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复合填料的河湖水质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913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载复合填料的河湖水质净化系统,包括填料装填框、复合填料层、水泵、浮板和固定导轨,所述复合填料层装在填料装填框内,将填料装填框围成中心部,所述固定导轨垂直固定在中心部的中心,所述水泵固装在固定导轨上且沿导轨上下浮动,所述浮板安装在水泵上。经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后,河流或湖泊水体中的总磷浓度会降低60%~95%,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会降低75%~90%,氨氮的去除率为75%~95%。~95%。~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载复合填料的河湖水质净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载复合填料的河湖水质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污染物进入人工水体或自然水体,这些污染物的总量远远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的水质出现恶化,表现为水体黑臭、鱼虾绝迹。为了迅速改善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实现山青水绿、鱼翔浅底的目标,进一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污染物浓度,各种水体水质改善和水处理的技术应运而生。
[0003]一般来说,根据工艺或设施与水体的空间关系,这些技术分为异位处理技术和原位处理技术。异位处理技术通常是将处理设施安置在水体的岸边,通过泵将水提升至处理设施内部,通过生物、化学或者物理的作用,将水当中的污染物分解和转化。异位处理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原位处理技术是在水体内部进行水质净化,多采用生物和化学方法。原位处理技术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高、景观效果好,缺点是易受外界影响,效果不稳定且见效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装载复合填料的净化水体的净化系统,该系统能够在人工水体或自然水体里安装且占地面积小,可有效吸附或降解水体中的氮、磷和有机物,同时增加水体里微生物的浓度。
[0005]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0006]一种装载复合填料的河湖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装填框、复合填料层、水泵、浮板和固定导轨,所述复合填料层装在填料装填框内,将填料装填框围成中心部,所述固定导轨垂直固定在中心部的中心,所述水泵固装在固定导轨上且沿导轨上下浮动,所述浮板安装在水泵上。
[0007]优选地,所述复合填料层的填料可以是具有磷吸附功能的填料或具有释放金属离子的填料或者是经微生物包埋技术处理的填料。
[0008]优选地,所述复合填料层是以上填料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09]优选地,所述填料装填框的高度低于常水位。
[0010]优选地,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上制有进水孔。
[0011]优选地,所述填料装填框围成中心部为圆形或方形。
[0012]优选地,所述水泵采用离心泵,其喷出水花的直径应大于填料装填框的直径
[0013]优选地,所述固定导轨上安装曝气管或曝气头或曝气膜,与外部风机相连。
[0014]优选地,所述填料装填框底部制有硬化基础层。
[0015]优选地,所述填料装填框中心部的底部铺设卵石和种植水草。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能够净化人工水体或自然水体的污染物,特别是降低化学需氧量、生化
需氧量、总氮、氨氮和总磷的浓度,以保持良好的水体水质。经本专利技术处理后,河流或湖泊水体中的总磷浓度会降低60%~95%,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会降低75%~90%,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为75%~95%。
[0018]2、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人工水体或自然水体里安装且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2]参见图1和图2,一种装载复合填料的河湖水质净化系统,包括填料装填框1、复合填料层2、浮板3、水泵4、固定导轨5和曝气管6。所述复合填料层2装在填料装填框1内,将填料装填框1围成圆形中心部,所述固定导轨5垂直固定在圆形中心部的中心且伸入至水底,所述水泵4固装在固定导轨5上且沿固定导轨上下浮动,所述浮板4安装在水泵4上,通过浮板可以使水泵漂浮与水面上,随水位变化而上下变化,所述曝气管6固定在固定导轨5上,可以与外部风机相连。
[0023]所述水泵4采用离心泵,且进水管有进水孔。
[0024]所述填料装填框1的高度低于常水位。
[0025]所述复合填料层2的填料应具备磷降解、吸附和微生物填料缓释的功能,磷降解或吸附能力大于200mg/kg,微生物活菌数大于3
×
108cfu/g。
[0026]利用本专利技术来进行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如下:
[0027]①
将复合填料层放置于填料装填框内,将填料装填框中心部围成圆形;
[0028]②
将填料框至于水体中;
[0029]③
将固定导轨垂直固装在填料装填框的圆形中心部的中心且伸入至水底;
[0030]④
水泵安装浮板后,将水泵固定在固定导轨上且沿固定导轨上下浮动,安装浮板的水泵通过浮板漂浮与水面上,可随水位的变化而变化;
[0031]⑤
水泵开启后,水泵从填料装填框围成的圆形中心部的底部抽水,抽水后通过泵喷向空中,形成喷泉,其直径大于填料装填框围成的圆形的直径;
[0032]⑥
水泵开启后,水泵从填料装填框围成的圆形中心部的底部抽水,圆形中心部的水由于泵的抽吸会通过填料装填框进入内部;
[0033]⑦
风机打开后,可以通过曝气管对水体进行曝气;

水经过填料装填框内的复合填料后,水当中的总磷浓度会降低60%~95%。
[0034]⑧
水经过水泵的多次循环抽吸后,水当中的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会降低75%~90%,氨氮的去除率为75%~95%。
[003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讨论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复合填料的河湖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装填框、复合填料层、水泵、浮板和固定导轨,所述复合填料层装在填料装填框内,将填料装填框围成中心部,所述固定导轨垂直固定在中心部的中心,所述水泵固装在固定导轨上且沿导轨上下浮动,所述浮板安装在水泵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复合填料的河湖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填料层的填料是具有磷吸附功能的填料或具有释放金属离子耦合磷的填料或是经微生物包埋技术处理的填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复合填料的河湖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填料层是一种填料或多种填料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复合填料的河湖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装填框的高度低于常水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复合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金亮孙卫东刘龙志马宏伟陈楠马竞周宇龙米鑫豪左文静马润泽刘炎炎李亮刘安琪凌莉桑斌郭晓鹏刘力张钰庄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