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形帷幕预制桩锚杆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齿形帷幕预制桩锚杆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20年来,随着高层建筑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我国基坑工程数量迅猛增加,并呈现出“大、近、紧、深”的特点。目前地下空间开发仍以明挖基坑实施为主,这就带来了大量的基坑支护工程。此外,市政、河道治理等也存在大量护坡工程。基坑或护坡工程中,支挡围护结构主要承受水、土压力,满足安全稳定及变形控制要求,目前,常用的支护形式有排桩类支护、地下连续墙、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等。
[0003]目前,预制桩作为支护构件在工程中已经得到较多的应用,但其存在抗侧性能、刚度及延性不足,施工困难,功效较低,打桩施工噪音及振动较大,止水效果不良等问题。此外,随着支护深度的增加,由预制桩形成的排桩往往需要增设支撑,这将因坑内支撑增加地下工程施工难度,或因预应力锚杆形成坑外地下障碍物,甚至设置多层预应力锚杆时需要随基坑开挖逐层设置,支撑效应具有滞后性,并占用基坑开挖施工工期。上述问题不利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形帷幕预制桩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帷幕墙(2)、沿条形帷幕墙长度方向排列且与条形帷幕墙垂直一体设置的多个齿形帷幕墙(3)、设于条形帷幕墙与对应齿形帷幕墙连接处的多个预制桩(1)、多个倾斜锚杆以及固定在条形帷幕墙和齿形帷幕墙顶部的压顶板(5),所述条形帷幕墙(2)为一道连续的竖向围护墙;倾斜锚杆所在的竖直平面与所述齿形帷幕墙(3)平行, 倾斜锚杆设于相邻齿形帷幕墙(3)之间或者穿过齿形帷幕墙(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形帷幕预制桩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锚杆包括大角度长锚杆(6),所述大角度长锚杆(6)的上端斜向上穿过压顶板(5)且通过台座和第一锚具(7)锚固在压顶板(5)上,所述大角度长锚杆的下端固定在土层中,所述大角度长锚杆(6)与水平方向夹角小于或等于7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形帷幕预制桩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锚杆包括短锚杆(8),所述短锚杆(8)设于相邻齿形帷幕墙(3)之间,所述短锚杆(8)的上端斜向上穿过条形帷幕墙(2)且通过设置在条形帷幕墙外侧的腰梁(9)以及第二锚具(10)锚固在条形帷幕墙(2)上,所述短锚杆(8)的下端固定在土层中,每组相邻条形帷幕墙(2)之间自下而上设置多个所述短锚杆(8)。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齿形帷幕预制桩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1)为空心混凝土方桩(1a)、双拼C型刚
‑
混凝土组合截面桩(1b)、双C型钢
‑
混凝土组合截面桩(1c)、矩形空心混凝土桩(1d)、矩形钢管混凝土桩(1e)、矩形钢管桩或工字形型钢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形帷幕预制桩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顶板(5)与条形帷幕墙(2)及齿形帷幕墙(3)之间设置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上端锚入压顶板(5),下端锚入条形帷幕墙(2)和齿形帷幕墙(3)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形帷幕预制桩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顶板(5)的厚度≥150mm,所述连接钢筋的下端锚入条形帷幕墙(2)和齿形帷幕墙(3)中的深度≥1m,所述连接钢筋的直径≥16mm且呈梅花形布置。7.一种齿形帷幕预制桩锚杆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定位:进行条形帷幕墙(2)与齿形帷幕墙(3)位置的确定;步骤二、墙桩施工:工法设备就位后,工法设备根据定位位置进行切削或开挖土体至设计深度,在条形帷幕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辉,杨家旺,周同和,邹会芳,张鼎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