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板型调整的板带材矫直机以及矫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940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板型调整的板带材矫直机以及矫直方法,通过板形测量装置实时测量矫直后的板带材的板型并将测量值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不同的板形轮廓缺陷对所述矫直机本体的发出板形调控指令,所述矫直机本体通过上辊系调整装置和下辊系调整装置实现包括上辊系的整体倾斜角度的调整以及下辊系工作辊的压入深度调整,从而应对不同的缺陷板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板形的闭环控制,根据出口板形测量值进行自动板形调整,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板型调整的板带材矫直机以及矫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热轧带钢矫直领域,具体涉及自动板型调整的板带材矫直机以及矫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矫直机是对板、带材进行矫平的专业设备,在冷、热轧带钢精整领域,矫直机的板形控制都是人工根据出口板形进行手动调整,不仅效率很低而且成材率低,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板型调整的板带材矫直机以及矫直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板型调整的板带材矫直机,包括矫直机本体和设于矫直机本体出口处的板形测量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板形测量装置用于实时测量矫直后的板带材的板型并将测量值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不同的板形轮廓缺陷对所述矫直机本体的发出板形调控指令,所述矫直机本体包括上辊系、下辊系、上辊系调整装置和下辊系调整装置,所述上辊系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压下缸和第二压下缸,所述第一压下缸和第二压下缸分别独立作用于所述上辊系的出、入口两端,以实现所述上辊系的整体倾斜角度的调整,所述下辊系调整装置包括沿矫直机宽度方向均布有奇数个的弯辊调整装置,所述弯辊调整装置用于对其所在位置的下辊系工作辊施加弯曲应力以调整其所在位置的下辊系工作辊的压入深度。
[0006]一种自动板型调整的板带材矫直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自动板型调整的板带材矫直机,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借助板形测量装置实时测量矫直后的板带材的板型并将测量值发送至控制器;
[0008]S2,控制器判断板形轮廓缺陷,并根据不同的板形轮廓缺陷对所述矫直机本体的发出板形调控指令,其中,
[0009]若判断板形为在出口端下翘,则保持第二压下缸不动,第一压下缸下压至下翘消除;
[0010]若判断板形为在出口端上翘,则保持第二压下缸不动,第一压下缸抬起至上翘消除;
[0011]若判断板形为双边浪板形,则通过下辊系调整装置将下辊系工作辊调整为中间高、两边低的正凸度,第n个弯辊调整装置的调整曲线为f(n)=

ax2+b,a为平滑系数,b为最值系数,分别表征曲线变化的斜率和中部最大凸度,x为各斜楔支点到中点的距离,根据板形测量装置的板形轮廓曲线查表选取二级中的一组调整曲线;
[0012]若判断板形为中浪板形,则通过下辊系调整装置将下辊系工作辊调整中间低、两边高的负凸度,第n个弯辊调整装置的调整曲线为f(n)=ax2

b;
[0013]若判断板形为单边浪板形,则对其单边浪缺陷的一边按照双边浪板形调整曲线的一半曲线进行调整,另一半保持不变。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板形的闭环控制,根据出口板形测量值进行自动板形调整,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实施例中自动板型调整的板带材矫直机的示意图;
[0016]图2是实施例中下辊系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3是在出口端下翘的缺陷板形的示意图;
[0018]图4是在出口端上翘的缺陷板形的示意图;
[0019]图5(a)是双边浪缺陷板形的示意图;
[0020]图5(b)是中浪缺陷板形的示意图;
[0021]图5(c)是单边浪缺陷板形的示意图;
[0022]图6是对双边浪板形将下辊系工作辊调整为中间高、两边低的正凸度的调整曲线图;
[0023]图7是对中浪板形将下辊系工作辊调整为中间低、两边高的负凸度的调整曲线图;
[0024]图8是对单边浪板形对其单边浪缺陷的一边按照双边浪板形调整曲线的一半曲线进行调整,另一半保持不变的调整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6]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7]参阅图1

2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板型调整的板带材矫直机,包括矫直机本体10和设于矫直机本体10出口处的板形测量装置1,还包括控制器(未示出),板形测量装置1用于实时测量矫直后的板带材5的板型并将测量值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不同的板形轮廓缺陷对矫直机本体10的发出板形调控指令。本实施例中,板形测量装置1采用摄像装置实现。矫直机本体10包括上辊系4、下辊系7、上辊系调整装置和下辊系调整装置11,下辊系7包括数个下辊系工作辊6。上辊系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压下缸2和第二压下缸3,第一压下缸2和第二压下缸3分别独立作用于所述上辊系的出、入口两端,以实现上辊系4的整体倾斜角度的调整,下辊系调整装置11包括沿矫直机宽度方向均布有奇数个的弯辊调整装置,例如本实施例中设有七个弯辊调整装置,分别为弯辊调整装置11

1、11

2、11

3、11

4、11

5、11

6和11

7,弯辊调整装置用于对其所在位置的下辊系工作辊施加弯曲应力以调整其所在位置的下辊系工作辊的压入深度。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弯辊调整装置是专利CN113877988A的矫直机弯辊调整装置,并具有同等的技术效果和功能,可参阅该专利中
的说明。
[0028]基于上述的自动板型调整的板带材矫直机,本实施例提出应用于该矫直机的自动板型调整的板带材矫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S1,借助板形测量装置1实时测量矫直后的板带材5的板型并将测量值发送至控制器;
[0030]S2,控制器判断板形轮廓缺陷,并根据不同的板形轮廓缺陷对矫直机本体10的发出板形调控指令,其中,
[0031]若判断板形为在出口端下翘,如图3,则保持第二压下缸3不动,第一压下缸2下压至下翘消除;
[0032]若判断板形为在出口端上翘,如图4,则保持第二压下缸3不动,第一压下缸2抬起至上翘消除;
[0033]若判断板形为双边浪板形,如图5(a),则通过下辊系调整11装置将下辊系工作辊5调整为中间高、两边低的正凸度,如图6,第n个弯辊调整装置的调整曲线为f(n)=

ax2+b,a为平滑系数,b为最值系数,分别表征曲线变化的斜率和中部最大凸度,x为各斜楔支点到中点的距离,根据板形测量装置的板形轮廓曲线查表选取二级中的一组调整曲线;
[0034]若判断板形为中浪板形,如图5(b),则通过下辊系调整装置11将下辊系工作辊调整中间低、两边高的负凸度,如图7,第n个弯辊调整装置的调整曲线为f(n)=ax2

b;
[0035]若判断板形为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板型调整的板带材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矫直机本体和设于矫直机本体出口处的板形测量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板形测量装置用于实时测量矫直后的板带材的板型并将测量值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不同的板形轮廓缺陷对所述矫直机本体的发出板形调控指令,所述矫直机本体包括上辊系、下辊系、上辊系调整装置和下辊系调整装置,所述上辊系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压下缸和第二压下缸,所述第一压下缸和第二压下缸分别独立作用于所述上辊系的出、入口两端,以实现所述上辊系的整体倾斜角度的调整,所述下辊系调整装置包括沿矫直机宽度方向均布有奇数个的弯辊调整装置,所述弯辊调整装置用于对其所在位置的下辊系工作辊施加弯曲应力以调整其所在位置的下辊系工作辊的压入深度。2.一种自动板型调整的板带材矫直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