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贴片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22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2
微针贴片给药器,涉及微针给药技术领域,用于实现对微针贴片的按压。包括电池盒、给药壳和按压组件,电池盒固定在给药壳的一端,给药壳内侧具有内杆,内杆一端与给药壳固定,内杆另一端内具有电磁铁,内杆另一端还具有凹槽,电磁铁的吸附面暴露于凹槽内;微针贴片背面具有铁片,铁片用于伸入凹槽内被电磁铁吸附;按压组件包括主压杆、按压轮和驱动机构,主压杆分布在内杆的左右两侧,主压杆一端与内杆转动连接,按压轮活动设置在主压杆另一端,按压轮与主压杆另一端之间具有弹簧,驱动机构驱使主压杆相对内杆的摆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微针贴片贴于皮肤表面后,通过按压组件的设置,对微针贴片进行按压,以促使微针刺入皮肤真皮层,进而利于微针的溶解。利于微针的溶解。利于微针的溶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针贴片给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针给药
,具体地说是一种微针贴片给药器。

技术介绍

[0002]微针贴片用于对皮肤进行给药,用于祛斑、去皱纹、美肤等。现有技术中,在使用可溶性微针贴片时,首先将包含药液的微针贴片贴在皮肤表面,然后按压微针贴片,使得微针刺入皮肤真皮层。微针在真皮层内逐渐溶解后,药液随之流出实现给药。一方面,人工按压微针贴片的方式难以掌握按压力力度,这就使得微针刺入皮肤内的深度不一致,甚至存在不能刺入真皮层的问题。另一方面,微针贴片需要长时间贴于皮肤表面,以确保微针能够溶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针贴片给药器,贴敷微针贴片后用于实现对微针贴片的按压,以确保微针刺入皮肤真皮层,促进微针溶解。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微针贴片给药器,包括电池盒、给药壳和按压组件,所述电池盒固定在给药壳的一端,所述电池盒内具有可充电电池,所述给药壳的另一端敞口,所述给药壳内侧具有内杆,所述内杆的一端与给药壳一端固定,所述内杆的另一端端部内具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电池盒内电池组成电流回路,所述内杆另一端的端部还具有凹槽,所述电磁铁的吸附面暴露于凹槽内;微针贴片背面具有铁片,所述铁片用于伸入凹槽内被电磁铁吸附;所述按压组件包括主压杆、按压轮和驱动机构,所述主压杆具有两根且分布在内杆的左右两侧,所述主压杆的一端与内杆转动连接,所述按压轮活动设置在主压杆的另一端,所述按压轮与主压杆另一端之间具有弹簧,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主压杆相对内杆的左右摆动。
[0005]进一步地,所述给药壳为锥形结构,所述给药壳的一端小、另一端大。
[0006]进一步地,所述内杆的另一端侧壁与给药壳另一端的内壁之间具有弹性布。
[0007]进一步地,所述按压轮转动安装在轮架上,所述轮架上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主压杆滑动连接实现按压轮与主压杆之间的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轮架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主压杆另一端端部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压杆包括呈钝角夹角的两段,所述主压杆的其中一段为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内杆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蜗杆、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与所述蜗轮共轴设置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压杆的一端固定有从动齿轮,两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且其中一个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按压组件还包括副压杆,所述副压杆位于主压杆与内杆之间,所述副压杆的一端与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副压杆的另一端也活动设置有按压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给药壳的另一端为贴片吸附端,所述贴片吸附端为矩形。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电磁铁的设置,实现对微针贴片的吸附,进而便于对微针贴片的拿持;将微针贴片贴于皮肤表面后,通过按压组件的设置,对微针贴片进行按压,以促使微针刺入皮肤真皮层,进而利于微针的溶解。