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固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943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4
逆变器固定方法。现有技术无法完全将逆变器完全固定在固定件的内部,导致逆变器在使用时产生位移。本方法包括:首先将固定螺栓(13)将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通过将逆变器组件(10)放置在底板(1)的上表面,然后通过将第一滑块(7)安装在滑槽(2)的内部,通过顺时针旋转第一旋转件(6)带动第一螺杆(5)通过第一螺纹孔(4)内侧移动,使得第一螺杆(5)带动第一固定板(8)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将第二滑块(18)安装在滑槽(2)的内部,通过顺时针旋转带动第二旋转件(1)7带动第二滑块(18)通过第二螺纹孔(15)向内侧移动,使得第二螺杆(16)带动第二固定板(19)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通过L型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19)可以更好的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发电厂逆变器的固定。电厂逆变器的固定。电厂逆变器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逆变器固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器
,具体为逆变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逆变器又称变流器、反流器,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换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的转换设备,主要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CN 213118097 U,包括安装座、用于承载逆变器且对其进行初步限位的第一限位固定结构、用于对逆变器两侧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固定结构以及用于对逆变器进行散热处理的辅助散热结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置有两个安装块,且四个所述安装块两两一组分别靠近于安装座的左右两侧,四个所述安转块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连接孔,且所述螺纹连接孔处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第一限位固定结构安装于安装座的正面一侧,且所述第一限位固定结构靠近于安装座的底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安装于安装座的左右两侧。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较低,且对逆变器的限位固定效果较好,同时,可对逆变器进行持续的风冷降温处理。
[0004]但是在专利技术者研究后发现,现有的热便器通过旋转紧固旋钮向内移动,带动限位板通过防护层对逆变器进行夹紧固定,且通过伸缩杆对限位板的两端进行固定,然而所使用的限位板只能从逆变器的两侧进行固定,无法完全将逆变器完全固定在固定件的内部,导致逆变器在使用时产生位移,从而影响逆变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逆变器固定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但是在专利技术者研究后发现,现有的热便器通过旋转紧固旋钮向内移动,带动限位板通过防护层对逆变器进行夹紧固定,且通过伸缩杆对限位板的两端进行固定,然而所使用的限位板只能从逆变器的两侧进行固定,无法完全将逆变器完全固定在固定件的内部,导致逆变器在使用时产生位移,从而影响逆变器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逆变器固定方法,首先将固定螺栓(13)将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通过将逆变器组件(10)放置在底板(1)的上表面,然后通过将第一滑块(7)安装在滑槽(2)的内部,通过顺时针旋转第一旋转件(6)带动第一螺杆(5)通过第一螺纹孔(4)内侧移动,使得第一螺杆(5)带动第一固定板(8)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将第二滑块(18)安装在滑槽(2)的内部,通过顺时针旋转带动第二旋转件(1)7带动第二滑块(18)通过第二螺纹孔(15)向内侧移动,使得第二螺杆(16)带动第二固定板(19)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通过L型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19)可以更好的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
定。
[0007]所述的逆变器固定方法,通过将第一防护垫(9)固定在第一固定板(8)的内侧,将第二防护垫(20)固定在第二固定板(19)的内侧,使得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19)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时避免对逆变器组件(10)的外表面造成损坏,而影响逆变器组件(10)的正常使用;然后通过旋转驱动件(22)带动旋转轴(11)旋转,旋转轴(11)旋转带动安装块(12)旋转从而对逆变器进行散热降温,从而完成逆变器固定装置的使用工作。
[0008]所述的逆变器固定方法,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滑槽(2),且所述底板(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侧板(3),所述第一侧板(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4),所述第一螺纹孔(4)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一端的外部固定有第一旋转件(6),且所述第一螺杆(5)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安装有第一固定板(8),所述第一固定板(8)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防护垫(9),且所述第一固定板(8)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7)活动安装在滑槽(2)的内部。
[0009]所述的逆变器固定方法,所述底板(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侧板(14),所述第二侧板(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5),所述第二螺纹孔(1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螺杆(16)。
[0010]所述的逆变器固定方法,所述第二螺杆(16)一端的外部固定有第二旋转件(17),所述第二螺杆(16)另一端通过固定件安装有第二固定板(19),所述第二固定板(19)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防护垫(20)。
[0011]所述的逆变器固定方法,所述第二固定板(19)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滑块(18),所述第二滑块(18)活动安装在滑槽(2)的内部。
[0012]所述的逆变器固定方法,所述底板(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13),且所述底板(1)上表面放置有逆变器组件(10),所述逆变器组件(10)外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19)。
[0013]所述的逆变器固定方法,所述逆变器组件(10)的一端设置有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部逆变器组件(10)的一端安装有旋转驱动件(22)。
[0014]所述的逆变器固定方法,所述旋转驱动件(22)的输出端活动设置有旋转轴(11),所述旋转轴(11)一端的外部固定有安装块(12)。
有益效果
[0015]该逆变器固定装置不仅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后期维护简单,而且具有一下优点;(1) 通过将第一滑块安装在滑槽的内部,通过顺时针旋转第一旋转件带动第一螺杆通过第一螺纹孔内侧移动,使得第一螺杆带动第一固定板对逆变器组件进行固定,将第二滑块安装在滑槽的内部,通过顺时针旋转带动第二旋转件带动第二滑块通过第二螺纹孔向内侧移动,使得第二螺杆带动第二固定板对逆变器组件进行固定,通过L型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可以更好的对逆变器组件进行固定,避免了现有的限位板无法完全对逆变器进行固定,从而产生位移而影响日常使用;(2) 通过将第一防护垫固定在第一固定板的内侧,将第二防护垫固定在第二固定板的内侧,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对逆变器组件进行固定时避免对逆变器组件的外
表面造成损坏,而影响逆变器组件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板;2、滑槽;3、第一侧板;4、第一螺纹孔;5、第一螺杆;6、第一旋转件;7、第一滑块;8、第一固定板;9、第一防护垫;10、逆变器组件;11、旋转轴;12、安装块;13、固定螺栓;14、第二侧板;15、第二螺纹孔;16、第二螺杆;17、第二旋转件;18、第二滑块;19、第二固定板;20、第二防护垫;21、壳体;22、旋转驱动件。
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一种逆变器固定方法,首先将固定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固定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固定螺栓(13)将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通过将逆变器组件(10)放置在底板(1)的上表面,然后通过将第一滑块(7)安装在滑槽(2)的内部,通过顺时针旋转第一旋转件(6)带动第一螺杆(5)通过第一螺纹孔(4)内侧移动,使得第一螺杆(5)带动第一固定板(8)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将第二滑块(18)安装在滑槽(2)的内部,通过顺时针旋转带动第二旋转件(1)7带动第二滑块(18)通过第二螺纹孔(15)向内侧移动,使得第二螺杆(16)带动第二固定板(19)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通过L型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19)可以更好的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固定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将第一防护垫(9)固定在第一固定板(8)的内侧,将第二防护垫(20)固定在第二固定板(19)的内侧,使得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19)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时避免对逆变器组件(10)的外表面造成损坏,而影响逆变器组件(10)的正常使用;然后通过旋转驱动件(22)带动旋转轴(11)旋转,旋转轴(11)旋转带动安装块(12)旋转从而对逆变器进行散热降温,从而完成逆变器固定装置的使用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逆变器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滑槽(2),且所述底板(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侧板(3),所述第一侧板(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4),所述第一螺纹孔(4)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一端的外部固定有第一旋转件(6),且所述第一螺杆(5)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忠冯庭有陈明光唐一多蒋海东王丽霞蔡佳琳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汕头海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