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佩戴设备及其制作方法、监测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可穿戴设备
,尤其涉及佩戴设备及其制作方法、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逐渐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其中,如智能指环、智能手环、智能项圈等佩戴设备以方便穿戴、装饰性强等优点备受用户青睐,佩戴设备用于监测佩戴者的各项生理参数以及运动数据,如心率、血压、行走步数等,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生活体验。
[0003]相关技术中,佩戴设备的外壳一般由多个零件组合而成,但由于零件组装在一起时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缝隙和断差,因此,这种制作方法不仅降低了佩戴设备整体的密封性,缝隙的存在也会影响外观和手感,在使用过程中,水、灰尘及各种杂质容易通过缝隙进入佩戴设备内部,进而影响到佩戴设备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佩戴设备及其制作方法、监测系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佩戴设备的外壳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体(1),用于套设于生物体上,所述第一环体(1)为一体结构并且内部具有中空腔(11);功能模块(2),设置于所述中空腔(11)内,且包括电路板(21)、与所述电路板(21)电连接的供电单元(22)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1)上的传感器(23),所述传感器(23)用于获取所述生物体的生理参数、运动参数中的至少一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体(1)由灌封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23)为光电传感器,且位于所述电路板(21)靠近所述第一环体(1)的内周壁的一侧,所述第一环体(1)的内周壁可供光透过;所述中空腔(11)内设有支架(3);所述功能模块(2)设置于所述支架(3)远离所述第一环体(1)的内周壁的一侧,所述支架(3)在对应所述传感器(23)的位置处设有可供光通过的第一窗口(31);或者,所述功能模块(2)设置于所述支架(3)靠近所述第一环体(1)的内周壁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2)与所述支架(3)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层(4)隔开;和/或,所述功能模块(2)设置于所述支架(3)靠近所述第一环体(1)的内周壁的一侧,所述功能模块(2)与所述第一环体(1)的内周壁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层(5)隔开,且所述第二绝缘层(5)在对应所述传感器(23)的位置处设有可供光通过的第二窗口(5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7),所述第一电极(6)和所述第二电极(7)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1)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6)从所述第一环体(1)的外周壁伸出所述第一环体(1),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极(7)从所述第一环体(1)的内周壁伸出所述第一环体(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环体(1)的周向,所述第一电极(6)和所述第二电极(7)在所述电路板(21)上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一电极(6)为弧形板结构,且嵌入所述第一环体(1)的外周壁中,所述第二电极(7)为柱状结构,且嵌入所述第一环体(1)的内周壁中。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体(1)的外周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鹏,古伟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