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展式方舱及其扩展和折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032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扩展式方舱及其扩展和折叠方法,包括第一板体组件,第一板体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顶板和多个第二顶板,第一顶板与相邻的第二顶板之间通过第一滑轨连接;第二板体组件,第二板体组件包括第一框架、多个第二框架、第一底板、多个第二底板和多个第一侧板,第一框架和多个第二框架皆竖直设置,每个第二框架上皆对称铰接有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与其前侧相邻的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框架的下端部与第一底板铰接,每个第二框架的下端部与第二底板铰接;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固定设置在第一框架上,第二连接件固定设置在第一顶板上。其结构稳定,无干涉,不易塌陷,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展式方舱及其扩展和折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方舱
,尤其是指一种扩展式方舱及其扩展和展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扩展式方舱的扩展方式及展收结构设计多种多样,但设计过于繁琐且存在很多结构性问题。目前主流的扩展方式有轴向扩展、多维扩展、大板与帐篷混合式扩展三种,通过单体扩展式方舱的组合与联调联动,还可扩展其综合体量,实现基地式方舱组群的搭建。扩展式方舱的扩展机构通常为机械结构配合电机驱动部件,通过电机驱动大重量大板,以实现横纵两个方向的扩展。
[0003]目前扩展式方舱在结构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难点:
[0004]1、方舱主体结构可靠性较差。方舱主体材质为大板,由于其重量较大,在支撑结构设计不合理时,会出现变形、塌陷、干涉等多种问题,影响方舱的使用寿命。
[0005]2、方舱电机驱动部件与舱体结构存在较严重的干涉问题。扩展式方舱的首要设计目标,是提高舱内空间利用率,撤收后便于运输,展开后可延展内部空间。由于方舱重量较大,其驱动部件单体较大,与大板极易形成干涉或压缩舱内空间。如定制驱动部件,方舱的生产成本也会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方舱结构可靠性差,驱动与舱体结构存在干涉,重量大,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缺陷。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扩展式方舱,包括:
[0008]第一板体组件,所述第一板体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顶板和多个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与相邻的第二顶板之间通过第一滑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顶板之间通过第二滑轨连接;
[0009]第二板体组件,所述第二板体组件包括第一框架、多个第二框架、第一底板、多个第二底板和多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一框架和多个第二框架皆竖直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框架上皆对称铰接有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与其前侧相邻的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框架的下端部与第一底板铰接,每个所述第二框架的下端部与第二底板铰接;
[0010]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设置在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设置在第一顶板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铰接;
[0011]其中,在折叠状态下的第一板体组件相对于折叠状态下的第二板体组件向上翻转至水平状态,所述第一板体组件沿水平方向展开以形成顶板结构;
[0012]所述第二板体组件沿水平方向展开以使得第一框架与其相邻的第二框架以及相邻的第二框架之间皆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由平行于第二框架的状态转动至垂直于第二框架的状态以作为方舱侧壁;
[0013]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皆向下翻转至水平面以作为方舱的底板。
[0014]作为优选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框架与其相邻的第二框架靠近或远离;
[0015]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框架与其相邻的第二框架靠近时,所述驱动组件同步驱动相邻的两个第二框架靠近以折叠;
[0016]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框架与其相邻的第二框架远离时,所述驱动组件同步驱动相邻的两个第二框架远离以展开。
[0017]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源、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多组第三拉杆及第四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的中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第三拉杆与第四拉杆的中部通过转轴连接;
[0018]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与第一框架铰接,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其后端的第三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其后侧的第二框架及第四拉杆的第一端铰接;
[0019]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皆设置有一组第三拉杆和第四拉杆,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框架之间,所述第三拉杆的第一端与其前端的第四拉杆铰接,所述第三拉杆的第二端与其后侧的第二框架铰接,所述第四拉杆的第一端与前侧的第二框架铰接,所述第四拉杆的第二端与其后端的第三拉杆铰接;
[0020]在所述驱动源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相对转动并做开合动作以带动第一框架与其相邻的第二框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三拉杆与第四拉杆相对转动并做开合动作以带动相邻的第二框架靠近或远离。
[0021]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源设置在第一框架上,所述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平行于所述第一框架设置。
[0022]作为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板体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板体组件翻转九十度时,所述第一顶板位于第一框架上侧并与第一框架紧贴设置,所述第二顶板与第二框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顶板紧贴其对应设置的第二框架的上侧;
