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支架表面的低温等离子体除锈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金属除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支架表面的低温等离子体除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铜、生铁、不锈钢、钴等金属是芯片加工、汽车发动机制造中广泛使用的金属部件,以上部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长期暴露于酸、碱、盐、有机、高湿等复杂环境中,作为活泼的3d过渡轻金属材料,其表面更容易产生锈层,因此为了提高金属部件的重复利用率,对表面含有锈渍的金属部件进行除锈是非常必要的。
[0003]传统的化学除锈法通常使用强酸,使其与锈渍中的主要成分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类,从而达到除锈的目的。但在处理过程中,强酸同样会与金属基底反应生成氢气,导致金属表面出现缺陷、凹槽、甚至裂痕,严重影响其性能。同时,强酸的危害性极高、危险性极大,不利于工业生产的需求。虽然以强酸为基础,添加缓蚀剂、渗透剂、促进剂等除锈剂可降低强酸的危害性,例如CN103789775A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除锈剂,该除锈剂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温和弱酸性液体,不会刺激人体呼吸系统,危害性相对较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支架表面低温等离子体的除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所述金属支架放入反应腔室内;步骤S2:通过分子泵真空系统,将所述反应腔室内的气压降低至0.01
‑
0.1Pa;步骤S3:通过输气管路引入水蒸气或氢气并同时调节气氛流速,使所述反应腔室的气压维持在10
‑
100Pa,所述腔室具有多个腔室壁,所述水蒸气或氢气从所述多个腔室壁涌入形成等离子体流;步骤S4:调节放电功率与放电间距,开启辉光放电;步骤S5:对于锈渍严重并难以去除的凹槽区域,调节等离子体流的通气位置与放电电极位置,开启辉光放电,以实现对锈迹处的吹扫,实现高效除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除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氛流速为10
‑
150sc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博,孙超,阚二军,朱吉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