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0388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涉及端盖与壳体端面联接技术领域。该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内部转动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延伸至机体内部并与机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机体内部设有晃动机构,所述机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适配底座,所述机体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晃动机构包括: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于输出轴外部。该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使得韧性毛刷在转动时会进入壳体内部止口连接处并且对内部的杂质进行扰动,从而可以达到对止口内部的杂质进行扰动排出的效果,保证了快速连接的效率。接的效率。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端盖与壳体端面联接
,具体为一种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凸缘安装(不带底脚)是电机常用的安装方式之一,它用电机端盖止口法兰装到被驱动装置上。这种联接方式,由端盖支承整个电机,需要端盖自身及端盖与壳体的联接有足够的强度与刚性。
[0003]目前,现有技术的端盖与壳体联接结构可以满足中小功率电机凸缘安装的需要,但是联接的过程中若是止口内部存在部分杂质或是碎裂的硬块则会导致两者在进行联接后出现不完全联接的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实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内部转动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延伸至机体内部并与机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机体内部设有晃动机构,所述机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适配底座,所述机体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晃动机构包括: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于输出轴外部,所述转动块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部设有圆形板,所述转动杆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圆形板底部与螺栓顶部相接触,所述圆形板内部开设有放置槽,使得圆形板可以在转动杆的外部进行上下滑动,并且可以通过螺栓使得圆形板被限位;所述机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圆形环,所述圆形板与圆形环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圆形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杆,所述圆形环内部嵌设有多个连接球,所述圆形环与圆形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使得圆形板可以不断进行上升与复位的工作。
[0006]优选的,所述转动杆贯穿弧形槽内部,两个所述导向槽均处于同一平面,可以便于转动杆在弧形槽内部的转动工作,同时,可以便于将联接后的端盖与壳体通过导向槽取出。
[0007]优选的,所述圆形板内部开设有多个刮槽,多个所述弧形杆分别与多个连接球外表面相接触,可以通过连接球的固定带动弧形杆发生位移。
[0008]优选的,所述机体内部开设有装置槽,所述圆形板设于装置槽内部,所述圆形板底部与装置槽底部相接触,可以便于圆形板在装置槽内部的振动。
[0009]优选的,所述圆形板顶部一侧设有扰动机构,所述扰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底座,两个所述固定底座分别固定连接于圆形板顶部两侧,两个所述固定底座内部均开设有滑槽,
可以便于对固定底座进行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槽内部均设有滚动轮,两个所述滚动轮分别与两个滑槽内部滚动连接,可以便于滚动轮的滚动工作。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滚动轮之间固定连接有滚动杆,所述滚动杆外部固定连接有辊筒,所述辊筒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韧性毛刷,可以便于通过辊筒的转动带动韧性毛刷进行转动工作。
[0012]优选的,所述圆形板设于圆形环上方,所述机体内腔底部为圆形滑坡状,可以便于通过滑坡状的底部使得杂质方便后续收集。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通过晃动机构的设计,可以使得弹簧压缩的力可以使圆形板不断与装置槽内部撞击,从而可以达到对壳体止口内部扰动后还未掉落的杂质进行振落的工作,防止杂质的存留。
[0014]该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通过晃动机构的设计,可以使得弹簧压缩的力可以使圆形板不断与装置槽内部撞击,致使掉落的杂质落入机体内部,然后杂质将会通过机体内腔底部的坡度向适配底座的周边进行集中,以便于后续的收集。
[0015]该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通过扰动机构的设计,使得韧性毛刷在转动时会进入壳体内部止口连接处并且对内部的杂质进行扰动,从而可以达到对止口内部的杂质进行扰动排出的效果,保证了快速连接的效率。
[0016]该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通过晃动机构和扰动机构相配合的设计,可以使得韧性毛刷在转动时会与圆形板内部的刮槽做相对运动,将自身粘附的杂质进行刮除和自洁,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韧性毛刷再次将杂质带进止口内部造成无效清理,另一方面,是为了将韧性毛刷表面粘附的杂质剥落,使得在转动过程中对止口内部杂质扰动的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正视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去除机体和适配底座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的A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扰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的B处放大图。
[0018]图中:1、机体;2、固定板;3、电机;4、晃动机构;401、转动块;402、转动杆;403、圆形板;404、圆形环;405、弧形杆;406、连接球;407、弹簧;5、扰动机构;501、固定底座;502、滚动轮;503、滚动杆;504、辊筒;505、韧性毛刷;6、适配底座。
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请参阅图1

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内部转动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延伸至机体1内部并与机体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机体1内部设有晃动机构4,机体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适配底座6,机体1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晃动机构4包括:转动块401,转动块401固定连接于输出轴外部,转动块401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02,转动杆402外部设有圆形板403,转动杆402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圆形板403底部与螺栓顶部相接触,圆形板403内部开设有放置槽,使得圆形板403可以在转动杆402的外部进行上下滑动,并且可以通过螺栓使得圆形板403被限位;机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圆形环404,圆形板403与圆形环404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槽,圆形板403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杆405,圆形环404内部嵌设有多个连接球406,圆形环404与圆形板40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407,使得圆形板403可以不断进行上升与复位的工作。
[0022]转动杆402贯穿弧形槽内部,两个导向槽均处于同一平面。
[0023]圆形板403内部开设有多个刮槽,多个弧形杆405分别与多个连接球406外表面相接触。
[0024]机体1内部开设有装置槽,圆形板403设于装置槽内部,圆形板403底部与装置槽底部相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内部转动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延伸至机体(1)内部并与机体(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机体(1)内部设有晃动机构(4),所述机体(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适配底座(6),所述机体(1)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晃动机构(4)包括:转动块(401),所述转动块(401)固定连接于输出轴外部,所述转动块(401)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02),所述转动杆(402)外部设有圆形板(403),所述转动杆(402)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圆形板(403)底部与螺栓顶部相接触,所述圆形板(403)内部开设有放置槽,使得圆形板(403)可以在转动杆(402)的外部进行上下滑动,并且可以通过螺栓使得圆形板(403)被限位;所述机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圆形环(404),所述圆形板(403)与圆形环(404)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圆形板(403)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杆(405),所述圆形环(404)内部嵌设有多个连接球(406),所述圆形环(404)与圆形板(40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407),使得圆形板(403)可以不断进行上升与复位的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02)贯穿弧形槽内部,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寿祥陈以树
申请(专利权)人:临清市辉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