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通过一步交联法将免疫佐剂盐酸咪喹莫特包裹在藻蓝蛋白中,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呈类球形均匀分布,平均粒径在280~300nm,稳定性好,生物兼容性好;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在声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治疗肿瘤,特别是转移后的肿瘤,并进一步防止其复发,是抗癌斗争的最终目标。像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如手术、化学疗法、放射治疗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过训练或刺激人体固有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癌症免疫治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其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成为下一代癌症治疗策略。几种不同类型的癌症免疫治疗,包括细胞因子治疗,检查点阻断治疗,过继T细胞转移,特别是新兴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
‑
T)细胞治疗,以及癌症疫苗,已经显示出一些临床反应。然而,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免疫治疗策略仍然存在局限性,如成本高,治疗反应的个体差异大以及某些免疫毒性,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且单一治疗方法不能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
[0003]基于纳米平台/纳米载体的联合声动力学治疗和免疫治疗(SDT
‑
IMT)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策略,已显示出治疗的超加性(即“1+1>2”)效应,但是目前nano
‑
SDT
‑
IMT的实施方案依赖于SDT和IMT的分别进行,又或只是递送声敏剂和免疫治疗药物载体系统的简单拼接,操作繁琐、时空同步性不佳;有些递送系统制备步骤繁多、结构复杂、稳定性差,从而加大了实施难度。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设计简洁、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有效的多功能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通过一步交联法将免疫佐剂盐酸咪喹莫特包裹在藻蓝蛋白中,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呈类球形均匀分布,平均粒径在280~300nm,稳定性好,生物兼容性好;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在声动力
‑
免疫联合抗肿瘤制剂中具有很好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以声敏剂藻蓝蛋白为载体,藻蓝蛋白将免疫佐剂盐酸咪喹莫特包裹在其中;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呈类球形均匀分布,平均粒径在280~300nm。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7]将藻蓝蛋白(PC)溶于溶剂中,调节pH,得到藻蓝蛋白溶液,然后在匀速搅拌的条件下将、盐酸咪喹莫特的甲醇溶液匀速滴入藻蓝蛋白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戊二醛溶液并进行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沉淀,然后用超纯水重悬,得到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
[0008]优选地,所述藻蓝蛋白溶液中,溶剂为水、生理盐水或缓冲溶液中的任一种。
[0009]优选地,所述藻蓝蛋白溶液中,所述藻蓝蛋白与溶剂的用量为10~20mg:1~2mL。
[0010]优选地,所述调节pH是采用0.1N的NaOH溶液进行调节,所述pH调节至8~8.4。
[0011]优选地,匀速搅拌的条件为390
‑
500r/min;所述匀速为1
‑
1.5min/mL。
[0012]优选地,所述盐酸咪喹莫特的甲醇溶液中,甲醇和盐酸咪喹莫特的用量比为6~8mL:5~8mg。
[0013]优选地,所述戊二醛溶液质量分数为1%
‑
2.5%;
[0014]所述藻蓝蛋白溶液、盐酸咪喹莫特的甲醇溶液和戊二醛溶液的体积比为2:8:0.2~1:6:0.1。
[0015]优选地,所述离心的条件为:离心速率为10000
‑
12000rpm,离心时间10
‑
20min;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中纳米悬液的浓度为10~20mg/mL。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在制备声动力
‑
免疫联合抗肿瘤制剂中的应用。
[0017]优选地,所述抗肿瘤制剂包括抗脑胶质瘤、淋巴癌、黑色素瘤、肾癌、皮肤癌、肺癌、颈癌、骨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子宫颈癌、乳癌、脑癌、肝癌、胰腺癌、喉癌、甲状腺癌、膀胱癌、舌癌或食道癌不同组织的癌症肿瘤的制剂。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天然的无毒、水溶性蛋白质藻蓝蛋白(PC),PC在抗肿瘤研究领域PC具有肿瘤细胞亲和力和抗肿瘤作用,可以克服化疗耐药潜力,并具有在激光照射下产生活性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se,ROS)的能力。此外,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免疫佐剂盐酸咪喹莫特R837(hy)是一种Toll样受体激动剂,能够使机体细胞免疫系统识别病毒感染和某些肿瘤畸变因子,激发相关免疫应答,最终清除体内致病因子。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一步交联法将免疫佐剂盐酸咪喹莫特包裹在藻蓝蛋白中,最终得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PCNP
‑
R837(hy),并将该纳米系统应用到声动力
‑
免疫联合抗肿瘤中。所述方法制备的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在低强度辐照下,一方面,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产生ROS杀伤肿瘤细胞,产生肿瘤相关抗原;另一方面,促进R837(hy)在肿瘤部位的特异性释放,与产生的肿瘤相关抗原共同诱导免疫原性死亡,从而诱导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并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
‑
4)检查点阻断可有效消除原发肿瘤、抑制转移和防止肿瘤复发。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免疫记忆效应,可以提供保护,防止肿瘤在最初的肿瘤消除后再次挑战。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改善了纳米超声增敏剂生物兼容性和安全性低、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
[0022]本专利技术首次将制备得到的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应用于抗肿瘤治疗,设计简洁、制备工艺简单、生物兼容性高,对消除原发肿瘤、抑制转移和防止肿瘤复发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设计简洁、制备工艺简便、制备时间短、粒径可控、包封率高,且制备出的纳米粒具有作用时间长、疗效好、毒副作用低、靶向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粒红外光谱图。
[0025]图2为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粒TEM形貌图。
[0026]图3为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粒动态光散射粒径图。
[0027]图4为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粒1O2生成能力检测结果图,图中a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
[0028]图5为使用MTT法测定评估与各制剂组共孵育下CT26细胞存活率情况图。
[0029]图6为各实验组别体外促进DC成熟度检测结果图。
[0030]图7为超声治疗后细胞表面CRT检测结果图,图中a为空白对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以声敏剂藻蓝蛋白为载体,藻蓝蛋白将免疫佐剂盐酸咪喹莫特包裹在其中;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呈类球形均匀分布,平均粒径在280~300nm。2.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藻蓝蛋白溶于溶剂中,调节pH,得到藻蓝蛋白溶液,然后在匀速搅拌的条件下将、盐酸咪喹莫特的甲醇溶液匀速滴入藻蓝蛋白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戊二醛溶液并进行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沉淀,然后用超纯水重悬,得到所述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藻蓝蛋白溶液中,溶剂为水、生理盐水或缓冲溶液中的任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藻蓝蛋白溶液中,所述藻蓝蛋白与溶剂的用量为10~20mg:1~2mL。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pH是采用0.1N的NaOH溶液进行调节,所述pH调节至8~8.4。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免疫佐剂藻蓝蛋白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匀速搅拌的条件为3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进,孙箴言,沈松,戚雪勇,马培薇,李智冶,钱晨瑶,郑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