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均热板用高导耐热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970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均热板用高导耐热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合金中,在CuNiP系合金基础上,通过适当增加Ni元素含量和添加Si、Sn等元素,形成N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均热板用高导耐热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均热板用高导耐热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3C电子朝智能化、多功能、轻薄化发展,手机、笔记本及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性能越来越强大,集成度和组装密度不断提高,导致其工作功耗和发热量的急剧增大,传统的石墨/石墨烯板散热已经不足以满足当前发展需求,均热板成为主流,高效地散失芯片运行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以保证其稳定运行。现有均热板制备方式基本为上、下两块均热板片,通过内部烧结灯芯毛细结构后再焊接密封为仅有一个孔的腔体,钎焊、扩散焊温度高达800℃,对铜合金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足够强度以满足厚度减薄后的强度支撑需求外,还需要有高的导热性能,且能承受均热板制备过程中短时高温加热,不发生强度的大幅度降低。
[0003]均热板目前大量采用耐蚀性能较好的SUS316L、C10200、C51900等材料,锡磷青铜(导电率低,约为13%IACS)和纯铜(强度低,约为300MPa)已难以满足要求,材料向高强、高导和耐热铜合金方向发展,因此市场急需要屈服强度高,同时导电率大于60%IACS,导热率大于240W/(m
·
K),兼顾高强耐热且具有较好蚀刻性能的铜合金材料。CuNiP系合金(即C19000合金)成为较为理想的材料,符合均热板对性能的强度和导热的要求,但该系合金耐热性能不足,在焊接时极容易发生再结晶而发生软化,限制其应用。专利CN111304489B提供一种改性的CuNiP系均热板用铜合金板带材的制备及加工方法,但该专利未提及合金的耐热性能的改善。专利CN108368566B提供一种散热元件用铜合金板,通过控制Ni、Fe及P元素的含量及其含量的比[Ni+Fe]/[P]为2~10,能够使制造后的散热元件拥有充分的强度和散热性能。CN109790597A提供一种Fe、Ni、C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磷化物析出相的散热元件用铜合金板。这两专利合金均未涉及短时高温性能,随着焊接工艺的发展,扩散焊接可在800℃30秒内完成焊接,需要材料在焊接过程中强度降低尽可能少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应用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时兼具有高强度、高导热、高耐热性能和蚀刻性能优异的超薄均热板用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产品可用于5G手机、电脑、服务器、显卡等散热用均热板,或者其他集成电路和小型化电子通讯的电子元件、散热部件等。
[0005]本专利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0006]一种超薄均热板用高导耐热铜合金,所述铜合金的成分包括:Ni 0.8wt%

2.0wt%,P 0.1wt%

0.3wt%,Zn 0.1wt%

0.5wt%,Si 0.1wt%

0.3wt%,Sn 0.1wt%

0.3wt%,余量为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Ni元素含量与P和Si元素含量和之比[Ni]/[P+Si]为3

6,Ni元素含量与P元素含量之比[Ni]/[P]为4

10,Ni元素含量与Si元素含量之
比[Ni]/[Si]为4

10。具体的,Ni含量可以是0.81wt%、0.84wt%、0.85wt%、1.0wt%、1.5wt%、1.8wt%、1.9wt%等;P含量可以为0.11wt%、0.15wt%、0.2wt%、0.25wt%、0.27wt%、0.29wt%等;Zn含量可以为0.11wt%、0.12wt%、0.15wt%、0.2wt%、0.25wt%、0.3wt%、0.35wt%、0.4wt%、0.45wt%等;Si含量可以为0.11wt%、0.12wt%、0.15wt%、0.2wt%、0.25wt%、0.28wt%等;Sn含量可以为0.11wt%、0.12wt%、0.15wt%、0.2wt%、0.25wt%、0.28wt%等;[Ni]/[P+Si]可以为3.2、3.5、4.5、4.8、5、5.2、5.5、5.8等;[Ni]/[P]可以为4.2、4.5、5、6、7、8、9、9.5等;[Ni]/[Si]可以为4.2、4.5、5、5.5、6、7、8、9、9.5等。
[0007]优选的,所述铜合金的成分还包括Y元素,所述Y元素为Mg、Cr、Zr、Ti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Y元素总含量<0.3wt%,例如可以是0或者小于或等于0.0001wt%、0.001wt%、0.01wt%、0.1wt%、0.15wt%、0.2wt%、0.25wt%等。
[0008]优选的,所述铜合金的屈服强度为580MPa

