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便携式激光终端光学标定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通信光学标定装置及方法,可满足800nm、1550nm激光光束发射、接收光轴的平行性、发射角和光学效率测试要求,特别是室内、室外近距离测试,属于激光通信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信息数据量的日益增加,用户势必对数据传输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激光通信系统相比微波通信具有明显优势,数据传输快、能量损耗低、带宽大、载荷体积小且抗干扰、保密性好。通常激光通信系统具有信标、信号发射和信标、信号接收的功能,要求光学标定装置具备相同的功能,而实验室的光学集成测试平台,它通常由大型的同轴平行光管、大口径平面反射镜、分光镜、折转镜、准直或会聚镜头、多个不同波段激光器、多个不同波段探测器等设备组成,设备之间相互分立、占用空间较大,用于实验室内标定激光终端光学、电学等指标,但是不能满足室外激光对接要求。
[0003]为了满足激光通信系统的室外对接要求,在保证光学装置的技术指标前提下,需要优化光学装置的结构形式,减重其重量,便于光学装置的携带。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便携式激光终端光学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轴望远镜主镜组件(1)、离轴望远镜次镜组件(2)、第一折轴镜组件(3)、第一分光镜组件(4)、第二分光镜组件(5)、光束接收组件(6)、多光谱探测器(7)、光束发射组件(8)、光纤组件(9)、可移动折轴镜组件(10)、自标校镜组件(11)、可移动光收集器(12)、第一光束收集器组件(13)、第二光束收集器组件(14)和主结构(15);其中,所述离轴望远镜主镜组件(1)和离轴望远镜次镜组件(2)组成离轴两反式望远镜(16);所述光学接收组件(6)与光束发射组件(8)的光轴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折轴镜组件(3)、第一分光镜组件(4)、第二分光镜组件(5)、可移动折轴镜组件(10)的法线方向均与零视场光轴成45
°
夹角,自标校镜组件(11)位于第一分光镜组件(4)的后端,且法线方向与零视场光轴平行;激光器通过光纤组件(9)和光束发射组件(8)发射细光束经过第二分光镜组件(5)、第一分光镜组件(4)、第一折轴镜组件(3)、离轴两反式望远镜(16)发射激光光束;由待测激光终端发射的光束经过离轴两反式望远镜(16)、第一折轴镜组件(3)、第一分光镜组件(4)、第二分光镜组件(5)和光束接收组件(6)会聚光束并成像在多光谱探测器(7)上;所述可移动折轴镜组件(10)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二分光镜组件(5)和光束发射组件(8)之间的光路上,可移动光束收集器组件(12)可移动安装在第一分光镜组件(4)和自标校镜组件(11)之间的光路上,第一光束收集器组件(13)位于第二分光镜组件(5)的后端光路上,第二光束收集器组件(14)位于第一分光镜组件(4)的后端光路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便携式激光终端光学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轴望远镜主镜组件(1)和离轴望远镜次镜组件(2)均为对称式抛物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便携式激光终端光学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光镜组件(4)、第二分光镜组件(5)对800nm、1550nm的透过率和反射率之比均为10:9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便携式激光终端光学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接收组件(6)为四片式消色差透镜,有效口径为8mm,视场角为70mrad,入瞳距为110mm,焦距为7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便携式激光终端光学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光谱探测器(7)响应波长范围为550nm~1700n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便携式激光终端光学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发射组件(8)可发射800nm和1550nm波长的高斯型激光束,其中1550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兰旭,王肖,薛婧婧,魏金金,宋延松,李帅,李向阳,田棋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