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等像视标,配合红绿眼镜使用,其包括固视图形、右眼可视图形、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以及第二左眼可视图形。右眼可视图形、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以及第二左眼可视图形为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右眼可视图形和第一左眼可视图形在第一检测方向上对齐,右眼可视图形还和第二左眼可视图形在第二检测方向上对齐,第一检测方向和第二检测方向互相垂直,右眼可视图形在第一检测方向上以沿着该方向的右眼第一可视标线和第一左眼可视图形的沿着相同方向的第一左眼可视标线对齐,右眼可视图形还在第二检测方向上以沿着该方向的右眼第二可视标线和第二左眼可视图形的沿着相同方向的第二左眼可视标线对齐。同方向的第二左眼可视标线对齐。同方向的第二左眼可视标线对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等像视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视光学检查视标
,特别涉及一种不等像视标。
技术介绍
[0002]不等像是一种常见的视机能障碍,源于两眼屈光参差,当两眼框架眼镜屈光度相差达到一定程度时,两眼像的大小差异会被感受到,并且会由此引发配镜不适。由于散光的存在,因此不等像并非一定是360
°
全方向的,完全可以发生在某个单一的特殊方向上。
[0003]图1就是针对不等像而设计的传统视标,图1中两个视标中左边的垂直对齐视标是针对垂直方向上像大小差异设计的(虽然看上去是水平分开,但测量的是垂直方向的不等像);而右边的水平对齐视标则是针对水平方向上像大小差异设计的(虽然看上去是垂直分开,但测量的是水平方向的不等像)。两个黑色背景视标是需要偏振分视方式进行检查的,该方式需要采用偏振3D液晶显示器,以及像对应的偏振眼镜。另外两个黑色和白色背景视标是利用红绿分视的方式,红绿分视方式对显示器要求低,只需要常规显示器即可,由于视标的不同部分用红绿分开,因此只需要戴用红绿眼镜即可分视。分视状态下,右眼看垂直对齐视标的右半框或水平对齐视标的上半框;左眼看垂直对齐视标的左半框或水平对齐视标的下半框。检查时通过被检者描述两眼看到的半框大小来确定像大小的眼别及程度。
[0004]如图2所示,图2中上边的是偏振分视异常显示,中间和下边的是红绿分视异常显示。图2中偏振分视下的视标颜色不发生变化,而红绿分视的视标在红绿片的分视作用下,黑色背景的通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红色的半框,通过绿色滤光片看到的则是绿色的半框;白色背景的会将各眼应该看到的半框看成黑色。被检者如果报告两半框大小相差一条边,则两眼像大小相差7%;如果两半框大小相差半条边,则两眼像大小相差3.5%。图2中的a图显示下半框大于上半框一条边,为左眼像在水平方向大于右眼像7%;b图显示上半框大于下半框半条边,为右眼像在水平方向大于左眼像3.5%;c图显示左半框大于右半框半条边,为左眼像在垂直方向大于右眼像3.5%;d图显示右半框大于左半框一条边,为右眼像在垂直方向大于左眼像7%。
[0005]然而传统视标在设计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6]1、被检者很难判断两边边宽大小差异,只能粗略估计,即使在上面的图中也需要仔细观察才行,因此无法进行精确定量。
[0007]2、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不等像需要分开检查,一方面麻烦,另一方面验光师需要搞清楚视标的使用屈光特性,尤其是散光的特性,这无疑也是一个考验。
[0008]3、虽然有固视点的存在,但被检者有微小斜视时,视标还是会发生错位的问题,影响检查。如图3中所示各种小斜视产生的视标错位现象。
[0009]4、黑色背景红绿分视视标在使用红绿分视的情况下,显示各自的颜色,而颜色会对大小及前后距离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影响检查精度。
[0010]5、偏振分视的视标各半框的宽度和高度略有差异,这是受限于显示器的分视原理,因此视标的设计精度有一定的瑕疵。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等像视标。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等像视标,配合红绿眼镜使用,包括固视图形、右眼可视图形、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以及第二左眼可视图形;所述右眼可视图形、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以及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为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所述右眼可视图形和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在第一检测方向上对齐,所述右眼可视图形还和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在第二检测方向上对齐,所述第一检测方向和所述第二检测方向互相垂直,所述右眼可视图形在所述第一检测方向上以沿着该方向的右眼第一可视标线和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的沿着相同方向的第一左眼可视标线对齐,所述右眼可视图形还在所述第二检测方向上以沿着该方向的右眼第二可视标线和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的沿着相同方向的第二左眼可视标线对齐。
[001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检测方向为垂直方向,所述第二检测方向为水平方向;还包括沿着垂直方向的第一固视线和沿着水平方向的第二固视线,所述第一固视线和所述第二固视线将视标分成四个象限,所述右眼可视图形位于第一象限内,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位于第二象限内,所述固视图形位于第三象限内,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位于第四象限内。
[001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右眼可视图形、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以及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均为正圆形,所述固视图形为正方形。
[001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右眼第一可视标线为所述右眼可视图形连接所述第二固视线的一对切线,所述右眼第二可视标线为所述右眼可视图形连接所述第一固视线的一对切线,所述第一左眼可视标线为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连接所述第二固视线的一对切线,所述第二左眼可视标线为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连接所述第一固视线的一对切线。
[001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右眼可视图形、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以及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均为正方形,所述固视图形为正圆形。
[001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右眼第一可视标线为连接所述第二固视线并且指向所述右眼可视图形边宽的一对箭头线,所述右眼第二可视标线为连接所述第一固视线并且指向所述右眼可视图形边宽的一对箭头线,所述第一左眼可视标线为连接所述第二固视线并且指向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边宽的一对箭头线,所述第二左眼可视标线为连接所述第一固视线并且指向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边宽的一对箭头线。
