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之江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目标检测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997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9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目标检测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目标检测的方法包括:获取发射信号以及接收信号,根据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生成第一雷达数据,以及,根据目标发射天线的发射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生成第二雷达数据,将第二雷达数据输入检测模型,确定输出结果,并以最小化输出结果与第一雷达数据之间的偏差为优化目标,对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将训练完成的检测模型部署,根据目标雷达所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以及目标雷达所发射的发射信号,生成雷达数据,并将雷达数据输入检测模型,以进行目标检测。以进行目标检测。以进行目标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目标检测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0001]本说明书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目标检测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雷达通信技术的发展,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在通信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MIMO雷达可以在保持较低的整机功耗的同时,有效提高目标检测的分辨率,因而MIMO雷达逐渐成为雷达行业充满创新、极具前景的前沿研究领域,并在自动驾驶、楼宇自动化、智慧工厂、智能家居和健康医疗等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目前通常采用增加发射天线或接收天线的方式来增加MIMO雷达信号通道的数量,从而提升雷达的分辨率,但是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多,雷达系统的复杂性也就越大,校准难度也越高,并且极大的提高了雷达的制造成本。
[0004]因此,如何在保障雷达检测精度的前提下,降低雷达系统的复杂性和校准难度,降低雷达制造成本,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目标检测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部分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6]本说明书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目标检测的方法,包括:获取指定雷达上设置的各发射天线所发射的发射信号以及各接收天线所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根据所述发射信号以及所述接收信号,生成第一雷达数据,以及,在所述各发射天线中确定出目标发射天线,根据所述目标发射天线所发射的发射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生成第二雷达数据;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待训练的检测模型,以通过所述检测模型确定通过所述各发射天线与所述各接收天线所得到的雷达数据,作为输出结果,并以最小化所述输出结果与所述第一雷达数据之间的偏差为优化目标,对所述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将训练完成的检测模型部署在目标雷达中,所述目标雷达中设置的发射天线的数量与所述目标发射天线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目标雷达中设置的接收天线的数量与所述指定雷达上设置的接收数量的数量相匹配;根据所述目标雷达上设置的接收天线所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目标雷达上设置的发射天线所发射的发射信号,生成雷达数据,并将所述雷达数据输入所述检测模型,以进行目标检测。
[0007]可选地,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待训练的检测模型,以通过所述检测模型确定
通过所述各发射天线与所述各接收天线所得到的雷达数据,作为输出结果,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所述检测模型的特征提取层,以通过所述特征提取层确定所述第二雷达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特征;将所述目标数据特征输入所述检测模型的决策层,以通过所述决策层确定所述输出结果。
[0008]可选地,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所述检测模型的特征提取层,以通过所述特征提取层确定所述第二雷达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特征,具体包括:若所述第二雷达数据包含有信号的幅度信息以及相位信息,则将所述幅度信息输入所述检测模型的第一特征提取层,得到第一数据特征,以及,将所述相位信息输入所述检测模型的第二特征提取层,得到第二数据特征;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特征以及所述第二数据特征,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特征。
[0009]可选地,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所述检测模型的特征提取层,以通过所述特征提取层确定所述第二雷达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特征,具体包括:若所述第二雷达数据的数据形式为复数形式,则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所述检测模型的第三特征提取层,以通过所述第三特征提取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特征。
[0010]可选地,以最小化所述输出结果与所述第一雷达数据之间的偏差为优化目标,对所述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具体包括:根据所述输出结果对应的相位与所述第一雷达数据对应的相位之间的偏差,确定所述检测模型的第一损失值,以及,根据所述输出结果对应的幅度与所述第一雷达数据对应的幅度之间的偏差,确定所述检测模型的第二损失值;根据所述第一损失值以及所述第二损失值,确定所述检测模型的综合损失值;以最小化所述综合损失值为优化目标,对所述检测模型进行训练。
[0011]可选地,在根据所述发射信号以及所述接收信号,生成第一雷达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各发射天线与所述各接收天线之间的信号通道,并生成各信号通道对应的虚拟天线。
[0012]可选地,根据所述发射信号以及所述接收信号,生成第一雷达数据,具体包括:通过所述各信号通道对应的虚拟天线,根据所述发射信号以及所述接收信号,生成每个虚拟天线对应的雷达数据,作为所述第一雷达数据。
