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22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机器人,包括外壳、支架、吸盘、外接口和抽取针,所述外壳的侧表面开设有缺口,所述外壳的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架,且支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吸盘,所述连接筒的下端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激光灯,所述连接筒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滑动的连接板,且连接板上方的外壳内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横向凸起,所述连接板的侧表面安装有滑动的连针杆,且连针杆的下端安装有插入针。该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机器人,利用吸盘将外壳稳定吸附在注射部位的皮肤上的方式,使得注射的点位更加的精准,且注射过程由微型马达配合定长的插入针控制深度,避免了控制深度不佳导致无法达到治疗效果的可能。到治疗效果的可能。到治疗效果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微创手术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三叉神经痛又名痛性抽搐,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指局限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内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短暂性阵发性剧痛,该疾病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三叉神经痛,没有传染性和遗传性,而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一些服药无效或是有明显副作用产生的患者,只能采取微创手术通过无水乙醇或甘油封闭三叉神经分支或半月神经节,破坏感觉神经细胞,可达止疼效果,但是在注射过程中,手术效果受注射手法影响较大,针头扎入的位置和深度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在经过拍片检测探明位置进行注射时,医生需要缓慢推入针头并反复检测针头扎入深度,不仅过程较为缓慢同时这样的注射方式对于肌肉组织的损伤较大,不利于降低创口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注射方式不佳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机器人,包括外壳、支架、吸盘、外接口和抽取针,所述外壳的侧表面开设有缺口,所述外壳的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架,且支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吸盘,所述支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外接口,所述外壳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抽取针,所述外壳的上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下端固定设置有位移杆,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的活塞架,所述活塞架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联动杆,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抽取筒,且抽取筒的侧表面内部开设有抽取腔,所述抽取腔的上端被导液管所贯穿,且导液管的上端与抽取针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抽取筒的上端侧表面开设有泄压孔,所述抽取腔与抽取筒的下端内侧表面之间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活塞架的上端贯穿抽取筒的外表面,且活塞架的上端为空心设计,并且活塞架的上端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外壳的下端面连接有连接筒,且连接筒的内部安装有转动的连接齿轮,所述连接筒的下端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激光灯,所述连接筒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滑动的连接板,且连接板上方的外壳内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横向凸起,所述连接板的侧表面安装有滑动的连针杆,且连针杆的下端安装有插入针。
[0005]优选的,所述支架为空心设置,且支架与外接口的一端相贯通,并且支架的下端贯穿吸盘的上表面。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架能够通过吸盘吸附在患者患处皮肤表面。
[0007]优选的,所述位移杆与活塞架为螺纹连接,且活塞架位于抽取筒内部的一端与抽取筒的内侧表面为滑动摩擦连接。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活塞架滑动能够改变抽取筒内部气压以进行药液的抽取
和注射。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筒与外壳为卡合连接,且连接筒与外壳为同心设置。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连接筒与外壳能够拆卸安装方便更换耗材。
[0011]优选的,所述连针杆与连接板为滑动摩擦连接,且连接板的上端面与其正上方的外壳内侧表面横向凸起相贴合。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外壳内侧表面横向凸起能够挤压连接板防止连接板滑动。
[0013]优选的,所述连针杆和联动杆朝向连接齿轮的一侧均设置有齿块,且连针杆为中空设计,并且连针杆的上端与活塞架中空部分的下端之间连接有软管。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活塞架能够将药液注入连针杆下端安装的插入针。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机器人:
[0016]1.利用吸盘将外壳稳定吸附在注射部位的皮肤上的方式,使得注射的点位更加的精准,且注射过程由微型马达配合定长的插入针控制深度,避免了控制深度不佳导致无法达到治疗效果的可能;
[0017]2.通过将药瓶倒置插在外壳上端的方式,使得注射过程中能够随时抽取药剂,省去了在药剂使用完后拔出皮肤下的针头再次进行药液吸取的过程,降低了手术过程中创口的大小;
[0018]3.通过连接筒与外壳的卡合连接方式和连接板与连接筒的滑动连接方式,使得与人体接触的部件能够被替换,在使用完成后拆下连接板并对外壳进行消毒清洗,即可对外壳进行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连接筒与连接板连接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整体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外壳;2、支架;3、吸盘;4、外接口;5、抽取针;6、微型马达;7、位移杆;8、活塞架;9、联动杆;10、抽取筒;11、抽取腔;12、导液管;13、泄压孔;14、单向阀;15、连接筒;16、连接齿轮;17、激光灯;18、连接板;19、连针杆;20、插入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机器人,包括外壳1、支架2、吸盘3、外接口4、抽取针5、微型马达6、位移杆7、活塞架8、联动杆9、抽取筒10、抽取腔11、导液管12、泄压孔13、单向阀14、连接筒15、连接齿轮16、激光灯17、连接板18、连针杆19和插入针20,外壳1的侧表面开设有缺口,外壳1的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架2,且
支架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吸盘3,支架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外接口4,支架2为空心设置,且支架2与外接口4的一端相贯通,并且支架2的下端贯穿吸盘3的上表面,通过外接口4与负压气源连接,使得外壳1能够被稳定支撑在手术位置。
[0026]外壳1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抽取针5,外壳1的上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马达6,微型马达6的输出轴下端固定设置有位移杆7,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的活塞架8,活塞架8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联动杆9,外壳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抽取筒10,且抽取筒10的侧表面内部开设有抽取腔11,抽取腔11的上端被导液管12所贯穿,且导液管12的上端与抽取针5的一端相连通,抽取筒10的上端侧表面开设有泄压孔13,抽取腔11与抽取筒10的下端内侧表面之间安装有单向阀14,活塞架8的上端贯穿抽取筒10的外表面,且活塞架8的上端为空心设计,并且活塞架8的上端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单向阀14,位移杆7与活塞架8为螺纹连接,且活塞架8位于抽取筒10内部的一端与抽取筒10的内侧表面为滑动摩擦连接,利用活塞架8的上下滑动实现对药液的抽取和插入针20的插入。
[0027]外壳1的下端面连接有连接筒15,且连接筒15的内部安装有转动的连接齿轮16,连接筒15的下端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激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机器人,包括外壳(1)、支架(2)、吸盘(3)、外接口(4)和抽取针(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侧表面开设有缺口,所述外壳(1)的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架(2),且支架(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吸盘(3),所述支架(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外接口(4),所述外壳(1)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抽取针(5),所述外壳(1)的上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马达(6),所述微型马达(6)的输出轴下端固定设置有位移杆(7),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的活塞架(8),所述活塞架(8)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联动杆(9),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抽取筒(10),且抽取筒(10)的侧表面内部开设有抽取腔(11),所述抽取腔(11)的上端被导液管(12)所贯穿,且导液管(12)的上端与抽取针(5)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抽取筒(10)的上端侧表面开设有泄压孔(13),所述抽取腔(11)与抽取筒(10)的下端内侧表面之间安装有单向阀(14),所述活塞架(8)的上端贯穿抽取筒(10)的外表面,且活塞架(8)的上端为空心设计,并且活塞架(8)的上端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单向阀(14),所述外壳(1)的下端面连接有连接筒(15),且连接筒(15)的内部安装有转动的连接齿轮(16),所述连接筒(15)的下端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激光灯(17),所述连接筒(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胜焦广平蔡军华刘涛刘传敏高秀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彭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