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分离浮渣功能的螺旋砂水分离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分离浮渣功能的螺旋砂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经沉砂池沉淀后的砂水混合液用水泵输送到螺旋砂水分离器中进行砂和水的分离,砂水混合液从上端进入到水箱,密度较大的砂粒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沉降在倾斜的U型槽底,U型槽中的螺旋带动槽底的砂粒沿着倾斜的螺旋轴线方向向上移动,离开液面后,继续上移一段距离,砂粒中的水逐渐流回水箱中,脱离水的砂粒运行到出料口时,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盛砂容器中。经过沉淀的上清液通过撇渣板阻挡浮渣,然后由排水口排出。现有技术中的螺旋砂水分离器分离效率比较低,通常体现在:
[0003]1.螺旋砂水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与水箱的高度有关,水箱高度越大,砂粒有比较充分的自由沉降时间,砂粒沉降在底部的数量较多。通常水箱的高度按分离粒径大于等于0.2mm进行设计,如果需要分离粒径小于0.2mm砂粒,则需要很大的水箱高度,以满足相应的沉降时间。
[0004]2.设备的进水直接从上部进入,流体比较集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分离浮渣功能的螺旋砂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底倾斜设置的水箱(4)、第一砂水分离组件和螺旋式砂水分离组件,所述第一砂水分离组件设置在水箱(4)内,第一砂水分离组件的进水口伸出水箱外;第一砂水分离组件的出口与螺旋式砂水分离组件连通,螺旋式砂水分离组件用于将第一砂水分离组件分离后的砂粒和浮渣以及水箱中自由沉淀后的砂粒收集并排出水箱;所述第一砂水分离组件包括同轴且竖直设置的外分离筒(703)和内分离筒(706),外分离筒(703)和内分离筒(706)之间形成分离腔,外分离筒(703)的顶端设有用于封闭分离腔顶端的环形封板(702);内分离筒(706)的顶端封闭,第一砂水分离组件的进水口(709)设置在内分离筒的侧壁,进水口(709)位于水箱上方;外分离筒(703)和内分离筒(706)的底端开口均与出砂管(707)的顶端开口连通,出砂管(707)的底端开口为第一砂水分离组件的出口;形成分离腔的外分离筒(703)筒壁和内分离筒(706)筒壁均为滤网结构,出砂管(707)的下部设有阀门(9);所述内分离筒(706)中同轴设有中心轴(705),中心轴(705)上固定设有第二螺旋片(704),第二螺旋片(704)的外径与内分离筒(706)的内径相适配,第二螺旋片(704)的内径与与中心轴的外径相适配;进水口的顶端低于第二螺旋片的顶端,且进水口顶端与第二螺旋片顶端之间的距离至少为第二螺旋片的一个螺距;进水口的底端高于外分离筒的顶端;所述第一砂水分离组件还包括位于内分离筒(706)上方的第一驱动件(711),第一驱动件(711)与中心轴(705)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中心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超云,宋伟,薛华玉,冯美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