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0372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3
本申请涉及雨水收集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U型排污箱,U型排污箱的一端开口连通装置主体的上表面,U型排污箱与装置主体的连通处设置有进水盖,用于引导雨水进入U型排污箱;U型排污箱中内侧壁设置有砂石储存腔,并且U型排污箱中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用于引导砂石进入砂石储存腔;过滤板设置有供雨水通过的过滤孔,有效减少砂石堆积过多从而阻塞U型排污箱的可能性,提高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正常使用的稳定性。分流式排放装置正常使用的稳定性。分流式排放装置正常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雨水收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而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城市水排放装置不设置有分流处理结构,一般的水排放装置只设置有单一的滤网进行阻污处理,城市污水与雨水中的污物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经处理后的污水与雨水容易造成排放管堵塞,进而导致整个排放系统发生堵塞,排放装置使用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阻塞的可能性从而增强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正常使用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U型排污箱(11);所述U型排污箱(11)的一端开口连通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所述U型排污箱(11)与所述装置主体(1)的连通处设置有进水盖(12);所述进水盖(12)用于引导雨水进入所述U型排污箱(11);所述U型排污箱(11)中内侧壁设置有砂石储存腔(13);所述U型排污箱(11)中设置有过滤板(14);所述过滤板(14)用于引导砂石进入所述砂石储存腔(13);所述过滤板(14)设置有供雨水通过的过滤孔(1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4)倾斜设置;所述过滤板(14)远离所述砂石储存腔(13)的端部高度高于所述过滤板(14)靠近所述砂石储存腔(13)的端部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排污箱(11)包括第一竖直管道(111)、水平管道(112)以及第二竖直管道(113);所述水平管道(112)连通所述第一竖直管道(111)的底部以及第二管道的底部;所述第一竖直管道(111)的上端连通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所述进水盖(12)覆盖所述第一竖直管道(111)与所述装置主体(1)的连通处;所述过滤板(14)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管道(111)内部;所述砂石储存腔(13)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管道(111)内侧壁;所述第一竖直管道(111)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引流管(1111);所述第一引流管(1111)远离所述第一竖直管道(111)的一端连接有沉积箱(1112);所述第一引流管(1111)靠近所述第一竖直管道(111)的开口高度高于所述水平管道(112)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管(1111)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引流管(1111)靠近所述第一竖直管道(111)的端部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引流管(1111)远离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敏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豪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