[0013]可选地,根据所述目标发射天线所发射的发射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生成第二雷达数据,具体包括:通过所述目标发射天线与所述各接收天线之间的信号通道所对应的目标虚拟天线,根据所述目标发射天线所发射的发射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生成各目标虚拟天线对应的雷达数据,作为所述第二雷达数据。
[0014]可选地,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待训练的检测模型,以通过所述检测模型确定通过所述各发射天线与所述各接收天线所得到的雷达数据,作为输出结果,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所述检测模型,通过所述检测模型确定每个虚拟天线对应的雷达数据,作为所述输出结果。
[0015]可选地,将所述雷达数据输入所述检测模型,以进行目标检测,具体包括:
确定在所述目标雷达的虚拟天线数量等于所述指定雷达的虚拟天线数量的情况下,通过每个虚拟天线得到的雷达数据;将通过所述每个虚拟天线得到的雷达数据进行组合,得到目标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目标检测。
[0016]可选地,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目标检测,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确定待检测的目标对象所对应的位姿信息。
[0017]可选地,在所述各发射天线中确定出目标发射天线,具体包括:在所述各发射天线中确定位于所述指定雷达对应发射天线阵列中心的至少一个发射天线,作为所述目标发射天线。
[0018]可选地,所述雷达数据包括:距离

多普勒数据。
[0019]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目标检测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获取指定雷达上设置的各发射天线所发射的发射信号以及各接收天线所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生成模块,根据所述发射信号以及所述接收信号,生成第一雷达数据,以及,在所述各发射天线中确定出目标发射天线,根据所述目标发射天线所发射的发射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生成第二雷达数据;训练模块,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待训练的检测模型,以通过所述检测模型确定通过所述各发射天线与所述各接收天线所得到的雷达数据,作为输出结果,并以最小化所述输出结果与所述第一雷达数据之间的偏差为优化目标,对所述检测模型进行训练;部署模块,将训练完成的检测模型部署在目标雷达中,所述目标雷达中设置的发射天线的数量与所述目标发射天线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目标雷达中设置的接收天线的数量与所述指定雷达上设置的接收数量的数量相匹配;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目标雷达上设置的接收天线所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目标雷达上设置的发射天线所发射的发射信号,生成雷达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目标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指定雷达上设置的各发射天线所发射的发射信号以及各接收天线所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根据所述发射信号以及所述接收信号,生成第一雷达数据,以及,在所述各发射天线中确定出目标发射天线,根据所述目标发射天线所发射的发射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生成第二雷达数据;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待训练的检测模型,以通过所述检测模型确定通过所述各发射天线与所述各接收天线所得到的雷达数据,作为输出结果,并以最小化所述输出结果与所述第一雷达数据之间的偏差为优化目标,对所述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将训练完成的检测模型部署在目标雷达中,所述目标雷达中设置的发射天线的数量与所述目标发射天线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目标雷达中设置的接收天线的数量与所述指定雷达上设置的接收数量的数量相匹配;根据所述目标雷达上设置的接收天线所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目标雷达上设置的发射天线所发射的发射信号,生成雷达数据,并将所述雷达数据输入所述检测模型,以进行目标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待训练的检测模型,以通过所述检测模型确定通过所述各发射天线与所述各接收天线所得到的雷达数据,作为输出结果,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所述检测模型的特征提取层,以通过所述特征提取层确定所述第二雷达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特征;将所述目标数据特征输入所述检测模型的决策层,以通过所述决策层确定所述输出结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所述检测模型的特征提取层,以通过所述特征提取层确定所述第二雷达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特征,具体包括:若所述第二雷达数据包含有信号的幅度信息以及相位信息,则将所述幅度信息输入所述检测模型的第一特征提取层,得到第一数据特征,以及,将所述相位信息输入所述检测模型的第二特征提取层,得到第二数据特征;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特征以及所述第二数据特征,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特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所述检测模型的特征提取层,以通过所述特征提取层确定所述第二雷达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特征,具体包括:若所述第二雷达数据的数据形式为复数形式,则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输入所述检测模型的第三特征提取层,以通过所述第三特征提取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特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最小化所述输出结果与所述第一雷达数据之间的偏差为优化目标,对所述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具体包括:根据所述输出结果对应的相位与所述第一雷达数据对应的相位之间的偏差,确定所述检测模型的第一损失值,以及,根据所述输出结果对应的幅度与所述第一雷达数据对应的幅度之间的偏差,确定所述检测模型的第二损失值;根据所述第一损失值以及所述第二损失值,确定所述检测模型的综合损失值;以最小化所述综合损失值为优化目标,对所述检测模型进行训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发射信号以及所述接收信号,生成第一雷达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各发射天线与所述各接收天线之间的信号通道,并生成各信号通道对应的虚拟天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发射信号以及所述接收信号,生成第一雷达数据,具体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李杰邓庆文
申请(专利权)人:之江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