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主+副双运输管道的新型高位进气管设计方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主+副双运输管道的新型高位进气管设计方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进入快速建设的现代化生活,人们越来越期盼高效率、无延时的进行生活。为了提升气体在管道内的运输速率,保证节约用气人的等待时长,需要一种主+副管道的双管道进气的设计方案,提升气体在管道内的运输速率,减少管道进气的时间。
[0003]现有的管道运输气体通常仅使用单管道进行运输进气,实际生活中,当面对需求量大的气体例如汽车在服务站进行添加天然气时,单管道进行进气往往需要一段时间,面对加气高峰期时,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因此单管道的进气方案速率低下,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主+副双运输管道的新型高位进气管设计方法、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管道进气时速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主+副双运输管道的新型高位进气管设计方法,包括: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主+副双运输管道的新型高位进气管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利用预设传感器实时获取目标气体的存储压强,以及获取预设的主管道对所述目标气体进行运输时的单位时间运输量;根据所述单位时间运输量及所述主管道对所述目标气体的运输时间计算所述目标气体的实时压强变化量;获取预设副管道集内每个管道的管道数据,逐个选取所述副管道集内其中一条副管道为目标管道,并利用预设的拟合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所述目标管道的管道数据、所述存储压强及所述实时压强变化量计算所述目标管道开启时,所述主管道和所述目标管道对所述目标气体的运输能力数值曲线;将所有副管道对应的运输能力数值曲线映射至同一坐标系内,并通过预设的调优算法对每条所述运输能力数值曲线进行数值微修正,得到标准曲线集合;根据所述标准曲线集合计算得到运输能力均值最大的运输能力数值曲线,并开启所述运输能力最大的数值曲线对应的副管道与所述主管道一同对所述目标气体进行运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副双运输管道的新型高位进气管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单位时间运输量及所述主管道对所述目标气体的运输时间计算所述目标气体的实时压强变化量,包括:获取预设的未运输目标气体前主管道内的标准压强以及主管道的管道容积;利用预设的压强变化公式计算所述目标气体的实时压强变化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主+副双运输管道的新型高位进气管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设的压强变化公式计算所述目标气体的实时压强变化量,包括:其中,ΔP为所述实时压强变化量,P0为所述标准压强,S
p
为所述单位时间运输量,v为主管道的管道容积,t1为某个时刻的运输时间,t2为不同于t1时刻的运输时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副双运输管道的新型高位进气管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设的拟合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所述目标管道的管道数据、所述存储压强及所述实时压强变化量计算所述目标管道开启时,所述主管道和所述目标管道对所述目标气体的运输能力数值曲线,包括:将所述管道数据以及存储压强及所述实时压强变化量进行数据处理,利用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所述拟合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所述运输能力数值曲线对应的曲线标签;计算所述曲线标签与预设的数值曲线标签之间的匹配度,将最大匹配度对应的数值曲线曲线标签确定为目标标签;利用所述目标标签根据预设的MATLAB工具箱中的绘图函数绘制出对应的运输能力数值曲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主+副双运输管道的新型高位进气管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管道数据以及存储压强及所述实时压强变化量进行数据处理,利用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所述拟合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所述运输能力数值曲线对应的曲线标签,包括:将所述管道数据以及存储压强及所述实时压强变化量进行编码,得到数据编码、压强
编码以及变化量编码;将所述数据编码、压强编码以及变化量编码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编码;将所述融合编码进行卷积、池化处理,得到所述融合编码的低维特征编码;利用预设的映射函数将所述低维特征语义映射至预先构建的高维空间,得到高维特征编码;利用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张少震,陈云飞,王健哲,杨志华,王冬平,杨旭峰,潘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海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