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脱硫塔用高效旋流式脱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092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法脱硫塔用高效旋流式脱水器,包括:支撑梁、外圈、内圈和叶片;支撑梁固定设于脱硫塔内,外圈和内圈同轴线设于脱硫塔内并位于支撑梁上方,外圈与脱硫塔可拆卸相连,外圈和内圈形成的环形间隔内设有若干个叶片,若干个叶片沿环形间隔的周向均匀排布,叶片分别与内圈和外圈可拆卸相连并可拆卸固定在支撑梁上,叶片的外缘升角为4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脱硫塔用高效旋流式脱水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湿法脱硫
,尤其是涉及一种湿法脱硫塔用高效旋流式脱水器。

技术介绍

[0002]湿法烟气脱硫是烟气进入脱硫装置的湿式吸收塔,与自上而下喷淋的碱性石灰石浆液雾滴逆流接触,以除去烟气中的SO2。湿法脱硫是目前在实际运用中应用最广、工艺应用最多的脱硫方法,约占世界上现有烟气脱硫装置的85%。
[0003]湿法脱硫具有脱硫反应速率快、效率高、脱硫剂利用率高等优势。脱硫塔作为湿法脱硫系统的核心设备,容易产生石膏雨、冷凝雨等飘雨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周边环境与居民生活,甚至腐蚀设备,随着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及地方法规日益严格,石膏雨的控制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法脱硫塔用高效旋流式脱水器,以消除脱硫塔的石膏雨和冷凝雨。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湿法脱硫塔用高效旋流式脱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梁、外圈、内圈和叶片;
[0006]所述支撑梁固定设于脱硫塔内,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同轴线设于所述脱硫塔内并位于所述支撑梁上方,所述外圈与所述脱硫塔可拆卸相连,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形成的环形间隔内设有若干个所述叶片,若干个所述叶片沿所述环形间隔的周向均匀排布,所述叶片分别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可拆卸相连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所述叶片的外缘升角为46

48度,所述叶片的内缘升角为73

75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的外侧设有检修安装平台,所述脱硫塔上设有进人孔,所述进人孔位于所述检修安装平台上方。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为四根方管焊接而成的井字形梁架,所述脱硫塔内设有支撑环板,所述支撑梁固定设于所述支撑环板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上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厚度为4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叶片的材质为FRP,所述叶片的厚度至少为12mm;所述内圈的材质为FRP,所述内圈的厚度至少为10mm;所述外圈的材质为PP,所述外圈的厚度至少为15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FRP材质由耐磨内衬层、纤维结构层及树脂外护层复合而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叶片由两个薄叶片复合而成。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圈由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弧形板依次拼接而成,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弧形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螺栓螺母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脱硫塔固定相连。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的内侧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内圈的外侧设有第三连接板,
所述叶片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均通过螺栓螺母可拆卸相连。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叶片与所述支撑梁通过缠绕的玻璃丝固定相连。
[0016]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脱硫塔加装旋流式脱水器后,可完全消除飘雨现象,使烟气达标排放;
[0018]2、安装好的脱水器在后期可以兼做具检修用支撑平台;
[0019]3、脱水器各部件布置合理,而且主要部件之间是可拆卸相连,因此单个部件预制好后,现场再逐一进行安装,拆装简单,也便于后期维修与更换
[0020]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脱硫塔和支撑梁的剖视图;
[0024]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脱水器的俯视图;
[0026]图5是图4的俯视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脱水器的立体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叶片的外缘升角;
[0029]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叶片的内缘升角;
[0030]图9是脱硫塔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1、脱硫塔;2、支撑梁;3、外圈;4、内圈;5、叶片;6、检修安装平台;7、进人孔;8、方管;9、支撑环板;10、弧形板;11、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第三连接板;14、进烟口;15、喷淋层;16、屋脊式除雾器;17、管束式除雾器;18、上椎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竖向”、“周向”、“径向”、“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
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37]如图1

图8所示的一种湿法脱硫塔1用高效旋流式脱水器,包括:支撑梁2、外圈3、内圈4和叶片5。
[0038]支撑梁2固定设于脱硫塔1内,外圈3和内圈4同轴线设于脱硫塔1内并位于支撑梁2上方,外圈3与脱硫塔1可拆卸相连,外圈3和内圈4形成的环形间隔内设有若干个叶片5,若干个叶片5沿环形间隔的周向均匀排布,叶片5分别与内圈4和外圈3可拆卸相连并可拆卸固定在支撑梁2上,叶片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脱硫塔用高效旋流式脱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梁、外圈、内圈和叶片;所述支撑梁固定设于脱硫塔内,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同轴线设于所述脱硫塔内并位于所述支撑梁上方,所述外圈与所述脱硫塔可拆卸相连,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形成的环形间隔内设有若干个所述叶片,若干个所述叶片沿所述环形间隔的周向均匀排布,所述叶片分别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可拆卸相连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所述叶片的外缘升角为46

48度,所述叶片的内缘升角为73

75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硫塔用高效旋流式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的外侧设有检修安装平台,所述脱硫塔上设有进人孔,所述进人孔位于所述检修安装平台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硫塔用高效旋流式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为四根方管焊接而成的井字形梁架,所述脱硫塔内设有支撑环板,所述支撑梁固定设于所述支撑环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法脱硫塔用高效旋流式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上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厚度为4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硫塔用高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军刘红绢程瑞明陈凯张勇杨彦宇郑希俊詹秀辉房靖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畅科想环境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