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935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系统,属于波束赋形天线技术领域,发射时能够形成一个在时域、频域、空间域、极化域都可控、可设计的复杂电磁环境,接收时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接收电磁波,测量复杂电磁环境的空间分布或电波传播形成的空间幅度谱或无线电测向;该系统包括天线子系统和程控子系统;天线子系统包括:等边或非等边多边形的转盘、旋转动力设备和多组双极化天线;旋转动力设备能够带动转盘转动;多组双极化天线分别设于所述转盘各边的中部位置;垂直和水平极化天线均垂直于所在边的法线;同组中的垂直极化天线和水平极化天线相位中心重合或相位中心分离;相位中心分离时两天线馈电点之间距离不大于天线最大尺寸的0.5倍。寸的0.5倍。寸的0.5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波束赋形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波束赋形天线系统通过调节馈电网络节点的幅度和相位来实现电磁波发射方向的调节,但这种方法导致天线主瓣指向不同的方向时,天线方向图变化较大,特别是极化状态也不稳定,所以在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的过程中,难于控制,不同空间域的场强、极化等参数的指标也不容易准确复现,在这种情况下亟需一种新的宽带场强复现装置。不仅如此,该装置还应该有收发一体的功能,接收测量的功能也应该有精确可控的方向特性和极化特性。
[0003]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系统来应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或减轻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系统,进行发射时能够形成一个在时域、频域、空间域、极化域都可控、可设计的复杂电磁环境,进行接收时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接收电磁波,测量复杂电磁环境的空间分布或电波传播形成的空间幅度谱或无线电测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双极化的天线子系统和控制所述天线子系统进行工作的程控子系统;所述天线子系统包括:等边或非等边多边形的转盘、旋转动力设备和多组双极化天线;所述旋转动力设备设于所述转盘下方并能够带动所述转盘实现转动;所述多组双极化天线分别设于所述转盘各边的中部位置;所述程控子系统与所述双极化天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双极化天线均包括垂直极化天线和水平极化天线;所述垂直极化天线和所述水平极化天线均垂直于所在边的法线;当在垂直于所述转盘的垂直面上布局一个圆形时,所述垂直极化天线和所述水平极化天线的任意方向的极化分量都垂直于该圆形对应点的圆周法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组中的所述垂直极化天线和所述水平极化天线的设置方式为相位中心重合或相位中心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极化天线和所述水平极化天线相位中心分离时,两天线馈电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天线最大尺寸的0.5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天线为发射天线:所述垂直极化天线和所述水平极化天线的馈电点之间的距离≤天线距离目标场强激励区域最近距离的1/5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天线为接收天线:所述垂直极化天线和所述水平极化天线的馈电点之间的距离≤天线距离目标发射源最近距离的1/5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天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孙景禄张向阳纪锐成锴张颖艳张大元周开波孟艾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