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变电站选址三维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022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变电站选址三维建模方法,包括:S1,通过空中拍摄收集获取地理位置的图像数据库,将自然环境进行三维特征构建;S2,根据畸变系数对三维特征构件进行风险影响值计算,将自然环境下地理位置的地形特征进行变电站位置评估;S3,根据地形风险影响值对变电站进行地理位置选址,并进行变电站位置推荐。变电站位置推荐。变电站位置推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变电站选址三维建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三维建模制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变电站选址三维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电力设备通常安装布设在自然环境相对苛刻的位置,对于外界环境来说,设置变电站需要对布设地点进行位置重构,从而能够对变电站后期维护提供方便条件,这就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数据采集,通过采集的场景数据进行变电站位置预测,预测过程中需要考虑温度、气压和风力等参数对变电站位置的影响,从而降低变电站维护成本,这就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变电站选址三维建模方法。
[000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变电站选址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S1,通过空中拍摄收集获取地理位置的图像数据库,将自然环境进行三维特征构建;
[0006]S2,根据畸变系数对三维特征构件进行风险影响值计算,将自然环境下地理位置的地形特征进行变电站位置评估;
[0007]S3,根据地形风险影响值对变电站进行地理位置选址,并进行变电站位置推荐。
[00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变电站选址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
[0009]S1

1,根据图像数据库进行网格化分割,将分割后的地理位置数据与图像进行融合;提取待分析地理位置的三维场景模型,对地理位置的场景数据进行预处理;
[0010]S1

2,将扫描的地理位置场景数据起始点作为坐标原点,并通过实际观测得到该起始点对应的图像位置,并对场景数据进行元素扫描。
[0011]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S1还包括:
[0012]S1

3,通过对元素扫描获取对应的基础组件,基础组件分别保存在组件数据库中,并判断相似基础组件,设置相似度阈值,如果在阈值之内,则对基础组件进行重叠删除,只留存对应的一个基础组件,如果超过阈值,则对基础组件进行保存,并对应该基础组件保存在基础组件数据库;
[0013]S1

4,提取基础组件数据库中的基础组件,依据三维场景模型对基础组件进行布置,使用3D场景处理软件对该地理位置进行位置还原;
[0014]S1

5,构建位置还原后的三维场景模型,筛选还原后的三维场景模型中特征区域;对特征区域的地形参数进行分析,并对地形参数的高程通过畸变系数进行计算。
[0015]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S1还包括:
[0016]S1

6,首先计算基础组件的低高程阈值L
B
和顶高程阈值L
H
,根据基础组件原始坐标(x,y),对基础组件的高程阈值L(L
B
,L
H
)通过欧式距离最大值进行求解,通过畸变系数δ测算基础组件的低高程B和顶高程H,
[0017][0018]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S2包括:
[0019]S2

1,畸变系数是计算基础组件的尺寸A(h)与尺寸限定阈值d的比值关系,
[0020][0021]S2

2,根据畸变系数对三维特征的基础组件进行定量评估,由于基础组件的高程阈值L是用于判断变电站建设位置的参考条件,所以当自然环境中的地理位置存在遮挡状态下,需要对遮挡面积和高程数据做出预判。
[0022]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S2包括:
[0023]S2

3,通过计算遮挡影响值对变电站位置进行优化配置,防止地理位置选择不当对变电站正常工作产生影响,根据基础组件的高程阈值判断太阳光照遮挡位置或者树木稠密位置的面积,从而设定风险影响值;
[0024]S2

4,根据基础组件在地理位置的排布,对实施变电站位置选取的网格化图形进行风险影响值C的计算;
[0025]将基础组件进行场景标注,在该网格化图形中进行位置判断;
[0026][0027]其中,η为基础组件所在的位置参数,G为基础组件所在地理位置,S
position
为基础组件占地面积,S
plan
为变电站预期建立面积,φ为基础组件对地理位置的影响值。
[0028]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S3包括:
[0029]S3

1,根据风险影响值评估后,对于该网格化地理位置场景经过评价,得到相应变电站选址的估计位置,并对所占地面积进行标记;
[0030]S3

2,设置变电站选址的风险影响值区间,对于超过设定区间的变电站选址位置进行剔除,并对在区间范围内的变电站选址位置进行标注,从而推荐至远程终端。
[003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2]通过对网格化分割的地理位置数据进行基础组件生成过程,并且根据基础组件在该地理位置的高程阈值,判断相应的选址风险影响值,从而对变电站选址提供优化推荐数据。
[0033]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5]图1是本专利技术总体示意图;
[003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示意图;
[0037]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9]如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变电站选址三维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0]S1,通过空中拍摄收集获取地理位置的图像数据库,将自然环境进行三维特征构建;
[0041]S2,根据畸变系数对三维特征构件进行风险影响值计算,将自然环境下地理位置的地形特征进行变电站位置评估;
[0042]S3,根据地形风险影响值对变电站进行地理位置选址,并进行变电站位置推荐。
[0043]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S1包括:
[0044]S1

1,根据图像数据库进行网格化分割,将分割后的地理位置数据与图像进行融合;提取待分析地理位置的三维场景模型,对地理位置的场景数据进行预处理;
[0045]S1

2,将扫描的地理位置场景数据起始点作为坐标原点,并通过实际观测得到该起始点对应的图像位置,并对场景数据进行元素扫描,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变电站选址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通过空中拍摄收集获取地理位置的图像数据库,将自然环境进行三维特征构建;S2,根据畸变系数对三维特征构件进行风险影响值计算,将自然环境下地理位置的地形特征进行变电站位置评估;S3,根据地形风险影响值对变电站进行地理位置选址,并进行变电站位置推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变电站选址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S1

1,根据图像数据库进行网格化分割,将分割后的地理位置数据与图像进行融合;提取待分析地理位置的三维场景模型,对地理位置的场景数据进行预处理;S1

2,将扫描的地理位置场景数据起始点作为坐标原点,并通过实际观测得到该起始点对应的图像位置,并对场景数据进行元素扫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变电站选址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还包括:S1

3,通过对元素扫描获取对应的基础组件,基础组件分别保存在组件数据库中,并判断相似基础组件,设置相似度阈值,如果在阈值之内,则对基础组件进行重叠删除,只留存对应的一个基础组件,如果超过阈值,则对基础组件进行保存,并对应该基础组件保存在基础组件数据库;S1

4,提取基础组件数据库中的基础组件,依据三维场景模型对基础组件进行布置,使用3D场景处理软件对该地理位置进行位置还原;S1

5,构建位置还原后的三维场景模型,筛选还原后的三维场景模型中特征区域;对特征区域的地形参数进行分析,并对地形参数的高程通过畸变系数进行计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变电站选址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还包括:S1

6,首先计算基础组件的低高程阈值L
B
和顶高程阈值L
H
,根据基础组件原始坐标(x,y),对基础组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小松刘平李宏李益唐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