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伟专利>正文

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72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包括主连接头,主连接头的一侧设有侧连接头,主连接头下通过卡合固定槽设有造影导管一,主连接头与造影导管一之间设有防倒流机构,造影导管一下通过调节机构设有造影导管二,造影导管二远离造影导管一的一端等距开设有出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机构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保证造影剂的注射的精确性,进而使造影剂均匀的分布在患者血管内,同时增大了造影分布区域,并呈现出更清晰的造影图像,并且可在不注射时自动将连接处进行密封,进而可避免造影剂倒流或血液随之进入到导管内,可保证造影的质量,还可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可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可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

技术介绍

[0002]造影导管是现代血管造影必不可少的耗材,其主要作用为能够把造影剂顺利引进血管内,产生造影效果。在临床应用中,造影导管通常采用顺着血流的方向插管并沿着导丝进入到病变部位,然后再注入造影剂。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167618U公开了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包括造影导管管体和与造影导管管体连接在一起的接头,造影导管管体内设置有与接头连通的主腔和侧腔,主腔和侧腔相互独立,造影导管管体上开设有若干侧孔,各侧孔与侧腔连通,此通过连接在一起的造影导管管体和接头的设置,造影导管管体内设置独立的主腔和侧腔,造影导管管体上还设置若干侧孔,当造影剂进入时,侧腔中的造影剂可从侧孔中流出,进而使造影剂可以更均匀的分布在患者血管内,同时增大了造影分布区域,并呈现出更清晰的造影图像,该血管内造影导管结构简单、造影区域广,且造影剂分布均匀,造影清晰,显著提高了医疗检测精度。
[0004]但是该造影导管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对造影剂进行注入的过程中,由于通过注射的方式将其注射至血管内部,而在停止注射后,容易导致造影剂倒流,不仅影响造影图像的效果,还给患者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包括主连接头,主连接头的一侧设有侧连接头,主连接头下通过卡合固定槽设有造影导管一,主连接头与造影导管一之间设有防倒流机构,造影导管一下通过调节机构设有造影导管二,造影导管二远离造影导管一的一端等距开设有出液孔。
[0007]优选的,为了避免倒流,可保证显影图像的精确,还可避免患者不适,防倒流机构包括开设在主连接头内壁上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设有移动板,移动板外部套设有密封圈,并且移动板与主连接头内部之间通过复位组件相连接。
[0008]优选的,为了可在停止注射时复位密封,可防止造影剂倒流,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主连接头内部的固定板,固定板位于环形凹槽下方,并且固定板上等距滑动设有滑动柱,滑动柱与移动板固定连接,并且滑动柱外部套设有弹簧。
[0009]优选的,为了可对滑动柱进行限位,避免发生脱落,滑动柱远离移动板的一端穿出固定板并延伸至下方固定设有限位圆板。
[0010]优选的,为了可更加血管对其角度进行调节,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造影导管一与造影导管二之间的折弯导管,折弯导管内壁固定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上设有拉动组件。
[0011]优选的,为了方便调节造影导管二的角度,可使操作更加方便精确,拉动组件包括与连接环固定连接的拉绳,拉绳通过滑动密封孔穿出造影导管一并延伸至外部设有拉环,并且滑动密封孔开设在造影导管一的侧壁上。
[0012]优选的,为了保证密封性,避免造影剂漏出,拉绳外部套设有密封套,密封套与滑动密封孔相匹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设有的防倒流机构,可以在注射显影剂时连通造影导管一,进而可将造影剂均匀的注入到血管内部,同时增大了造影分布区域,并呈现出更清晰的造影图像,并且可在不注射时自动将连接处进行密封,进而可避免造影剂倒流或血液随之进入到导管内,可保证造影的质量,还可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0015](2)而通过设有的调节机构可对造影导管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可更加方便的进入到血管内部,可保证造影剂的注射的精确性,进而使造影剂均匀的分布在患者血管内,同时增大了造影分布区域,并呈现出更清晰的造影图像,并且保证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中调节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中造影导管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中防倒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中防倒流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主连接头;2、侧连接头;3、卡合固定槽;4、造影导管一;5、拉环;6、折弯导管;7、造影导管二;8、拉绳;9、密封套;10、连接环;11、出液孔;12、移动板;13、密封圈;14、环形凹槽;15、固定板;16、滑动柱;17、弹簧;18、限位圆板;19、滑动密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

图5,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包括主连接头1,主连接头1的一侧设有侧连接头2,其中主连接头1用来添加造影剂,侧连接头2用来添加显影剂,两者均可通过注射的方式进行添加,进而可保证其均匀分布在患者的血管内部,可更加清晰的造影图像;
[0025]主连接头1下通过卡合固定槽3设有造影导管一4,其中卡合固定槽3外部设有防滑垫,可方便对造影导管一4进行连接,保证牢固性和密封性能;
[0026]主连接头1与造影导管一4之间设有防倒流机构,造影导管一4下通过调节机构设有造影导管二7,可以对造影管的角度进行调节,可在使用时更加方便的进入到血管内部,进而可更加清晰的造影图像;
[0027]造影导管二7远离造影导管一4的一端等距开设有出液孔11,可更均匀的分布在患
者血管内,同时增大了造影分布区域,并呈现出更清晰的造影图像。
[0028]通过上述机构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保证造影剂的注射的精确性,进而使造影剂均匀的分布在患者血管内,同时增大了造影分布区域,并呈现出更清晰的造影图像,并且可在不注射时自动将连接处进行密封,进而可避免造影剂倒流或血液随之进入到导管内,可保证造影的质量,还可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0029]实施例二
[0030]请参阅图1

图5,防倒流机构包括开设在主连接头1内壁上的环形凹槽14,环形凹槽14上设有移动板12,移动板12外部套设有密封圈13,并且移动板12与主连接头1内部之间通过复位组件相连接;
[0031]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主连接头1内部的固定板15,固定板15位于环形凹槽14下方,并且固定板15上等距滑动设有滑动柱16,其中滑动柱16的数量为两个,可以保证移动板12在移动时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偏移,滑动柱16与移动板12固定连接,并且滑动柱16外部套设有弹簧17,滑动柱16远离移动板12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包括主连接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头(1)的一侧设有侧连接头(2),所述主连接头(1)下通过卡合固定槽(3)设有造影导管一(4),所述主连接头(1)与所述造影导管一(4)之间设有防倒流机构,所述造影导管一(4)下通过调节机构设有造影导管二(7),所述造影导管二(7)远离所述造影导管一(4)的一端等距开设有出液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流机构包括开设在主连接头(1)内壁上的环形凹槽(14),所述环形凹槽(14)上设有移动板(12),所述移动板(12)外部套设有密封圈(13),并且所述移动板(12)与所述主连接头(1)内部之间通过复位组件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管内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主连接头(1)内部的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位于所述环形凹槽(14)下方,并且所述固定板(15)上等距滑动设有滑动柱(16),所述滑动柱(16)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伟程江涛乔灵敏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