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掘锚机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48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掘锚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掘锚机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安装座,其上端安装有第二液压油缸;第二支护连接板,其连接于第二液压油缸的输出端;第一通孔,其均呈等间距开设于第二支护连接板的前端;滑动槽,其开设于第二支护连接板的左端;支护板连接块,其均活动连接于第二支护连接板的内部,第二通孔,其均开设于支护板连接块的前端上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第二支护连接板、支护板连接块和支护板,根据所需支护范围进行调节,提高支护结构的适用范围,再通过设置刮板、电动缸和润滑油箱,滑块的上端设置刮板,刮板对第二滑轨内部的碎石进行刮除和阻挡碎石与传动链条接触,启动电动缸润滑油箱内部的润滑油挤压至传动链条表面。箱内部的润滑油挤压至传动链条表面。箱内部的润滑油挤压至传动链条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掘锚机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掘锚机
,具体为一种掘锚机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掘锚机是一种在掘进的同时可以进行锚护作业的设备,它实现了截割、装载、支护同步平行作业,在巷道开拓的同时,进行锚杆安装,掘锚机可以自身同时完成顶锚、帮锚的永久支护,安全系数大,可以实现全断面截割,一次成巷,不仅安全,而且可以显著地提高开拓效率、
[0003]市场上销售较好的徐工牌EBZ260M

2隧洞煤矿井下掘锚一体机,其效果是在掘锚机的基础上设置了超前支护装置和锚杆机构,实现掘进时的临时支护与挂网功能,又能同步实现顶板、侧帮、肩窝等位置的锚固,实现永久支护的安装作业,有效提高了巷道掘进的整体效率和施工的方便性,但进行临时支护时,支护装置为折叠式转化为敞开式临时支护范围较为固定,难以根据所需支护范围对支护装置进行调整,且进行永久支护安装作业时,安装锚固时钻渠岩壁会产生大量碎石,碎石容易进入锚杆机构的运动滑轨内,影响滑轨内滑块或链条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掘锚机支护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单边测试速度与效率过低,测试时屏幕移动导致准确度底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掘锚机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安装座,其上端安装有第二液压油缸;第二支护连接板,其连接于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输出端;第一通孔,其均呈等间距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护连接板的前端;滑动槽,其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护连接板的左端;支护板连接块,其均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护连接板的内部,所述支护板连接块与滑动槽相契合;第二通孔,其均开设于所述支护板连接块的前端上侧,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适配;支护架,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护连接板的上端;支护板,其均设置于所述支护板连接块的一端;第一液压油缸,其均安装于所述支护安装座的前端;第一支护连接板,其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输出端;第一滑轨,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护连接板的前端;第二滑轨,其均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的前端内部;滑块,其均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轨的前端内部;刮板,其均连接于所述滑块的上端,所述刮板与第二滑轨的内部相贴合;安装板,其均安装于所述滑块的下端;润滑油箱,其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前端;电动缸,其均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前端一侧;电动缸连接板,其均安装于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推杆,其均连接于所述电动缸连接板的一端,所述推杆另一端与润滑油箱的内部相贴合。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护连接板还包括:偏心轴,其均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护连接板的后端,所述偏心轴的另一端与第一滑轨的后端为固定连接;铰链板,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护连接板的后端下侧。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还包括:第三液压油缸,其均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支护安装架,其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上端;连接板,其均设置于所述支护安装架的一端,所述连接板与第三液压油缸的输出端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铰链板还包括:第五液压油缸,其均活动连接于所述铰链板的上端,所述第五液压油缸的输出端与偏心轴的偏心杆为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滑轨还包括:第四液压油缸,其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轨的一端;传动链条,其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的内部,所述传动链条的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四液压油缸还包括:连接杆,其均连接与第四液压油缸的输出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传动链条为齿连接;电机,其均安装于所述滑块的前端。