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吸附微针贴片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吸附微针贴片后的仰视图;图7为按压组件的主视图;图8为按压组件的压杆摆动后的示意图;图9为微针贴片的俯视图;图中:1电池盒,2给药壳,21贴片吸附端,22安装腔,23内杆,24凹槽,25电磁铁,3主压杆,31安装部,32副压杆,33伸缩杆,34轮架,35按压轮,36弹簧,4弹性布,5电机,51蜗杆,52蜗轮,53主动齿轮,54从动齿轮,6微针贴片,61铁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至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电池盒1、给药壳2、按压组件和电磁铁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5]如图1至图9所示,微针贴片给药器包括电池盒1、给药壳2和按压组件,如图1、图2所示,电池盒1固定在给药壳2的一端,电池盒1内具有可充电电池,给药壳2的一端封口、另一端敞口,给药壳2为锥形结构,给药壳2的一端小、另一端大。如图3所示,给药壳2内侧具有内杆23,内杆23的一端与给药壳2一端固定,如图4所示,内杆23的另一端端部内具有电磁铁25,电磁铁25与电池盒1内电池组成电流回路,内杆23另一端的端部还具有凹槽24,电磁铁25的吸附面暴露于凹槽24内。如图9所示,微针贴片6背面具有铁片61,铁片61用于伸入凹槽24内被电磁铁25吸附。电池对电磁铁25通电后,电磁铁25可吸附铁片61,进而实现对微针贴片6的吸附。给药壳2的内腔为安装腔22,按压组件位于安装腔22内。
[0016]如图4、图7所示,按压组件包括主压杆3、按压轮35和驱动机构,主压杆3具有两根且分布在内杆23的左右两侧,内杆23的一端具有安装槽,主压杆3的一端伸入安装槽内与内杆23转动连接,按压轮35活动设置在主压杆3的另一端,按压轮35与主压杆3另一端之间具有弹簧36,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主压杆3相对内杆23的左右摆动。具体为:按压轮35转动安装在轮架34上,轮架34上固定有伸缩杆33,伸缩杆33的一端伸入主压杆3内且与主压杆3滑动连接,进而实现按压轮35与主压杆3之间的活动连接。弹簧36的一端与轮架34固定连接,弹簧36的另一端与主压杆3另一端端部固定连接。主压杆3包括呈钝角夹角的两段,主压杆3的其中一段为安装部31,安装部31用于与内杆23转动连接。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与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蜗杆51、与蜗杆51啮合的蜗轮52、与蜗轮52共轴设置的主动齿轮53,主压杆3的一端固定有从动齿轮54,两从动齿轮54啮合,且其中一个从动齿轮54与主动齿轮53啮合。
电机5固定在安装槽内,且在安装槽内具有支座,支座用于对蜗杆51、蜗轮52进行支撑。按压组件还包括副压杆32,副压杆32位于主压杆3与内杆23之间,副压杆32的一端与安装部31固定连接,副压杆32的另一端也活动设置有按压轮35,按压轮35与副压杆32之间的安装方式,与按压轮35与主压杆3之间的安装方式是相同的。电机5由电池盒1内的电池提供电能,电池盒1或给药壳侧壁设置开关,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按下开关后,电机5通过正反转驱使主压杆3、副压杆32往复摆动。弹簧36的设置,可以使得按压轮35与微针贴片压紧。
[0017]如图8所示,电机5启动后,带动蜗杆51转动,进而带动蜗轮52转动,进而带动主动齿轮53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54旋转,两从动齿轮54的旋转方向始终相反,使得两主压杆3的摆动方向始终相反。且左侧主压杆3逆时针摆动、右侧主压杆3顺时针摆动时,内杆23两侧的按压轮35向内杆23靠拢,此时按压轮35伸出贴片吸附端21,而挤压于微针贴片6,进而对微针贴片上的微针进行挤压,挤压微针刺入皮肤真皮层。
[0018]如图4所示,内杆23的另一端侧壁与给药壳2另一端的内壁之间具有弹性布4。弹性布4的设置,一方面对按压轮35进行遮挡,另一方面自身的弹性不会影响按压轮35伸出给药壳2的另一端。给药壳2的另一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针贴片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盒、给药壳和按压组件,所述电池盒固定在给药壳的一端,所述电池盒内具有可充电电池,所述给药壳的另一端敞口,所述给药壳内侧具有内杆,所述内杆的一端与给药壳一端固定,所述内杆的另一端端部内具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电池盒内电池组成电流回路,所述内杆另一端的端部还具有凹槽,所述电磁铁的吸附面暴露于凹槽内;微针贴片背面具有铁片,所述铁片用于伸入凹槽内被电磁铁吸附;所述按压组件包括主压杆、按压轮和驱动机构,所述主压杆具有两根且分布在内杆的左右两侧,所述主压杆的一端与内杆转动连接,所述按压轮活动设置在主压杆的另一端,所述按压轮与主压杆另一端之间具有弹簧,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主压杆相对内杆的左右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壳为锥形结构,所述给药壳的一端小、另一端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的另一端侧壁与给药壳另一端的内壁之间具有弹性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给药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晓王双孟荣华毕方成毕胜成任潇宇
申请(专利权)人:太平洋康泰科学仪器济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