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前、后的瓶内充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922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前、后的瓶内充氮装置,包括:通气管、通气座、分气盘、充氮嘴和瓶托板,通气座和分气盘分别环绕通气管设置,通气座和分气盘上下设置,通气座内设有气座氮气通道,分气盘内设有气盘氮气通道,气座氮气通道连通气管氮气出口和气盘氮气通道的一端,气盘氮气通道的另一端连接充氮嘴,充氮嘴的出口正对瓶托板设置,且充氮嘴的出口与瓶托板之间具有可调节的放瓶高度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和调节使用及维护均十分方便,性能稳定可靠,不影响灌装效率,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药液灌装前、后的瓶内进行多次充氮保护,可防止药品因长时间接触空气过度氧化而影响药品质量。触空气过度氧化而影响药品质量。触空气过度氧化而影响药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装前、后的瓶内充氮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药品灌装
,尤其涉及一种灌装前、后的瓶内充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氨基酸、脂肪乳等与空气接触过程中容易氧化的液体制剂药品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药品过度氧化而影响药品质量。具体为:药液灌装入瓶后,都不会灌满至瓶口,瓶内药液上部存在一定的空腔,此空腔内是富含氧气的空气(氧气含量约21%),有些容易氧化的特殊品种的药液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发生氧化反应而影响药品质量,因而很有必要采用充氮装置在药液灌装前、灌装后及瓶塞(或瓶盖)封口前多次向瓶内充氮气,该用该方法保护的方法赶走瓶内的空气,尽可能降低瓶内的残氧量(残氧量:≤1.5%),防止药液过度氧化。
[0003]现有技术中,采用灌装加塞(封口)机实现药液灌装前及药液灌装后氮气的充入,现有灌装加塞机采用抽真空充氮方式。其工作原理为:当灌装好药液的瓶子进入抽真空加氮压塞工位后,在凸轮的作用下瓶子迅速上升至抽真空加氮气腔室,同时形成密封腔体,打开真空管路电磁阀开始对瓶内抽真空,经过设定时间后关闭真空管路电磁阀,与此同时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装前、后的瓶内充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管、通气座、分气盘、充氮嘴和瓶托板,所述通气座和分气盘分别环绕所述通气管设置,所述通气座设于所述通气管的上部,所述分气盘设于所述通气座下部,所述通气管的下端为气管氮气进口,所述通气管的上边部设有气管氮气出口,所述通气座内设有气座氮气通道,所述分气盘内设有气盘氮气通道,所述气座氮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气管氮气出口连通,所述气座氮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盘氮气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气盘氮气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氮嘴,所述充氮嘴的出口正对所述瓶托板设置,且所述充氮嘴的出口与所述瓶托板之间具有可调节的放瓶高度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前、后的瓶内充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座氮气通道包括形成其内的气座顶气腔和气座竖向通道,所述气座顶气腔与所述气管氮气出口连通,所述气座竖向通道设于所述气座顶气腔的下部,所述气座顶气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气座竖向通道的上部分别与所述气座顶气腔连通,每个所述气座竖向通道的下部分别与一个所述气盘氮气通道连通,每个所述气盘氮气通道的出口均连接有一个所述充氮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前、后的瓶内充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座整体为圆环状,所述气座顶气腔整体为与所述通气座同轴设置的圆柱空腔,多个所述气座竖向通道均匀环绕所述通气座的轴线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装前、后的瓶内充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前、后的瓶内充氮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充氮嘴上方的防层流风盖板,所述防层流风盖板包括横盖板和竖盖环,所述横盖板设于所述充氮嘴上方且环绕所述分气盘的外侧面设置,所述竖盖环由所述横盖板远离所述分气盘的一端向下弯折延伸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装前、后的瓶内充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座靠近所述通气管的一侧底部设有凹陷的环状支撑缺口,所述通气管的侧部还固定设有伸入所述环状支撑缺口的支撑凸起,所述环状支撑缺口与所述支撑凸起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装前、后的瓶内充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座和所述分气盘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分别环绕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益丹唐秋贵吴朝懿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中一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