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排水管道更新、修复方面,采用较多的有非开挖胀管(扩管)、夯管法、穿插管法、内衬管法等施工工艺,其中非开挖短管内衬修复工事是将短管现场一边焊接一边拖入旧管道内(短管长度以符合人工操作井拖入的要求为宜),最后将新旧管道之间间隙注浆填满,实现对旧管道修复加固的效果。由于非开挖短管内衬修复工艺需要将整根塑料管截为短节,在井下逐一热熔焊接,相对而言较麻烦,单位时间内完成施工量受到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连接结构,旨在管道修复过程中简便形成管道的对接安装,降低工作难度,提高修复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所述管道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管道,定义相邻的两个所述管道为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相对端部均开设有环形槽,两所述环形槽围合形成环形腔;和
[0005]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限位于所述环形腔,用以将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管道(10),定义相邻的两个所述管道(10)为第一管道(10a)和第二管道(10b),所述第一管道(10a)和所述第二管道(10b)的相对端部均开设有环形槽(12),两所述环形槽(12)围合形成环形腔(120);和连接轴(30),所述连接轴(30)限位于所述环形腔(120),用以将所述第一管道(10a)和所述第二管道(10b)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0a)或所述第二管道(10b)的管壁开设有连通口(20),所述连通口(20)连通所述环形腔(120),以使所述连接轴(30)通过所述连通口(20)设于所述环形腔(120)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管道(10a)朝向所述第二管道(10b)的端部形成有第一对接端(11),所述第二管道(10b)朝向所述第一管道(10a)的端部形成有第二对接端(13),所述第一对接端(11)套设于所述第二对接端(13)的外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端(11)包括沿所述第一管道(10a)端部的外周侧凸设的第一环形筒(111),所述第一环形筒(111)的内壁开设有所述环形槽(12),所述第一管道(10a)端部的内周侧形成有第一避让空间(113);所述第二对接端(13)包括沿所述第二管道(10b)端部的内周侧凸设的第二环形筒(131),所述第二环形筒(131)设于所述第一避让空间(113),所述第二环形筒(131)的外壁开设有所述环形槽(12),所述第二管道(10b)的外周侧形成有第二避让空间(133),所述第一环形筒(111)设于所述第二避让空间(13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筒(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毅,吕小兵,叶坤,杜光乾,梁创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铭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