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区行人识别方法、装置和芯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817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矿区行人识别方法、装置和芯片,涉及数据处理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红外图像采集装置获取矿区图像;根据已构建的矿区行人识别模型,识别矿区图像中的行人图像;其中,矿区行人识别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特征提取结构、特征融合结构和预测结构,特征提取结构用于对矿区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对提取的特征进行特征增强处理,输出多个不同深度的增强特征,特征融合结构用于对多个增强特征依次进行池化处理和融合处理,输出多个融合特征,预测结构用于分别对多个融合特征进行特征提纯处理和预测识别,输出行人预测结果。本申请对矿区图像中的行人进行精准的类别识别,能够保证矿车自动驾驶决策规划的准确性,大大提升矿车驾驶的安全性。车驾驶的安全性。车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区行人识别方法、装置和芯片


[0001]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矿区行人识别方法、装置和芯片。

技术介绍

[0002]矿区环境具有地形复杂、障碍物多样的特点,为了确保矿车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要求矿车能够准确识别矿区道路中的障碍物,而其中对于行人的识别是极为重要的,对行人的误检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危害生命安全。
[0003]相关技术中,由于在可见光条件下进行行人检测受光照条件和天气变化影响较大,夜间通常使用红外技术进行矿区行人检测。但是,不同于普通场景,矿区环境恶劣、地形复杂,这对使用红外技术的矿区行人检测增加了难度,由此会给矿车自动驾驶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矿区行人识别方法、装置和芯片,实现了对矿区图像中的行人进行精准的类别识别。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区行人识别方法,包括:通过红外图像采集装置获取矿区图像;根据已构建的矿区行人识别模型,识别矿区图像中的行人图像;其中,矿区行人识别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特征提取结构、特征融合结构和预测结构,特征提取结构用于对矿区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对提取的特征进行特征增强处理,输出多个不同深度的增强特征,特征融合结构用于对多个增强特征依次进行池化处理和融合处理,输出多个融合特征,预测结构用于分别对多个融合特征进行特征提纯处理和预测识别,输出行人预测结果。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特征提取结构包括残差网络和特征增强模块;其中,残差网络用于对矿区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特征增强模块与残差网络连接,用于对残差网络提取的特征进行特征增强处理。
[000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残差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卷积模块、第一残差结构、第二残差结构、第三残差结构、第四残差结构和第五残差结构,特征增强模块连接于第二残差结构与第三残差结构之间;多个增强特征包括第一增强特征、第二增强特征和第三增强特征;其中,第一卷积模块的输入为矿区图像,第一增强特征为第三残差结构的输出,第二增强特征为第四残差结构的输出,第三增强特征为第五残差结构的输出,第一增强特征、第二增强特征和第三增强特征的深度依次增大。
[000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特征增强模块包括第一合并模块以及相互并联的第一卷积层、第二卷积层、第三卷积层和第四卷积层,第一卷积层、第二卷积层、第三卷积层和第四卷积层的卷积核大小依次增大;其中,第二残差结构的输出特征分别输入至第一
卷积层、第二卷积层、第三卷积层和第四卷积层,第一合并模块对第一卷积层、第二卷积层、第三卷积层和第四卷积层的输出特征进行合并。
[00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特征融合结构包括第一池化融合支路、第二池化融合支路和第三池化融合支路;其中,第一池化融合支路对第三增强特征进行池化处理,输出第一融合特征,第二池化融合支路对第二增强特征进行池化处理,以及将第一融合特征与池化处理后的第二增强特征进行融合处理,输出第二融合特征,第三池化融合支路对第一增强特征进行池化处理,以及将第二融合特征与池化处理后的第一增强特征进行融合处理,输出第三融合特征。
[00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池化融合支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池化模块和第一卷积组合模块,第一池化模块与第五残差结构连接;第二池化融合支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池化模块和第一融合模块,第二池化模块与第四残差结构连接,第一融合模块与第一卷积组合模块连接;第三池化融合支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池化模块和第二融合模块,第三池化模块与第三残差结构连接,第二融合模块与第一融合模块连接。
[00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池化模块、第二池化模块或第三池化模块包括第二合并模块以及相互并联的第五卷积层、第一池化层、第二池化层和第三池化层;其中,第一池化层、第二池化层和第三池化层分别对输入特征进行最大池化处理,第五卷积层对输入特征进行卷积处理,第二合并模块对第一池化层、第二池化层和第三池化层的输出特征和第五卷积层的输出特征进行合并。
[00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预测结构包括第一分支结构、第二分支结构、第三分支结构和第三合并模块;其中,第一分支结构与第一卷积组合模块连接,用于对第一融合特征进行特征提纯处理和预测识别,输出第一预测结果;第二分支结构与第一融合模块连接,用于对第二融合特征进行特征提纯处理和预测识别,输出第二预测结果;第三分支结构与第二融合模块连接,用于对第三融合特征进行特征提纯处理和预测识别,输出第三预测结果;第三合并模块分别与第一分支结构、第二分支结构和第三分支结构连接,用于对第一预测结果、第二预测结果和第三预测结果进行融合,得到行人预测结果。
