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粉煤热解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142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粉煤热解炉,属于粉煤热解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桶,内桶竖直设置在外桶中,内桶与外桶之间构成环形腔,加热管呈螺纹状设置在环形腔中,多个放置盘等间距水平设置在内桶的内部,放置盘与内桶连接,密封板水平设置在内桶的口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内桶与外桶之间的环形腔以及螺纹状的加热管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增加气流供热的流动长度,使得气流中的热量能够与粉煤充分换热,提高热气加热煤粉的时间以及降低热能损耗,再与内桶内部的多个放置盘配合使用,不仅能够避免粉煤堆积造成受热不均匀,而且能够同时对大量的粉煤进行热解,进一步提高煤粉热解的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式粉煤热解炉效率高,热能损耗低,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广。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粉煤热解炉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粉煤热解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粉煤热解炉。

技术介绍

[0002]煤粉能够在大于100℃/s的加热速度下迅速达到终温进行热分解,当煤粉的加热速度高于106℃/s时,又称闪急热解。在对煤粉进行热分解时,一般使用热解炉进行加工。在使用热解炉对煤粉进行热分解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在流化床或气流床中自供热式或外供热式使煤粉热解,其二,是利用循环固体热载体与煤粉混合实现热解。然而在流化床或者气流床中对煤粉进行热解时,流化床或者气流床自供给或外供给的热量,无法循环对煤粉进行加热,导致煤粉热解耗能较高,增加煤粉热解的成本。因此,现有的热解炉在对煤粉进行进行热分解时,大多采用循环固体热载体与煤粉混合的方式实现热解。
[0003]在使用循环固体热载体与煤粉混合的方式进行煤粉热解时,一般将循环固体热载体与煤粉混合构成的粉煤放置在热解炉中进行热解。但是现有的热解炉是将粉煤堆叠在其内部,在通过气流供热进行热解时,堆叠粉煤的内部受热效果较差,导致粉煤热解效果较差。
[0004]目前,为了提高粉煤热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粉煤热解炉,包括:外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桶(2),竖直设置在所述外桶(1)中,所述内桶(2)与所述外桶(1)同轴,所述内桶(2)的底部与外桶(1)固定连接,所述内桶(2)的口部延伸出所述外桶(1),所述外桶(1)的口部内侧与所述内桶(2)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内桶(2)与外桶(1)之间构成环形腔;加热管(3),呈螺纹状设置在所述环形腔中,所述加热管(3)与所述内桶(2)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3)的一端穿过所述外桶(1)的一侧与外部供热设备的输出口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外桶(1)的另一侧与外部供热设备的输入口连通;多个放置盘(4),等间距水平设置在所述内桶(2)的内部,所述放置盘(4)与所述内桶(2)连接;密封板(5),水平设置在内桶(2)的口部,所述密封板(5)与所述内桶(2)的口部可拆卸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粉煤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的一侧顶部水平穿设有进气管(21),所述进气管(21)与所述外桶(1)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21)的一端穿过所述外桶(1)与所述加热管(3)的一端连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外部供热设备的输出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粉煤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的另一侧底部水平穿设有出气管(31),所述出气管(31)与所述外桶(1)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31)的一端穿过所述外桶(1)与所述加热管(3)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外部供热设备的输入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粉煤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远离所述出气管(31)的一侧底部水平设有泄气管(41),所述泄气管(41)与所述外桶(1)固定连接,所述泄气管(41)的一端穿过所述外桶(1)与其内部连通,另一端上设有密封盖(42),所述密封盖(42)与所述泄气管(41)可拆卸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粉煤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内桶(2)与所述外桶(1)的纵截面为锥形,所述内桶(2)、外桶(1)靠近所述密封板(5)的一端直径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学梁永建雷陟张凯杨喜东李玲赵耀平
申请(专利权)人: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