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77933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3
本申请适用于终端技术领域,提供了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充电芯片的第一输出电流,或,获取第一充电芯片的第一输出电流和第二充电芯片的第二输出电流,并根据第一输出电流,或根据第一输出电流和第二输出电流,确定第一充电芯片的第一目标频率。随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目标频率调节第一充电芯片的频率,以对第一充电芯片的第一输出电流进行调节,确保充电芯片的输出电流满足要求,避免充电芯片出现过流,从而确保充电的安全性,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属于终端
,尤其涉及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人们对电子设备的充电速度具有较高要求。为提高充电速度,可以在电子设备中增加充电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的数量,以通过多充电IC实现大功率快充。但目前基于多充电IC的大功率快充中,各充电IC的输出电流容易出现不均衡的问题,导致某一充电IC容易出现过流,降低了充电的安全性,造成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充电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充电IC的频率来调整充电IC的输出电流,以在确保充电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电子设备的快充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充电芯片和第二充电芯片,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0005]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所述第一充电芯片的第一输出电流,或,获取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充电芯片和第二充电芯片,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所述第一充电芯片的第一输出电流,或,获取所述第一充电芯片的第一输出电流和所述第二充电芯片的第二输出电流;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确定所述第一充电芯片的第一目标频率,或,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和所述第二输出电流,确定所述第一充电芯片的第一目标频率;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频率调节所述第一充电芯片的频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确定所述第一充电芯片的第一目标频率,包括:确定所述第一输出电流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充电芯片对应的最大输出电流;当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大于所述第一充电芯片对应的最大输出电流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确定所述第一充电芯片的转换效率与频率之间的第一预设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一充电芯片当前的频率,确定所述第一充电芯片的第一目标频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和所述第二输出电流,确定所述第一充电芯片的第一目标频率,包括:获取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和所述第二输出电流之间的第一电流比;根据所述第一电流比和第一预设电流比,确定所述第一充电芯片的第一目标频率。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输出电流确定所述第二充电芯片的第二目标频率,或,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和所述第二输出电流,确定所述第二充电芯片的第二目标频率;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率调节所述第二充电芯片的频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输出电流确定所述第二充电芯片的第二目标频率,包括:确定所述第二输出电流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充电芯片对应的最大输出电流;当所述第二输出电流大于所述第二充电芯片对应的最大输出电流时,根据所述第二输出电流确定所述第二充电芯片的转换效率与频率之间的第二预设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充电芯片当前的频率,确定所述第二充电芯片的第二目标频率。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和所述第二输出电流,确定所述第二充电芯片的第二目标频率,包括:获取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和所述第二输出电流之间的第一电流比;根据所述第一电流比和第一预设电流比,确定所述第一充电芯片的第一目标频率和所述第二充电芯片的第二目标频率。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和所述第二输出电流,确定所述第二充电芯片的第二目标频率,包括:在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频率调节所述第一充电芯片的频率之后,获取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和所述第二输出电流之间的第二电流比;根据所述第二电流比和第一预设电流比,确定所述第二充电芯片的第二目标频率。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桃袁兵崔瑞王晗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