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兆瓦级空气储能高温透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16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1
一种兆瓦级空气储能高温透平,属于空气透平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空气透平结构多为径流式,发电功率小的问题。包括前轴承箱、后轴承箱、气缸和转子,气缸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猫爪支托,气缸前端的猫爪支托与前轴承箱通过键配合安装,气缸后端的猫爪支托与后轴承箱通过键配合安装,气缸内设有转子;气缸的内壁上通过隔板套安装有多级静叶片,轴肩结构的后部上安装有与多级静叶片相适配的多级动叶片;蒸气由气缸的进气口进入气缸后,流经各级多级静叶片和多级动叶片做功后由位于气缸侧部的主排气口流出。前气封、后气封防止蒸气外漏提高机组运行效率,结构简单,胀差小,启停灵活,是新型自主研发轴流式空气透平,发电功率可达兆瓦级。兆瓦级。兆瓦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兆瓦级空气储能高温透平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透平
,尤其涉及一种兆瓦级空气储能高温透平。

技术介绍

[0002]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新型储能技术,是指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电能用于压缩空气,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空气透平发电的储能方式,目前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是目前唯一能与抽水蓄能相媲美的大规模长时物理储能技术,在功能、成本、寿命和效率等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0003]空气透平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重要设备,它是压缩空气储能的核心动力部件,其结构形式、效率直接决定了电站的投资成本和经济性,此外现有普通空气透平,由于其结构设计,无法满足项目再热次数多的需求,导致其透平不能向大功率和高经济性方向发展。
[0004]空气透平根据气体流动方向分为径流式透平和轴流式透平,现有空气透平结构多为径流式,发电功率小。本高温透平为自主研发轴流式空气透平,适用于高温空气作为介质,发电功率可达兆瓦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兆瓦级空气储能高温透平,以解决现有空气透平结构多为径流式,发电功率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兆瓦级空气储能高温透平,包括前轴承箱、后轴承箱、气缸和转子,气缸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猫爪支托,气缸前端的猫爪支托与前轴承箱通过键配合安装,气缸后端的猫爪支托与后轴承箱通过键配合安装,气缸内设有转子;
[0007]转子的中部设有柱形的轴肩结构,所述轴肩结构的前端设有前转轴,所述轴肩结构的后端设有后转轴,前转轴、轴肩结构和后转轴同轴设置;
[0008]前转轴与前轴承箱配合安装,后转轴与后轴承箱配合安装;
[0009]气缸的前端与前转轴之间设有前气封,气缸的后端与后转轴之间设有后气封,气缸与轴肩结构的前部之间设有分隔气封;
[0010]气缸的内壁上通过隔板套安装有多级静叶片,轴肩结构的后部上安装有与多级静叶片相适配的多级动叶片;
[0011]气缸包括上缸体和下缸体,下缸体上设有主进气口和主排气口,上缸体上设有两个前端平衡口和两个后端平衡口,主进气口位于分隔气封和多级静叶片之间,主排气口位于多级静叶片和后气封之间,两个前端平衡口均位于前气封和分隔气封之间,后端平衡口均位于多级静叶片和后气封之间,两个后端平衡口与两个前端平衡口通过气压平衡管一一对应连通。
[0012]进一步的,气缸的后端还通过定中心梁结构与后轴承箱连接。
[0013]进一步的,主排气口切向布置在气缸上。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机架底座,前轴承箱通过挠性支板支撑在机架底座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蒸气由气缸的进气口进入气缸后,流经各级多级静叶片和多级动叶片做功后由位于气缸侧部的主排气口流出。前气封、后气封防止蒸气外漏提高机组运行效率,结构简单,胀差小,启停灵活,是新型自主研发轴流式空气透平,发电功率可达兆瓦级。
[0017]2、本空气透平机组的多级静叶片采用预扭的装配安装形式固定在气缸上,多级动叶片采用预扭的装配安装形式固定在转子上,与传统的焊接隔板相比,装配式连接没有焊缝,避免焊接变形,更好地保证了通流精度。
[0018]3、本空气透平机组采用气缸加隔板套单排气布置,适应机组的工作环境特点,保证缸体强度好、刚度好、热应力小,气缸采用铸造毛坯,采用高窄法兰结构,同时结构简单,温度传导快,相对胀差小,可以适应机组快速启动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
[0024]图6是滑销系统图。
[0025]图中:1

前轴承箱、2

气缸、21

前气封、22

分隔气封、23

气压平衡管、24

隔板套、25

多级静叶片、26

猫爪支托、27

上缸体、28

下缸体、29

前端平衡口、210

后端平衡口、211

主进气口、212

主排气口、213

定中心梁结构、214

后气封、3

后轴承箱、4

转子、41

前转轴、42

凸缘结构、43

后转轴、44

多级动叶片、5

机架底座、51

挠性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7]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可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螺栓连接。
[002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9]实施例:如图1

6所示,一种兆瓦级空气储能高温透平,包括前轴承箱1、后轴承箱3、气缸2和转子4,气缸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猫爪支托26,气缸2前端的猫爪支托26与前轴承箱1通过键配合安装,气缸2后端的猫爪支托26与后轴承箱3通过键配合安装,气缸2内设有转子4;
[0030]转子4的中部设有柱形的轴肩结构42,所述轴肩结构42的前端设有前转轴41,所述轴肩结构42的后端设有后转轴43,前转轴41、轴肩结构42和后转轴43同轴设置;
[0031]前转轴41与前轴承箱1配合安装,后转轴43与后轴承箱3配合安装;
[0032]气缸2的前端与前转轴41之间设有前气封21,气缸2的后端与后转轴43之间设有后气封214,气缸2与轴肩结构42的前部之间设有分隔气封22;
[0033]气缸2的内壁上通过隔板套24安装有多级静叶片25,轴肩结构42的后部上安装有与多级静叶片25相适配的多级动叶片44;
[0034]气缸2包括上缸体27和下缸体28,下缸体28上设有主进气口211和主排气口212,上缸体27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兆瓦级空气储能高温透平,包括前轴承箱(1)、后轴承箱(3)、气缸(2)和转子(4),其特征在于:气缸(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猫爪支托(26),气缸(2)前端的猫爪支托(26)与前轴承箱(1)通过键配合安装,气缸(2)后端的猫爪支托(26)与后轴承箱(3)通过键配合安装,气缸(2)内设有转子(4);转子(4)的中部设有柱形的轴肩结构(42),所述轴肩结构(42)的前端设有前转轴(41),所述轴肩结构(42)的后端设有后转轴(43),前转轴(41)、轴肩结构(42)和后转轴(43)同轴设置;前转轴(41)与前轴承箱(1)配合安装,后转轴(43)与后轴承箱(3)配合安装;气缸(2)的前端与前转轴(41)之间设有前气封(21),气缸(2)的后端与后转轴(43)之间设有后气封(214),气缸(2)与轴肩结构(42)的前部之间设有分隔气封(22);气缸(2)的内壁上通过隔板套(24)安装有多级静叶片(25),轴肩结构(42)的后部上安装有与多级静叶片(25)相适配的多级动叶片(44);气缸(2)包括上缸体(27)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佳徐鹏徐殿吉潘春雨邢冠一翟彦凯余海鹏张健李佳鹏景禹祺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