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车载水杯,涉及便携车载水杯技术领域,包括套壳,所述套壳的内侧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水杯,所述水杯包括卡接机构和衔接拉动机构,所述套壳的内侧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半圆挤压软条,所述半圆挤压软条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套壳的两侧内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把套壳搭接到车子内部合适的位置上,配合吸盘进行连接,同时配合套壳底部外表面上的喇叭软套壳对吸盘的外表面进行防护,在将水杯卡接到套壳内部的时候,配合半圆挤压软条增加与水杯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度,同时在进行对接的时候,配合内陷空槽对套壳进行扩大,可以对不同尺寸的水杯进行有效卡接。进行有效卡接。进行有效卡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车载水杯
[0001]本技术涉及便携车载水杯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车载水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制造业的蓬勃发展,驾驶汽车也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汽车上通常设有圆筒形的杯架供驾驶员放置水杯,驾驶员在开车时如果要喝水,需要将水杯瓶盖打开或者插入吸管,饮水不方便并且不利于操作汽车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使用敞开的水杯,水又容易从杯子中溅出,影响车内环境。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7207839U一种便携式车载水壶。这种便携式车载水壶,包括壳体,壳体内置有储水的水壶,壳体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水杯,壳体上还安装有抽水装置,抽水装置通过抽水管将水壶内的水分装入水杯。本技术结构简单,壳体内置有储水的水壶,壳体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水杯,将水壶内的水分装入水杯,水杯喝水,不需要使用大水杯,避免开盖和合盖的操作,饮水方便并且有利于操作汽车同时消除驾驶安全隐患;上壳体底部安装有将水壶下部插入杯槽后调节整个便携式车载水壶平衡的调节螺栓,防止车载水壶倾倒;抽水泵通过线路与PLC控制器连接,加热盘通过线路连接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抽水泵的出水量以及保持出水温度。
[0004]为了解决车主在进行喝水的时候,需要两只手进行打开瓶盖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副驾驶进行开瓶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若是只有车主一个人的时候,需要将车子停下来进行开瓶的情况,进而导致会有危险概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车载水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便携式车载水杯,包括套壳,所述套壳的内侧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水杯,所述水杯的表面上设置有卡接机构和衔接拉动机构,所述套壳的内侧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机构。
[0008]所述防滑机构包括半圆挤压软条,所述半圆挤压软条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套壳的两侧内表面,所述防滑机构设置在水杯的两侧表面底部边缘位置上。
[0009]所述衔接拉动机构包括拉动连接绳,所述拉动连接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顶盖和转动轴,所述衔接拉动机构设置在水杯和顶盖的左侧表面位置上。
[0010]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弹力推动器,所述弹力推动器的一侧表面位于顶盖和水杯的两侧外表面。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顶盖的两侧表面上的卡接固定块,所述卡接固定块的前后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侧面套壳,所述侧面套壳的内侧且位于顶部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高弹力丝。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接固定块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挤压软板,所述挤压软板的右侧且位于底部边缘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梯形卡条。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水杯的两侧表面上的对接套壳,所述对接套壳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挤压按压板,所述对接套壳的顶部内侧表面活动搭接在梯形卡条的外侧表面。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对接套壳的前后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对接柱且限位对接柱的顶端活动搭接在侧面套壳的内侧表面。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滑机构包括有安装在套壳的底部外表面上的喇叭软套壳,所述套壳的底部外表面上且位于喇叭软套壳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吸盘,所述套壳的前后两侧外表面上开设有内陷空槽。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衔接拉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水杯的正面且位于顶部边缘位置上的卡接块,所述转动轴的内侧外表面上活动搭接在卡接块的内侧表面,所述顶盖活动搭接在水杯的顶部外表面。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8]1、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车载水杯,按动挤压按压板对挤压软板一侧表面上的梯形卡条进行挤压,同时利用限位对接柱顶端上的高弹力丝对侧面套壳进行弹性推动,将卡接固定块向上进行弹性推动,将挤压软板从对接套壳的内部弹动出去,当卡接固定块被弹出去后同时把顶盖弹开。
[0019]2、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车载水杯,当顶盖被弹开后,配合顶盖一侧表面上的拉动连接绳对其进行连接,同时配合拉动连接绳一端上的转动轴在卡接块的表面上进行转动,对其进行连接。
[0020]3、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车载水杯,把套壳搭接到车子内部合适的位置上,配合吸盘进行连接,同时配合套壳底部外表面上的喇叭软套壳对吸盘的外表面进行防护,在将水杯卡接到套壳内部的时候,配合半圆挤压软条增加与水杯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度,同时在进行对接的时候,配合内陷空槽对套壳进行扩大,可以对不同尺寸的水杯进行有效卡接。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套壳底部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弹力推动器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弹力推动器爆炸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套壳内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套壳;11、喇叭软套壳;12、吸盘;13、半圆挤压软条;14、内陷空槽;
[0027]2、水杯;21、卡接块;22、转动轴;23、拉动连接绳;24、顶盖;
[0028]25、弹力推动器;a1、卡接固定块;a2、侧面套壳;a3、高弹力丝;a4、挤压软板;a5、对接套壳;a6、梯形卡条;a7、限位对接柱;a8、挤压按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
‑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车载水杯,包括套壳1,套壳1的内侧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水杯2,水杯2的表面上设置有卡接机构和衔接拉动机构,套壳1的内侧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机构,衔接拉动机构包括拉动连接绳23,拉动连接绳2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顶盖24和转动轴22,衔接拉动机构设置在水杯2和顶盖24的左侧表面位置上,卡接机构包括弹力推动器25,弹力推动器25的一侧表面位于顶盖24和水杯2的两侧外表面,卡接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顶盖24的两侧表面上的卡接固定块a1,卡接固定块a1的前后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侧面套壳a2,侧面套壳a2的内侧且位于顶部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高弹力丝a3,卡接固定块a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挤压软板a4,挤压软板a4的右侧且位于底部边缘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梯形卡条a6,卡接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水杯2的两侧表面上的对接套壳a5,对接套壳a5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挤压按压板a8,对接套壳a5的顶部内侧表面活动搭接在梯形卡条a6的外侧表面,对接套壳a5的前后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对接柱a7且限位对接柱a7的顶端活动搭接在侧面套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车载水杯,包括套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1)的内侧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水杯(2),所述水杯(2)的表面上设置有卡接机构和衔接拉动机构,所述套壳(1)的内侧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半圆挤压软条(13),所述半圆挤压软条(1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套壳(1)的两侧内表面,所述防滑机构设置在水杯(2)的两侧表面底部边缘位置上;所述衔接拉动机构包括拉动连接绳(23),所述拉动连接绳(2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顶盖(24)和转动轴(22),所述衔接拉动机构设置在水杯(2)和顶盖(24)的左侧表面位置上;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弹力推动器(25),所述弹力推动器(25)的一侧表面位于顶盖(24)和水杯(2)的两侧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车载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顶盖(24)的两侧表面上的卡接固定块(a1),所述卡接固定块(a1)的前后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侧面套壳(a2),所述侧面套壳(a2)的内侧且位于顶部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高弹力丝(a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车载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固定块(a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挤压软板(a4),所述挤压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汇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诚雍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