[0023]在所述第一板体组件和第二板体组件皆展开时,所述第一顶板紧贴第一侧板和第一框架设置,每个所述第二顶板紧贴其对应的第二框架及该第二顶板下侧的侧板设置。
[0024]作为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宽度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框架的宽度。
[0025]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具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组件相对于方舱对称设置。
[0026]作为优选的,在方舱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顶板高于第二顶板设置,所述第二顶板紧贴第二框架设置。
[002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展式方舱的扩展方法,基于上述的扩展式方舱,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所述第一板体组件相对于第二板体向上翻转,直至第一板体组件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皆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顶板紧贴第二板体组件的上表面设置;
[0029]S2、将所述第一板体组件沿水平方向扩展,其中,所述第二顶板相对于相邻的第一顶板沿第一方向运动展开,相邻的第二顶板依次沿第一方向运动展开,所述第一方向为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在方向;
[0030]S3、所述第二板体组件沿水平方向展开以使得第一框架与其相邻的第二框架以及
相邻的第二框架之间皆间隔设置;
[0031]S4、所述第一侧板由平行于第二框架的状态转动至垂直于第二框架的状态以作为方舱侧壁;
[0032]S5、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皆向下翻转至水平面以作为方舱的底板。
[003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展式方舱的折叠方法,基于上述的扩展式方舱,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将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皆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使得所述第一底板位于第一框架内,使得所述第二底板位于第二框架内;
[0035]S2、将所述第一侧板由垂直于第二框架状态翻转至平行于第二框架状态;
[0036]S3、将第二板体组件沿水平方向折叠,使得第一框架与其相邻的第二框架靠近,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二框架靠近;
[0037]S4、将第一板体组件折叠,使得第二顶板层叠设置,第一顶板与其相邻的第二顶板层叠设置。
[003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9]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板体组件扩展,可以扩展为顶板,通过第二板体扩展,可以扩展为侧板和底板。本专利技术多级侧板的展开结构是独创性设计。利用侧板底部的拉杆、与侧板上的铰链,在第一框架的带动下完成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展式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组件,所述第一板体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顶板和多个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与相邻的第二顶板之间通过第一滑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顶板之间通过第二滑轨连接;第二板体组件,所述第二板体组件包括第一框架、多个第二框架、第一底板、多个第二底板和多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一框架和多个第二框架皆竖直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框架上皆对称铰接有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与其前侧相邻的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框架的下端部与第一底板铰接,每个所述第二框架的下端部与第二底板铰接;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设置在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设置在第一顶板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铰接;其中,在折叠状态下的第一板体组件相对于折叠状态下的第二板体组件向上翻转至水平状态,所述第一板体组件沿水平方向展开以形成顶板结构;所述第二板体组件沿水平方向展开以使得第一框架与其相邻的第二框架以及相邻的第二框架之间皆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由平行于第二框架的状态转动至垂直于第二框架的状态以作为方舱侧壁;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皆向下翻转至水平面以作为方舱的底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式方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框架与其相邻的第二框架靠近或远离;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框架与其相邻的第二框架靠近时,所述驱动组件同步驱动相邻的两个第二框架靠近以折叠;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框架与其相邻的第二框架远离时,所述驱动组件同步驱动相邻的两个第二框架远离以展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展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源、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多组第三拉杆及第四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的中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第三拉杆与第四拉杆的中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与第一框架铰接,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其后端的第三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其后侧的第二框架及第四拉杆的第一端铰接;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皆设置有一组第三拉杆和第四拉杆,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框架之间,所述第三拉杆的第一端与其前端的第四拉杆铰接,所述第三拉杆的第二端与其后侧的第二框架铰接,所述第四拉杆的第一端与前侧的第二框架铰接,所述第四拉杆的第二端与其后端的第三拉杆铰接;在所述驱动源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相对转动并做开合动作以带动第一框架与其相邻的第二框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三拉杆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曹子龙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