700MPa,延伸率大于3%,电导率为65

75%IACS,所述铜合金在800℃下保温30S硬度保持在初始硬度的70%以上。
[0009]一种超薄均热板用高导耐热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熔炼:将原料Cu装入感应熔炼装置进行熔化后,再添加其他原料,其中Ni、Zn、Si、Sn元素分别以电解镍、纯锌、多晶硅和纯锡形式加入,P、Cr、Zr和Mg以Cu

P、Cu

Cr、Cu

Zr和Cu

Mg中间合金形式添加,进行熔炼,得到铜合金熔体。
[0011](2)铸造:将铜合金熔体在1180℃

1280℃温度下进行铸造,得到铜合金铸坯;具体的熔炼铸造温度可以是1190℃、1200℃、1210℃、1230℃、1250℃、1270℃、1275℃等。
[0012](3)热轧:将铜合金铸坯进行加热热轧和在线淬火,得到铜合金热轧带坯;
[0013](4)冷轧:将铜合金热轧带坯进行铣面和冷轧,冷轧总变形量≥85%(例如大于等于88%、90%、91%、92%、93%、95%等),得到铜合金冷轧带坯;
[0014](5)再结晶退火处理:将铜合金冷轧带坯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得到晶粒细化的铜合金带坯;
[0015](6)形变

热处理:将晶粒细化的铜合金带坯进行冷轧和时效处理,得到满足成品性能和厚度规格要求的铜合金带坯;
[0016](7)去应力处理:将铜合金带坯进行低温退火和拉弯矫直处理去除应力,得到超薄均热板用高导耐热铜合金成品。
[0017]优选的,步骤(3)所述的加热热轧的加热温度为860℃

940℃(例如870℃、880℃、900℃、910℃、920℃、930℃、935℃等),保温时间为2h

5h(例如2.2h、2.5h、3h、3.5h、4h、4.5h、4.8h等);所述在线淬火的温度650℃

800℃(例如670℃、680℃、700℃、720℃、750℃、780℃、790℃等)。
[0018]优选的,步骤(3)所述的再结晶退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均热板用高导耐热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的成分包括:Ni0.8wt%

2.0wt%,P 0.1wt%

0.3wt%,Zn 0.1wt%

0.5wt%,Si 0.1wt%

0.3wt%,Sn0.1wt%

0.3wt%,余量为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Ni元素含量与P和Si元素含量和之比[Ni]/[P+Si]为3

6,Ni元素含量与P元素含量之比[Ni]/[P]为4

10,Ni元素含量与Si元素含量之比[Ni]/[Si]为4

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均热板用高导耐热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的成分还包括Y元素,所述Y元素为Mg、Cr、Zr、Ti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Y元素总含量<0.3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均热板用高导耐热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的屈服强度为580MPa

700MPa,延伸率大于3%,电导率为65

75%IACS,所述铜合金在800℃下保温30S硬度保持在初始硬度的70%以上。4.一种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超薄均热板用高导耐热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将原料Cu装入熔炼装置进行熔化后,再添加其他原料,其中Ni、Zn、Si、Sn元素分别以电解镍、纯锌、多晶硅和纯锡形式加入,P、Cr、Zr和Mg以Cu

P、Cu

Cr、Cu

Zr和Cu

Mg中间合金形式添加,进行熔炼,得到铜合金熔体。(2)铸造:将铜合金熔体在1180℃

1280℃温度下进行铸造,得到铜合金铸坯;(3)热轧:将铜合金铸坯进行加热热轧和在线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朝建娄花芬张曦莫永达陈忠平杨春秀蔡正旭祝儒飞王苗苗张娇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