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钠化焙烧回收废SCR催化剂中钒钨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866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钠化焙烧回收废SCR催化剂中钒钨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碳酸钠与破碎后的废SCR催化剂混合,磨矿,得到磨矿后的物料;S2、将磨矿后的物料压制成块进行焙烧,得到焙烧后的物料;S3、将焙烧后的物料粉碎,加入到热水中进行水浸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固相为含钛的浸出渣,液相为含钒和钨的浸出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可实现V2O5、WO3浸出率均大于95%。浸出率均大于95%。浸出率均大于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钠化焙烧回收废SCR催化剂中钒钨钛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低温钠化焙烧回收废SCR催化剂中钒钨钛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烟气脱硝催化剂在燃煤发电机组中广泛应用,其设计寿命一般为3年,目前废SCR催化剂产量逐年累计。废SCR催化剂中含有V、W、Ti等有价元素,浸出毒性大,若不妥善处置将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废SCR催化剂报道的相关资源提取工艺中,采用钠化焙烧

水浸能够获得较好的V、W浸出效果,但钠化焙烧所需的温度较高,在850℃以上焙烧才能取得较好的浸出指标,焙烧时间通常在1h以上,能耗巨大。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低温钠化焙烧工艺提取废SCR催化剂中的V、W等有价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低温钠化焙烧回收废SCR催化剂中钒钨钛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可实现V2O5、WO3浸出率均大于95%。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钠化焙烧回收废SCR催化剂中钒钨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将碳酸钠与破碎后的废SCR催化剂按照质量比为1.3~1.5:1混合,磨矿1.5~2.5h,得到磨矿后的物料;
[0006]S2、将磨矿后的物料压制成块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500℃~600℃,焙烧时间为0.8~1.2h,得到焙烧后的物料;
[0007]S3、将焙烧后的物料粉碎,加入到65℃

75℃热水中进行水浸反应0.6~1.2h,焙烧后的物料与热水的液固比为3.5~4.5:1,反应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固相为含钛的浸出渣,液相为含钒和钨的浸出液。
[0008]优选地,步骤S1所述的破碎后的废SCR催化剂具体步骤为:将废SCR催化剂破碎至粒径为0.074
±
0.005mm的催化剂颗粒占废SCR催化剂总量的78%~82%。
[0009]优选地,步骤S1所述的磨矿具体为置于行星磨中磨矿。
[0010]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行星磨采用不锈钢材质,采用行星磨高强度机械活化,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颗粒的表面能,降低钠化反应所需的能量,相比常规废SCR催化剂钠化反应所需的焙烧温度有明显降低。
[0011]优选地,步骤S1具体步骤为将碳酸钠粉末与破碎后的废SCR催化剂按照质量比为1.3~1.5:1混合,磨矿2h,得到磨矿后的物料。
[0012]研究发现,当焙烧温度低于850℃时,碳酸钠定为固态,当焙烧温度高于850℃时,碳酸钠为液态。通常认为液态之后碳酸钠与废SCR催化剂接触反应更好,反应更为完全。因此,许多文献报道对废SCR催化剂钠化焙烧所采用的温度在850~1000℃,该反应温度较高,
给产业化过程是能耗和设备带来巨大压力。
[0013]本专利技术根据“机械力化学”相关原理,在废SCR催化剂钠化反应上进行尝试,碳酸钠与废SCR催化剂质量比为1.3~1.5,通过行星磨对碳酸钠和废SCR催化剂磨矿2h,促进二者发生固相层面的化学反应,但该反应很难完全发生,直接浸出钒、钨浸出率不足50%,但磨矿过程的机械活化作用让物料充分分散混匀,颗粒粒度达到0.002mm占90%以上,机械能转化为颗粒表面势能,再次进行焙烧,反应完全需求温度显著降低。
[0014]优选地,步骤S1所述的磨矿介质为粒径1

