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49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包括设有吸气孔的吸气帽、设置在吸气帽内的药液筒、设置在药液筒顶口的超声波雾化片、设在吸气帽底口的底座;底座上穿设有两个导电柱以及至少一个通气孔,药液筒侧壁上开设有导线槽,电连接超声波雾化片的两个电极导电件通过导线槽连接导电柱,从吸气孔吸气时,气流通过通气孔进入达到药液筒底部,进而通过导线槽达到超声波雾化片顶部,再从吸气孔散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利用药液筒侧壁上开设的导线槽作为气流通道连通底座上的通气孔和吸气帽上的吸气孔,结构新颖,一结构多用途,有效降低了整个鼻吸雾化药弹的结构复杂度。雾化药弹的结构复杂度。雾化药弹的结构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用超声雾化设备来治疗鼻咽炎、眼睛、中耳炎、或者女性隐私部位炎症越来越普遍。
[0003]比如,随着全球气候越来越恶劣,鼻炎、咽喉炎等常见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对鼻咽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嗅觉吸收法是目前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药物治疗方法。
[0004]再比如,目前人们患眼疾病、耳道疾病,甚至女性隐私部位患病,都比较适合用超声雾化设备来治疗。
[0005]但是目前的超声雾化设备,过线通道和气流通道彼此独立,这样结构的复杂度就难以降低。
[0006]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利用药液筒侧壁上开设的导线槽作为气流通道连通底座上的通气孔和吸气帽上的吸气孔,结构新颖,一结构多用途,有效降低了整个鼻吸雾化药弹的结构复杂度。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包括设有吸气孔11的吸气帽1、设置在吸气帽1内的药液筒2、设置在药液筒2顶口的超声波雾化片3、设在吸气帽1底口的底座4;底座4上穿设有两个导电柱5以及至少一个通气孔43,药液筒2侧壁上开设有导线槽15,电连接超声波雾化片3的两个电极导电件14通过导线槽15连接导电柱5,从吸气孔11吸气时,气流通过通气孔43进入达到药液筒2底部,进而通过导线槽15达到超声波雾化片3顶部,再从吸气孔11散出。
[0009]在一实施例中,电极导电件14镀设或贴设在导线槽15内。
[0010]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电极导电件14设置于同一个导线槽15内。
[0011]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电极导电件14设置于两个相互间隔的导线槽15内。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通气孔43包括两个通气孔43。
[0013]在一实施例中,底座4上设置有一一电连接两个导电柱5的两个导电触点44,电极导电件14的顶端接触超声波雾化片3的电极端子、底端接触导电触点44。
[0014]在一实施例中,导电柱5为磁吸式导电柱。
[0015]在一实施例中,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进一步包括中空顶盖6、端面密封圈7、端面密封圈雾化片固定座8、吸液棉9,端面密封圈雾化片固定座8座设于药液筒3内顶口上的顶部密封膜23,端面密封圈7将吸液棉9压设在端面密封圈雾化片固定座8内,超声波雾化片3坐设于端面密封圈7内,中空顶盖6盖设于端面密封圈雾化片固定座8顶部。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利用药液筒侧壁上开设的导线槽作为气流通道连通底座上的通气孔和吸气帽上的吸气孔,结构新颖,一结构多用途,有效降低了整个鼻吸雾化药弹的结构复杂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和图2是本技术的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的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

图4是本技术的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的2个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2的中的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沿着图2中的一直线E

E`剖切得到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从图5中卸下底座5之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图5中的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3]说明书附图中的数字标识对应的部件名称分别如下:
[0024]1‑
吸气帽,11

吸气孔,14

电极导电件,15

导线槽,2

药液筒,22

棉芯,23

顶部密封膜,3

超声波雾化片,4

底座,43

通气孔,44

导电触点,5

导电柱,6

中空顶盖,7

端面密封圈,8

端面密封圈雾化片固定座,9

吸液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图示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
[0026]如图1

图7所示,本技术的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包括设有吸气孔11的吸气帽1、设置在吸气帽1内的药液筒2、设置在药液筒2顶口的超声波雾化片3、设在吸气帽1底口的底座4;底座4上穿设有两个导电柱5以及至少一个通气孔43,药液筒2侧壁上开设有导线槽15,电连接超声波雾化片3的两个电极导电件14通过导线槽15连接导电柱5,从吸气孔11吸气时,气流通过通气孔43进入达到药液筒2底部,进而通过导线槽15达到超声波雾化片3顶部,在超声波雾化片3高频振动时,带动药液筒2的药液雾化,进而再从吸气孔11散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导线槽15同时作为了气流通道的一部分使用,一结构两功能。
[0027]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电极导电件14镀设或贴设在导线槽15内。如此,便可以免去导线布线的复杂性和对空间的占用,提高电路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电极导电件14设置于同一个导线槽15内;在另一实施例中,两个电极导电件14设置于两个相互间隔的导线槽15内。至于,设置几个导线槽15,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对此不做限制。
[0028]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通气孔43包括两个通气孔43。
[0029]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底座4上设置有一一电连接两个导电柱5的两个导电触点44,电极导电件14的顶端接触超声波雾化片3的电极端子、底端接触导电触点44。这种接触式导电连接,不用进行焊接,方便了拆装,降低了安装的复杂度和难度。
[0030]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导电柱5为磁吸式导电柱,该种材质的导电柱可以配合机身上的导电件实现磁吸式连接,免去螺丝。
[0031]如图5

图7所示,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进一步包括中空顶盖6、端面密封圈7、端面密封圈雾化片固定座8、吸液棉9,端面密封圈雾化片固定座8座设于药液筒3内顶
口上的顶部密封膜23,端面密封圈7将吸液棉9压设在端面密封圈雾化片固定座8内,其中,吸液棉9接触药液筒2的棉芯22超声波雾化片3坐设于端面密封圈7内,中空顶盖6盖设于端面密封圈雾化片固定座8顶部。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吸气孔(11)的吸气帽(1)、设置在吸气帽(1)内的药液筒(2)、设置在药液筒(2)顶口的超声波雾化片(3)、设在吸气帽(1)底口的底座(4);底座(4)上穿设有两个导电柱(5)以及至少一个通气孔(43),药液筒(2)侧壁上开设有导线槽(15),电连接超声波雾化片(3)的两个电极导电件(14)通过导线槽(15)连接导电柱(5),从吸气孔(11)吸气时,气流通过通气孔(43)进入达到药液筒(2)底部,进而通过导线槽(15)达到超声波雾化片(3)顶部,再从吸气孔(11)散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其特征在于,电极导电件(14)镀设或贴设在导线槽(15)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其特征在于,两个电极导电件(14)设置于同一个导线槽(15)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设新型气道的鼻吸雾化药弹,其特征在于,两个电极导电件(14)设置于两个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朱鉴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麦芒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