[00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分支结构、第二分支结构或第三分支结构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卷积模块、第六卷积层和特征提纯模块;其中,特征提纯模块包括第四合并模块以及相互并联的权重结构、捷径连接结构,权重结构用于根据输入特征确定权重向量,第四合并模块用于对权重向量与捷径连接结构的输出特征进行合并,生成第一预测结果、第二预测结果或第三预测结果。
[00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权重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池化层、第七卷积层、批归一化模块和激活函数模块;其中,第四池化层和第七卷积层用于获取第六卷积层的输出特征的语义信息,批归一化模块用于对语义信息进行归一整合,激活函数模块用于根据归一整合后的语义信息生成权重向量。
[001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区行人识别装置,包括:图像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红外图像采集装置获取矿区图像;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已构建的矿区行人识别模型,识别矿区图像中的行人图像;其中,矿区行人识别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特征提取结构、特征融合结构和预测结构,特征提取结构用于对矿区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对提取的特征进行特征增强处理,输出多个不同深度的增强特征,特征融合结构用于对多个增强特征依次进
行池化处理和融合处理,输出多个融合特征,预测结构用于分别对多个融合特征进行特征提纯处理和预测识别,输出行人预测结果。
[0017]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0018]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如第二方面的装置。
[0019]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0020]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002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红外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区行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红外图像采集装置获取矿区图像;根据已构建的矿区行人识别模型,识别所述矿区图像中的行人图像;其中,所述矿区行人识别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特征提取结构、特征融合结构和预测结构,所述特征提取结构用于对所述矿区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对提取的特征进行特征增强处理,输出多个不同深度的增强特征,所述特征融合结构用于对多个所述增强特征依次进行池化处理和融合处理,输出多个融合特征,所述预测结构用于分别对多个所述融合特征进行特征提纯处理和预测识别,输出行人预测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提取结构包括残差网络和特征增强模块,所述残差网络用于对所述矿区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所述特征增强模块与所述残差网络连接,用于对所述残差网络提取的特征进行特征增强处理;所述残差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卷积模块、第一残差结构、第二残差结构、第三残差结构、第四残差结构和第五残差结构,所述特征增强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残差结构与所述第三残差结构之间;多个所述增强特征包括第一增强特征、第二增强特征和第三增强特征;其中,所述第一卷积模块的输入为所述矿区图像,所述第一增强特征为所述第三残差结构的输出,所述第二增强特征为所述第四残差结构的输出,所述第三增强特征为所述第五残差结构的输出,所述第一增强特征、所述第二增强特征和所述第三增强特征的深度依次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增强模块包括第一合并模块以及相互并联的第一卷积层、第二卷积层、第三卷积层和第四卷积层,所述第一卷积层、所述第二卷积层、所述第三卷积层和所述第四卷积层的卷积核大小依次增大;其中,所述第二残差结构的输出特征分别输入至所述第一卷积层、所述第二卷积层、所述第三卷积层和所述第四卷积层,所述第一合并模块对所述第一卷积层、所述第二卷积层、所述第三卷积层和所述第四卷积层的输出特征进行合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融合结构包括第一池化融合支路、第二池化融合支路和第三池化融合支路;其中,所述第一池化融合支路对所述第三增强特征进行池化处理,输出第一融合特征,所述第二池化融合支路对所述第二增强特征进行池化处理,以及将所述第一融合特征与池化处理后的所述第二增强特征进行融合处理,输出第二融合特征,所述第三池化融合支路对所述第一增强特征进行池化处理,以及将所述第二融合特征与池化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增强特征进行融合处理,输出第三融合特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化融合支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池化模块和第一卷积组合模块,所述第一池化模块与所述第五残差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池化融合支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池化模块和第一融合模块,所述第二池化模块与所述第四残差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融合模块与所述第一卷积组合模块连接;所述第三池化融合支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池化模块和第二融合模块,所述第三池化模块与所述第三残差结构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耀忠刘强沈洋田文明咸金龙刘跃房圆武马广玉曹鋆程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