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电机飞轮壳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990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电机飞轮壳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侧两端转动连接有导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将飞轮壳本体套接到方框顶部的折弯块外表面,凸块抵触使得限位弹簧收缩,便可将飞轮壳本体套接到折弯块的外表面,然后在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导辊转动,通过导辊带动传送履带转动,接口将飞轮壳本体传送前行,当飞轮壳本体移动到传送履带的底部时,通过重力的正面影响,使得飞轮壳抵触凸块,凸块受力收缩,此时折弯块抵触限位块,限位块抵触限位弹簧,进而使得限位弹簧收缩,此时便可使得飞轮壳本体脱落,便于本装置进行自动上料。便于本装置进行自动上料。便于本装置进行自动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电机飞轮壳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磁电机飞轮壳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磁电机飞轮壳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磁电机是利用永久磁铁产生磁场的小型交流发电机,是汽油机点火系统中的点火电源。磁电机点火系统由开关、点火线圈、断电器、电容器、分电器和安全放电装置等组成,它高压电并产生分配给各气缸的火花塞,而磁电机上的飞轮壳一般都是铸铁件,不易变形。它承载着变速器的质量,起着动力传递支点的作用;
[0003]现有的磁电机飞轮壳都是通过铸造的方式生产的,磁电机飞轮壳在铸造完成后,需要对其表面或内壁进行车加工、铣加工、清洗等操作。在此期间,往往磁电机外壳的传动均是采用人工进行,使用时将飞轮壳放在托盘上,由操作人员手动放入相应工位加工,等一批产品加工完成后,再转移至其他工位,需要操作人员大量的劳动强度,加工效率较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电机飞轮壳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飞轮壳加工期间,清洗加工时均需人工手动将飞轮壳拿取到设备处,长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电机飞轮壳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1),所述安装机构(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框体(3),所述框体(3)的内侧两端转动连接有导辊(4),所述框体(3)的背面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导辊(4)的外表面设有传送履带(6),所述驱动电机(5)的前端和框体(3)内侧位于右端的导辊(4)背面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履带(6)的外表面等间距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7),所述限位机构(7)的外表面均设有飞轮壳本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电机飞轮壳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导轨(11),所述导轨(11)的顶部前后两端和支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轨(11)的内侧转动连接丝杆(12),所述丝杆(12)的两端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丝杆(12)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滑动连接于导轨(11)内两端,所述滑块(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板(14),所述丝杆(12)的正面贯穿导轨(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电机飞轮壳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2)的正面贯穿导轨(11)固定安装有旋钮(15),所述旋钮(15)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电机飞轮壳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5)的正面下端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磊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月立电器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