6mm的陶瓷。
[0015]优选地,步骤S2所述的焙烧温度为520℃~580℃,焙烧时间为1h。
[0016]优选地,步骤S3具体步骤为将焙烧后的物料粉碎,加入到68℃

72℃热水中进行水浸搅拌反应1h,焙烧后的物料与热水的液固比为4:1,反应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固相为含钛的浸出渣,液相为含钒和钨的浸出液。
[0017]含钛的浸出渣主要成分为偏钛酸钠Na2Ti2O3,使用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对钛进行提纯,通过酸解生成硫酸氧钛,水解获得偏钛酸固体,再焙烧获得钛白粉。
[0018]进一步优选,搅拌速度为450~550r/min。
[0019]优选地,步骤(1)所述的废SCR催化剂中V2O5的质量分数为0.8%~1.5%,WO3的质量分数为2.5%~3.5%。
[00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钒、钨的高效浸出,V2O5、WO3浸出率均在95%以上。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废SCR催化剂XRD图;
[0022]图2为实施例1机械活化后不同温度焙烧产品浸出率比较图。
[0023]图3为对比例1不同温度焙烧产品浸出率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除特别说明,本文中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均为本
常规市购产品。下述实施例中磨矿介质为粒径1

6mm的陶瓷。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处理的原矿为国内某火电厂废弃的SCR脱硝催化剂。将废SCR催化剂孔洞冲洗,去除灰尘等覆盖物,在10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4h,采用高压辊磨机将物料碎至粒径为0.074
±
0.005mm占80%。将样品混合均匀后取样进行XRD和化学多元素分析。废SCR催化剂的主要成分见表1,其XRD分析结果见图2。废催化剂中主要成分为TiO2,钛的物相为锐钛型TiO2。V2O5、WO3含量分别为1.32%和3.26%。
[0028]表1废SCR脱硝催化剂多元素分析
[0029][0030]一种低温钠化焙烧回收废SCR催化剂中钒钨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S1、将碳酸钠粉末与破碎后的废SCR催化剂按照质量比为1.4:1混合,磨矿2h,得到磨矿后的物料;
[0032]S2、将磨矿后的物料压实成块,置于陶瓷坩埚内,钠化焙烧温度为变量,焙烧时间为1h,得到焙烧后的物料;
[0033]S3、将焙烧后的物料粉碎,加入到70℃热水中进行水浸反应1h,搅拌速度500r/min,焙烧后的物料与热水的液固比为4:1,反应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固相为含钛的浸出渣,液相为含钒和钨的浸出液,分析固相或液相中的V2O5和WO3含量,可计算钒、钨浸出率。
[0034]具体的计算公式:
[0035][0036]含钛的浸出渣主要成分为偏钛酸钠Na2Ti2O3,使用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对钛进行提纯,通过酸解生成硫酸氧钛,水解获得偏钛酸固体,再焙烧获得钛白粉。
[0037]洗涤浸出液分析钒、钨的浸出率,不同温度焙烧物料浸出结果见图2。试验结果表明,碳酸钠和废SCR催化剂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钠化焙烧回收废SCR催化剂中钒钨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碳酸钠与破碎后的废SCR催化剂按照质量比为1.3~1.5:1混合,磨矿1.5~2.5h,得到磨矿后的物料;S2、将磨矿后的物料压制成块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500℃~600℃,焙烧时间为0.8~1.2h,得到焙烧后的物料;S3、将焙烧后的物料粉碎,加入到65℃

75℃热水中进行水浸反应0.6~1.2h,焙烧后的物料与热水的液固比为3.5~4.5:1,反应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固相为含钛的浸出渣,液相为含钒和钨的浸出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破碎后的废SCR催化剂具体步骤为:将废SCR催化剂破碎至粒径为0.074
±
0.005mm的催化剂颗粒占废SCR催化剂总量的78%~8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磨矿具体为置于行星磨中磨矿。4.根据权利要求1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王洪岭孟庆波李双棵张辉徐晓衣高玉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