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026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及其施工方法,夯扩桩包括桩身、多个缓粘结预应力筋、填充材料和桩端扩大头;桩身上贯穿设有填充槽;缓粘结预应力筋放置于填充槽内并延伸出部分;填充材料填充于填充槽内;桩端扩大头位于桩身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施工工艺简单,且桩身外部及内部填芯处理分步施加预应力,使得预应力损失小,从而提高安全系数;而且还可以增加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稳定性,同时增加桩身承载力,可进一步减少桩基础数量,降低桩基础施工费用。低桩基础施工费用。低桩基础施工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基础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规性的预应力桩基础一般为预张拉混凝土管桩,其预应力结构在管桩桩身混凝土尚未达到预设强度前,在预制厂中进行预紧力张拉予以实现。其中张拉力和预应力筋锚固主要靠管桩两端端头板提供,桩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锤击沉桩、桩头凿除等施工行为会产生明显的预应力损失,且施工结束后,无法进行预应力恢复。另外,若采用桩身中部安装缓粘结预应力筋的方式,可在施工后增加桩身预应力,但预应力的施加依然靠底部端头锚垫板,当孔底端部因施工出现损伤时,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行程将急剧增加,致使预应力的施加依然较为困难。即便是预紧力可顺利施加,当端头出现损伤后,其桩身抗压、抗裂强度和耐久性也将出现大幅降低。
[0003]为此,在原有管桩基础上,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预应力损失以及承载力低的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及其施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预应力损失以及承载力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桩身、多个缓粘结预应力筋、填充材料和桩端扩大头;
[0006]所述桩身上贯穿设有填充槽;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放置于所述填充槽内并延伸出部分;
[0007]所述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填充槽内;
[0008]所述桩端扩大头位于所述桩身的底部。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两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桩身两端的锚垫板;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贯穿所述锚垫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桩身两端均设有端头板;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贯穿所述端头板,所述端头板位于所述桩身与所述锚垫板之间。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封孔装置,所述封孔装置设置在所述桩身底部的端面上,且不遮挡所述填充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封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桩身底部的封孔板,所述端头板位于所述锚垫板与所述封孔板之间。
[0014]进一步的,所述填充材料包括混凝土。
[0015]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上
述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还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利用封孔装置将桩身底部的填充槽封住,将所述桩身打入预定桩位处;
[0017]S2、利用夯扩机穿过填充槽并冲破所述封孔装置对所述桩身底部进行区域夯扩,形成桩端扩大区域;
[0018]S3、下放缓粘结预应力筋贯穿所述桩身,并延伸至所述桩端扩大区域内;
[0019]S4、对所述填充槽内进行注浆填芯,直至所述填充槽内完全注满填充材料,并在所述桩端扩大区域内形成桩端扩大头;
[0020]S5、当内部填芯龄期达到预定时间后,根据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凝结时间,对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进行张拉。
[0021]进一步的,对于步骤S1,还包括通过机械或焊接的方式进行接桩,使打入的所述桩身底部达到预定标高,并对所述桩身顶部多余部分进行裁切。
[0022]进一步的,对于步骤S5,还包括张拉后,使用固定装置对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进行固定。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通过缓粘结预应力筋、桩端扩大头以及在桩身上设有填充槽,填充材料填充于填充槽内,不仅施工工艺简单,且桩身外部及内部填芯处理分步施加预应力,使得预应力损失小,从而提高安全系数;而且还可以增加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稳定性,同时增加桩身承载力,可进一步减少桩基础数量,降低桩基础施工费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的俯视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及其施工方法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而仍然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0]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31]为了解决如
技术介绍
所提及的预应力损失以及承载力低的问题,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包括桩身1、多个缓粘结预应力筋3、填充材料和桩端扩大头2。
[0032]具体的,所述桩身1上贯穿设有填充槽4;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3放置于所述填充槽4内并延伸出部分;所述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填充槽4内,优选的,所述填充材料包括混凝土。另外,所述桩端扩大头2位于所述桩身1的底部。
[0033]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装置。具体的,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3两端,能够对缓粘结预应力筋3进行固定。
[0034]具体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桩身1两端的锚垫板5;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3贯穿所述锚垫板5,锚垫板5能够对缓粘结预应力筋3进行固定。
[0035]此外,所述桩身1两端均设有端头板6;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3贯穿所述端头板6,所述端头板6位于所述桩身1与所述锚垫板5之间。另外,当需要对桩身1进行接桩时,端头板6还能够在多个桩身1之间起拼接作用。
[0036]在一具体示例中,在端头板6上还可以设有多个锚接孔,便于将缓粘结预应力筋3安装。
[0037]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封孔装置,所述封孔装置设置在所述桩身1底部的端面上,且不遮挡所述填充槽4,当桩身1位于土层中时,封孔装置能够防止泥土进入所述填充槽4内,从而保证填充槽4内干净,便于后续填充材料的填充。
[0038]具体的,所述封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桩身1底部的封孔板7,所述端头板6位于所述锚垫板5与所述封孔板7之间。
[0039]此外,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上述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还包括如下步骤:
[0040]S1、利用封孔装置将桩身1底部的填充槽4封住,将所述桩身1打入预定桩位处;
[0041]S2、利用夯扩机穿过填充槽4并冲破所述封孔装置对所述桩身1底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多个缓粘结预应力筋、填充材料和桩端扩大头;所述桩身上贯穿设有填充槽;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放置于所述填充槽内并延伸出部分;所述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填充槽内;所述桩端扩大头位于所述桩身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两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桩身两端的锚垫板;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贯穿所述锚垫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两端均设有端头板;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贯穿所述端头板,所述端头板位于所述桩身与所述锚垫板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孔装置,所述封孔装置设置在所述桩身底部的端面上,且不遮挡所述填充槽。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桩身底部的封孔板,所述端头板位于所述锚垫板与所述封孔板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治国孙晓立卞德存杨军邵继喜胡良军杜永潇李皓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