷吹管向喷气盘内喷气,高压气体进入至蓄气腔内并由底部的喷气口喷出至滤袋内,喷气口处于环状,从而当高压气体进入滤袋之后,会在更短的时间内接触滤袋内壁,并达到均匀喷气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将含尘气体吹入至进气腔,并操纵控制器即可达到除尘并对滤袋高效清灰的效果,精确可控,安全高效,极大提高了除尘和清灰效率。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净气箱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和除尘机构拆分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除尘机构局部拆分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滤袋与调节机构局部拆分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旋转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支撑架1;
[0031]净气箱2、隔离板20、安装孔200、进气腔21、排气腔22、灰斗23、进气管24、排气管25;
[0032]调节机构3、顶板30、环形槽300、驱动组件31、电机310、链条311、链轮312、旋转盘座313、转杆3130、旋转组件32、筒座320、安装槽3200、气缸321、摆动组件33、抵触杆330、抵触球331;
[0033]除尘机构4、清灰组件40、支载架400、空气压缩机401、喷吹管402、搭载架403、喷气盘404、蓄气腔4040、喷气口4041、滤袋41。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器净气室,包括支撑架(1)、净气箱(2)、调节机构(3)和除尘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气箱(2)固定设置于支撑架(1)顶部,且净气箱(2)内部中间固定且密封设有隔离板(20),所述隔离板(20)将净气箱(2)内部分隔为进气腔(21)和排气腔(22),所述除尘机构(4)包括清灰组件(40)和四个滤袋(41),四个所述滤袋(41)两两对称固定设置于隔离板(20)上,所述清灰组件(40)固定设置于净气箱(2)外部一侧并延伸至排气腔(22)内,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顶板(30)、驱动组件(31)和四组旋转组件(32),所述顶板(30)固定设置于排气腔(22)内部中间,所述驱动组件(31)固定设置于顶板(30)顶部,四组所述旋转组件(32)两两对称固定设置于驱动组件(31)的底部,且四组旋转组件(32)的底部分别延伸至对应四个滤袋(4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净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20)顶板(30)两两对称设有四个安装孔(200),四个所述滤袋(41)顶口分别固定设置于对应四个安装孔(200)上,且四个滤袋(41)的底部均延伸至进气腔(2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尘器净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组件(40)包括支载架(400)、空气压缩机(401)、两个喷吹管(402)、两个搭载架(403)和四组喷气盘(404),两个所述搭载架(403)对称并固定设置于隔离板(20)的顶部,四组所述喷气盘(404)两两对车固定设置于对应两个搭载架(403)上,且四组喷气盘(404)位于对应四个滤袋(41)的正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尘器净气室,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喷气盘(404)内部设有蓄气腔(4040),所述蓄气腔(4040)的底部呈环形状设有三个喷气口(4041),所述支载架(400)固定设置于净气箱(2)的外部一侧,所述空气压缩机(401)固定设置于支载架(400)上,两个所述喷吹管(402)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空气压缩机(401)侧部脉冲阀端,且两个喷吹管(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垒王欢邓磊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市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