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01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包括上电极层,所述上电极层的一端设置有上层绝缘连接部,所述上电极层的下方设置有中间介电层,所述中间介电层的一端设置有中部绝缘连接部,所述中间介电层的下方设置有下电极层,所述下电极层的一端设置有下层绝缘连接部,所述上电极层的上端设置有上保护层,所述下电极层的下方设置有下保护层,通过在同等压力作用下,选用弹性模量更低的柔性高分子弹性聚合物材料制备织物压阻传感器的保护层,选用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具有微凸点阵的碳纳米纤维织物作为柔性的中间介电层,使织物压阻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更柔软、厚度更轻薄的优点。厚度更轻薄的优点。厚度更轻薄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以织物形式构成的传感器具有柔软、舒适、贴身等特点,适合用在与人相关的测量中。压阻阵列型智能织物通过三层结构,即:由导电带和非导电带间隔组成的顶层和底层,以及电阻率随着压力变化的中间层组成,顶层与底层呈一定夹角(通常为90度),交叉点构成压阻传感器阵列,可覆盖于物体或人体表面,用于获取详细的压力分布;
[0003]基于柔性传感技术的织物压阻传感器在灵敏度、线性度、滞后、响应、恢复时间等方面都有了进步,但市场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织物压阻传感器的灵敏度、柔软性、厚度、透气性等性能,同时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逐步从按钮、旋钮类的实体控制键转向无实体控制键的触控式控制。而在一般的触控场景中,触控都是通过触控屏实现的,而触控屏具有柔性差的缺点,很难应用在弧面和易受冲击的表面上,尤其是在汽车行业,越来越多的控制点被安排在座椅、扶手、车窗等部位,这些部位所具有的特点是具有弧面且通常由软包材料包覆,因此并不适于采用刚性的传感控制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包括上电极层,所述上电极层的一端设置有上层绝缘连接部,所述上电极层的下方设置有中间介电层,所述中间介电层的一端设置有中部绝缘连接部,所述中间介电层的下方设置有下电极层;
[0005]所述下电极层的一端设置有下层绝缘连接部,所述上电极层的上端设置有上保护层,所述下电极层的下方设置有下保护层。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电极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上电极,所述上电极相互平行。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电极的一端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设置在上层绝缘连接部的内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间介电层的内部设置有格网。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下电极层的内部设置有下电极,所述下电极同样相互平行,所述下电极的一端同样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设置在下层绝缘连接部的内部。
[001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通过在同等压力作用下,选用弹性模量更低的柔性高分子弹性聚合物材料制备织物压阻传感器的保护层,选用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具有微凸点阵的碳纳米纤维织物作为柔性的中间介电层,使织物压阻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更柔软、厚度更轻薄的优点;
[0012]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通过将上电极层、下电极层和中间介电层缝纫在一起可获得成型的织物压阻传感器,成型的织物压阻传感器由于具有织物的基本属性,因此手感舒适,适于应用到柔性触控的场景中,且从外侧看并不能看到其内部结构,因此外观美观。
[00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的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的上电极层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的中间介电层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的下电极层示意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上电极层;2、中间介电层;3、下电极层;4、上保护层;5、下保护层;6、上层绝缘连接部;7、中部绝缘连接部;8、下层绝缘连接部;9、上电极;10、导线;11、格网;12、下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2]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包括上电极层1,上电极层1的一端设置有上层绝缘连接部6,上电极层1的下方设置有中间介电层2,中间介电层2的一端设置有中部绝缘连接部7,中间介电层2的下方设置有下电极层3,通过将上电极层1、下电极层3和中间介电层2缝纫在一起可获得成型的织物压阻传感器,成型的织物压阻传感器由于具有织物的基本属性,因此手感舒适,适于应用到柔性触控的场景中,且从外侧看并不能看到其内部结构,因此外观美观;使用时,用户可以将手指压向该织物压阻传感器,由于中间介电层2的压电材料受力极化,使得上电极层1的部分上电极9与下电极层3的部分下电极12导通,由此产生导通信号,通过连接外部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可以应用该导通信号实现相应的功能;
[0023]下电极层3的一端设置有下层绝缘连接部8,上电极层1的上端设置有上保护层4,下电极层3的下方设置有下保护层5,通过在同等压力作用下,选用弹性模量更低的柔性高分子弹性聚合物材料制备织物压阻传感器的两个保护层,选用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具有微凸点阵的碳纳米纤维织物作为柔性的中间介电层2,使织物压阻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更柔软、厚度更轻薄的优点;
[0024]上电极层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上电极9,上电极9相互平行,上电极9的一端设置有导线10,导线10的另一端设置在上层绝缘连接部6的内部,上电极层1的上电极9与下电极层3的下电极12的这种互相垂直的排列方式构成了交错的矩阵,由此,当用户用手指触摸到该
织物压阻传感器上的一点时,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大小来确定用户手指触摸到的具体位置,可以为精确定位提供电信号;
[0025]中间介电层2的内部设置有格网11,下电极层3的内部设置有下电极12,下电极12同样相互平行,下电极12的一端同样设置有导线10,导线10的另一端设置在下层绝缘连接部8的内部,通过两个导线10能够与外界设备进行连接,且上电极9和下电极12都是镀银电极。
[002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包括上电极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层(1)的一端设置有上层绝缘连接部(6),所述上电极层(1)的下方设置有中间介电层(2),所述中间介电层(2)的一端设置有中部绝缘连接部(7),所述中间介电层(2)的下方设置有下电极层(3);所述下电极层(3)的一端设置有下层绝缘连接部(8),所述上电极层(1)的上端设置有上保护层(4),所述下电极层(3)的下方设置有下保护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压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层(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上电极(9),所述上电极(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世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称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