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全营养级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湿地基底土壤的修复,首先要将湿地中的水体抽出,将土壤调理剂投入其中,并将土壤调理剂与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全营养级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湿地生态系统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全营养级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湿地是水域和陆地间过渡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及维持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003]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使得城市的边界越来越向郊区农村扩展。导致城市边沿的河道、湖泊、农田逐渐被填埋、占用;加之废水的随意排放,使得湿地日趋退化,减弱了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0004]但在实施相关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湿地的大量开发,导致湿地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使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失去了生存空间而濒危和灭绝,物种多样性减少使生态系统趋向脆弱和简化,削弱了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全营养级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湿地的大量开发,导致湿地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使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失去了生存空间而濒危和灭绝,物种多样性减少使生态系统趋向脆弱和简化,削弱了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的问题,实现了有效改善湿地基底土壤的活性,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抗干扰能力,使湿地生态系统能发挥其原有的生态功能。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全营养级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湿地基底土壤的修复,首先要将湿地中的水体抽出,将土壤调理剂投入其中,并将土壤调理剂与0
‑
20cm的土壤混合均匀;b.投加土壤调理剂2
‑
3天后,注入新鲜水体,并在整个湿地区域种植水生植物;c.种植水生植物1
‑
2个月后,投加滤食性贝类、螺类、节肢动物和食藻虫,让其生长发育;d.种植水生植物2
‑
3个月后,投加各种鱼类,完善湿地生态系统。
[0007]进一步的,所述土壤调理剂包括20
‑
30份改性生物炭、20
‑
30份泥炭、10
‑
20份咖啡渣、50
‑
80份牛粪、5
‑
15份复合菌剂。
[0008]进一步的,所述泥炭为草木泥炭和藓类泥炭以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后所得到的混合泥炭。
[0009]进一步的,所述土壤调理剂是将20
‑
30份改性生物炭、20
‑
30份泥炭、10
‑
20份咖啡渣、50
‑
80份牛粪、5
‑
15份复合菌剂充分混合后,研磨并通过100目筛所得。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水生植物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
[0011]进一步的,所述鱼类包括草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和滤食性鱼类。
[0012]进一步的,所述湿生植物包括香蒲、美人蕉、菖蒲、芦苇、花叶芦竹、旱伞草;所述挺水植物包括香菇草、水葱、千屈菜、再力花、常绿水生鸢尾、梭鱼草;所述浮叶植物包括莲、睡莲、大薸;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菹草、马来眼子菜、龙须眼子菜、微齿眼子菜、伊乐藻、轮叶黑藻、金鱼藻、狐尾藻、苦草。
[0013]进一步的,所述草食性鱼类为草鱼;所述肉食性鱼类包括乌鳢、鳜鱼、翘嘴红鲌、青鱼、下口鲇;所述杂食性鱼类包括细鳞斜颌鲴、花鱼骨、胭脂鱼、黄颡鱼、食蚊鱼、鲂;所述滤食性鱼类包括鲢鱼和鳙鱼。
[0014]进一步的,所述滤食性贝类包括紫贻贝、长牡蛎、栉孔扇贝、菲律宾蛤仔。
[0015]进一步的,所述螺类包括环棱螺、萝卜螺、苹果螺;所述节肢动物包括青虾、中华齿米虾、螯虾。
[0016]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7]由于采用了利用土壤调理剂对湿地基底土壤进行修复;利用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草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滤食性贝类、螺类、节肢动物和食藻虫来建立全营养级湿地,有效改善湿地基底土壤的活性,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抗干扰能力,使湿地生态系统能发挥其原有的生态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全营养级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利用土壤调理剂对湿地基底土壤进行修复;利用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草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滤食性贝类、螺类、节肢动物和食藻虫来建立全营养级湿地,有效改善湿地基底土壤的活性,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抗干扰能力,使湿地生态系统能发挥其原有的生态功能。
[0019]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全营养级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a.湿地基底土壤的修复,首先要将湿地中的水体抽出,将土壤调理剂投入其中,并将土壤调理剂与0
‑
20cm的土壤混合均匀。
[0023]土壤调理剂包括20份改性生物炭、30份泥炭、10份咖啡渣、70份牛粪、10份复合菌剂。泥炭为草木泥炭和藓类泥炭以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后所得到的混合泥炭。将20份改性生物炭、30份泥炭、10份咖啡渣、70份牛粪、10份复合菌剂充分混合后,研磨并通过100目筛得到土壤调理剂。生物炭可通过高温煅烧提高其内部孔隙度,同时金属离子转化为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负载在生物炭表面可增强其磷的吸附能力。随着表面负载的改性金属含量的增加,P的吸附量也有所提升,这是因为改性生物炭对P的主要吸附机理为金属离子与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特异性吸附,金属含量越多则吸附量越高。本专利技术通过鸡蛋壳中所含的Ca对生物炭进行改性,大大提高其吸附固定能力。珍珠岩中含有多种矿质元素,与生物炭中的C元素结合后可生成一种致密的包封保护结构,包封保护结构可以构成防止碳分解的物理屏障,从而提高了生物炭的碳素持留率和稳定性。此外,通过珍珠岩改性之后,生物炭的芳香C
比例得到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了生物炭的稳定性。除增强稳定性外,珍珠岩改性还可增加生物炭表面积,使其吸附性能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泥炭、咖啡渣、牛粪、复合菌剂的添加,不仅能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同时对土壤肥力、微生物活力的提高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泥炭中富含腐殖酸,腐植酸是一种带有负电的胶体,与土壤结合后可增加阳离子吸附量,起到隔盐、吸盐、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咖啡渣是一种很好的氮肥来源,作为土壤改良剂,咖啡渣提高了土壤中氮、磷、铁和锌等植物营养素的含量。此外,咖啡渣可以与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及有毒重金属相结合,防止它们向周围扩散。牛粪中含有少量的氮磷钾和有机质,合理施用可以改善土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营养级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湿地基底土壤的修复,首先要将湿地中的水体抽出,将土壤调理剂投入其中,并将土壤调理剂与0
‑
20cm的土壤混合均匀;b.投加土壤调理剂2
‑
3天后,注入新鲜水体,并在整个湿地区域种植水生植物;c.种植水生植物1
‑
2个月后,投加滤食性贝类、螺类、节肢动物和食藻虫,让其生长发育;d.种植水生植物2
‑
3个月后,投加各种鱼类,完善湿地生态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营养级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调理剂包括20
‑
30份改性生物炭、20
‑
30份泥炭、10
‑
20份咖啡渣、50
‑
80份牛粪、5
‑
15份复合菌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全营养级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炭为草木泥炭和藓类泥炭以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后所得到的混合泥炭。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全营养级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调理剂是将20
‑
30份改性生物炭、20
‑
30份泥炭、10
‑
20份咖啡渣、5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意,魏杰,安刚建,郎祎,郑光灿,杨长明,张翔,黄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市水务环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