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固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9435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4
逆变器固定方法。现有技术无法完全将逆变器完全固定在固定件的内部,导致逆变器在使用时产生位移。本方法包括:首先将固定螺栓(13)将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通过将逆变器组件(10)放置在底板(1)的上表面,然后通过将第一滑块(7)安装在滑槽(2)的内部,通过顺时针旋转第一旋转件(6)带动第一螺杆(5)通过第一螺纹孔(4)内侧移动,使得第一螺杆(5)带动第一固定板(8)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将第二滑块(18)安装在滑槽(2)的内部,通过顺时针旋转带动第二旋转件(1)7带动第二滑块(18)通过第二螺纹孔(15)向内侧移动,使得第二螺杆(16)带动第二固定板(19)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通过L型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19)可以更好的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发电厂逆变器的固定。电厂逆变器的固定。电厂逆变器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逆变器固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器
,具体为逆变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逆变器又称变流器、反流器,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换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的转换设备,主要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CN 213118097 U,包括安装座、用于承载逆变器且对其进行初步限位的第一限位固定结构、用于对逆变器两侧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固定结构以及用于对逆变器进行散热处理的辅助散热结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置有两个安装块,且四个所述安装块两两一组分别靠近于安装座的左右两侧,四个所述安转块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连接孔,且所述螺纹连接孔处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第一限位固定结构安装于安装座的正面一侧,且所述第一限位固定结构靠近于安装座的底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安装于安装座的左右两侧。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较低,且对逆变器的限位固定效果较好,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固定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固定螺栓(13)将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通过将逆变器组件(10)放置在底板(1)的上表面,然后通过将第一滑块(7)安装在滑槽(2)的内部,通过顺时针旋转第一旋转件(6)带动第一螺杆(5)通过第一螺纹孔(4)内侧移动,使得第一螺杆(5)带动第一固定板(8)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将第二滑块(18)安装在滑槽(2)的内部,通过顺时针旋转带动第二旋转件(1)7带动第二滑块(18)通过第二螺纹孔(15)向内侧移动,使得第二螺杆(16)带动第二固定板(19)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通过L型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19)可以更好的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固定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将第一防护垫(9)固定在第一固定板(8)的内侧,将第二防护垫(20)固定在第二固定板(19)的内侧,使得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19)对逆变器组件(10)进行固定时避免对逆变器组件(10)的外表面造成损坏,而影响逆变器组件(10)的正常使用;然后通过旋转驱动件(22)带动旋转轴(11)旋转,旋转轴(11)旋转带动安装块(12)旋转从而对逆变器进行散热降温,从而完成逆变器固定装置的使用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逆变器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滑槽(2),且所述底板(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侧板(3),所述第一侧板(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4),所述第一螺纹孔(4)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一端的外部固定有第一旋转件(6),且所述第一螺杆(5)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忠冯庭有陈明光唐一多蒋海东王丽霞蔡佳琳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汕头海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