[001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检测方向为135度方向,所述第二检测方向为45度方向;所述右眼可视图形、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以及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呈“品”字分布,并且所述右眼可视图形位于上边,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和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分别位于左右两边,所述固视图形位于所述右眼可视图形、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以及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的围合处。
[001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右眼可视图形、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以及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均为横放的正方形,并且所述右眼可视图形的两底角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的一顶角和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的一顶角,所述右眼可视图形的两顶角分别通过沿着135度方向的第一固视线和沿着45度方向的第二固视线连接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和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的另一顶角,所述右眼第一可视标线和所述右眼第二可视标线为所
述右眼可视图形的两条对角线,所述第一左眼可视标线为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的一条对角线,所述第二左眼可视标线为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的一条对角线。
[002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右眼可视图形、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以及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均为竖放的正方形,所述右眼第一可视标线和所述右眼第二可视标线为所述右眼可视图形的两边,所述第一左眼可视标线为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的边宽标记线,所述第二左眼可视标线为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的边宽标记线,所述第一左眼可视标线和所述第二左眼可视标线均和所述右眼可视图形的两边相连。
[002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右眼可视图形、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等像视标,配合红绿眼镜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视图形、右眼可视图形、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以及第二左眼可视图形;所述右眼可视图形、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以及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为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所述右眼可视图形和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在第一检测方向上对齐,所述右眼可视图形还和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在第二检测方向上对齐,所述第一检测方向和所述第二检测方向互相垂直,所述右眼可视图形在所述第一检测方向上以沿着该方向的右眼第一可视标线和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的沿着相同方向的第一左眼可视标线对齐,所述右眼可视图形还在所述第二检测方向上以沿着该方向的右眼第二可视标线和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的沿着相同方向的第二左眼可视标线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等像视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方向为垂直方向,所述第二检测方向为水平方向;还包括沿着垂直方向的第一固视线和沿着水平方向的第二固视线,所述第一固视线和所述第二固视线将视标分成四个象限,所述右眼可视图形位于第一象限内,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位于第二象限内,所述固视图形位于第三象限内,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位于第四象限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等像视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眼可视图形、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以及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均为正圆形,所述固视图形为正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等像视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眼第一可视标线为所述右眼可视图形连接所述第二固视线的一对切线,所述右眼第二可视标线为所述右眼可视图形连接所述第一固视线的一对切线,所述第一左眼可视标线为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连接所述第二固视线的一对切线,所述第二左眼可视标线为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连接所述第一固视线的一对切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等像视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眼可视图形、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以及所述第二左眼可视图形均为正方形,所述固视图形为正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等像视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眼第一可视标线为连接所述第二固视线并且指向所述右眼可视图形边宽的一对箭头线,所述右眼第二可视标线为连接所述第一固视线并且指向所述右眼可视图形边宽的一对箭头线,所述第一左眼可视标线为连接所述第二固视线并且指向所述第一左眼可视图形边宽的一对箭头线,所述第二左眼可视标线为连接所述第一固视线并且指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荭,顾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