[00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掘锚机支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支护结构通过设置第二支护连接板、支护板连接块和支护板,支护板可通过支护板连接块在第二支护连接板的一端移动,根据所需支护范围进行调节,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重合通过螺纹进行固定,提高支护结构的适用范围,再通过设置刮板、电动缸和润滑油箱,滑块的上端设置有刮板,刮板对第二滑轨内部的碎石进行刮除和阻挡碎石与传动链条接触,避免影响滑块和传动链条的正常使用,启动电动缸润滑油箱内部的润滑油挤压至传动链条表面,避免小碎石对传动链条造成磨损。
[0013]1、通过设置第二支护连接板、支护板连接块和支护板,支护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护板连接块,支护板连接块在第二支护连接板的内部移动,人员可根据所需支护范围对支护板的间距进行调节,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重合通过螺纹进行固定,方便收纳的同时提高支护结构的适用范围。
[0014]2、通过设置刮板、电动缸和润滑油箱,滑块的上端设置有刮板,刮板对第二滑轨内部的碎石进行刮除和阻挡碎石与传动链条接触,避免碎石卡住滑块和传动链条影响其正常使用,启动电动缸间接带动推杆向润滑油箱移动并将润滑油箱内部的润滑油挤压至传动链条表面,避免小碎石对传动链条造成磨损,并润滑传动链条提高传动的流畅性。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第一滑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第二滑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滑块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支护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支护安装座;2、第一液压油缸;3、第二液压油缸;4、第一支护连接板;5、第一滑轨;6、第二滑轨;7、滑块;8、第三液压油缸;9、第二支护连接板;10、支护架;11、支护板;12、第四液压油缸;13、连接杆;14、传动链条;15、连接板;16、支护安装架;17、偏心轴;18、第五液压油缸;19、铰链板;20、刮板;21、安装板;22、电动缸;23、电动缸连接板;24、推杆;25、润滑油箱;26、电机;27、第一通孔;28、滑动槽;29、支护板连接块;30、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实施例:如图1

2所示,一种掘锚机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安装座1的前端均安装有第一液压油缸2,第一液压油缸2的输出端均连接有第一支护连接板4,第一支护连接板4的前端均设置有第一滑轨5,第一滑轨5的前端内部均活动安装有第二滑轨6,第二滑轨6的前端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滑块7,第二滑轨6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链条14,传动链条14的另一端与滑块7相连接,第二滑轨6的一端均安装第四液压油缸12,第四液压油缸12的输出端均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另一端的齿轮与传动链条14为活动连接,启动第四液压油缸12带动连接杆13升降,连接杆13齿轮旋转间接通过传动链条14带动滑块7升降,带动锚固进入岩壁内部。
[00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掘锚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安装座(1),其上端安装有第二液压油缸(3);第二支护连接板(9),其连接于所述第二液压油缸(3)的输出端;第一通孔(27),其均呈等间距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护连接板(9)的前端;滑动槽(28),其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护连接板(9)的左端;支护板连接块(29),其均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护连接板(9)的内部,所述支护板连接块(29)与滑动槽(28)相契合;第二通孔(30),其均开设于所述支护板连接块(29)的前端上侧,所述第二通孔(30)与第一通孔(27)相适配;支护架(10),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护连接板(9)的上端;支护板(11),其均设置于所述支护板连接块(29)的一端;第一液压油缸(2),其均安装于所述支护安装座(1)的前端;第一支护连接板(4),其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压油缸(2)的输出端;第一滑轨(5),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护连接板(4)的前端;第二滑轨(6),其均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5)的前端内部;滑块(7),其均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轨(6)的前端内部;刮板(20),其均连接于所述滑块(7)的上端,所述刮板(20)与第二滑轨(6)的内部相贴合;安装板(21),其均安装于所述滑块(7)的下端;润滑油箱(25),其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1)的前端;电动缸(22),其均连接于所述安装板(21)的前端一侧;电动缸连接板(23),其均安装于所述电动缸(22)的输出端;推杆(24),其均连接于所述电动缸连接板(23)的一端,所述推杆(24)另一端与润滑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波丁进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夏中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