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热耦合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987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热耦合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方法,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余热锅炉、与余热锅炉相连的高温储热罐和低温储热罐、与高温储热罐和低温储热罐相连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与涡轮发电机组相连,涡轮发电机组和压气机相连,压气机与二氧化碳罐和热交换器相连;余热锅炉利用电炉的烟气余热加热来自低温储热罐内的储能工质,加热后的高温储能工质在高温储热罐内储能,高温储能工质在热交换器内释放热量加热动力循环工质超临界二氧化碳,放热后的储能工质进入低温储热罐内进行储存,热交换器内被加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为涡轮发电机组提供动力,再经压气机增压后进入热交换器换热,实现了电炉烟气余热高效资源化回收的目的。回收的目的。回收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热耦合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余热回收
,涉及一种储热耦合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碳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的钢铁,低碳技术路径主要集中在冶炼工艺突破和系统能效提升,因此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电炉短流程炼钢将在未来钢铁市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不断优化的前提下下,提升能效利用率和高效资源化利用工序余热是短流程炼钢减碳提效的主要措施。因此,需要深入挖掘电炉烟气余热回收潜力,降低电炉炼钢能耗,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0003]目前,部分钢铁企业对电炉烟气余热进行了回收利用,主要余热利用技术包含预热废钢+汽化冷却产生蒸汽发电等,但受制于工序周期性工作,所以余热回收机组回收效率不高且不稳定。同时,在限电和错峰工业生产的情况下,以水蒸气为工质动力循环机组无法做到满负荷快速调节,存在大量高温烟气放散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热耦合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方法,以实现电炉烟气余热高效资源化回收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热耦合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炉(1)相连的烟气沉降室(2)、与烟气沉降室(2)相连的余热锅炉(3)、与余热锅炉(3)相连的高温储热罐(4)和低温储热罐(5)、与高温储热罐(4)和低温储热罐(5)相连的热交换器(6),热交换器(6)与涡轮(7)相连,涡轮(7)与发电机组(8)和压气机(12)相连,压气机(12)与二氧化碳罐(13)和热交换器(6)相连,低温储热罐(5)内的储能工质为熔盐、相变材料或导热油;余热锅炉(3)利用电炉(1)的烟气余热加热来自低温储热罐(5)内的储能工质,加热后的高温储能工质在高温储热罐(4)内储能,高温储能工质在热交换器(6)内释放热量加热动力循环工质超临界二氧化碳,放热后的储能工质进入低温储热罐(5)内进行储存,热交换器(6)内被加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涡轮(7)内做功带动涡轮(7)高速旋转,涡轮(7)带动发电机组(8)转动发电,排出涡轮(7)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经压气机(12)增压后进入热交换器(6)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热耦合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涡轮(7)和压气机(12)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余热回收支路,余热回收支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回热器(9)、高效换热器(10)和预冷器(11),回热器(9)与涡轮(7)相连,预冷器(11)与压气机(12)相连,高效换热器(10)与为电炉(1)冶炼提供工艺用氧的氧气罐(15)相连;在涡轮(7)内做功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回热器(9)回热后进入高效换热器(10)与来自氧气罐(15)内的氧气换热降温后进入预冷器(11)预冷,预冷至适宜温度后进入压气机(12)压缩为超临界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热耦合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罐(13)为液态二氧化碳罐,连接在连接预冷器(11)和压气机(12)之间的管路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热耦合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涡轮(7)和压气机(12)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二氧化碳低压储罐(14),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太王毅李朋王方明曾斌吴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