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潮汐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11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潮汐苗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潮汐苗床,所述第二苗床和上挡板的前侧位置均设置有连接箱,所述第一苗床和第二苗床的下端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二苗床和上挡板的下方位于连接箱的下端位置设置有喷洒结构,所述第二苗床的下端位置的隔板的下端和上挡板的下端位置均设置有补光灯,所述连接箱的右端设置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位传感器可监测第一苗床和第二苗床内部的液体液位变化,防止营养液过多,淹没育苗,通过电机工作带动螺纹丝杆旋转,螺纹丝杆旋转可以带动活动块来回滑动,进而使得移动板移动,喷洒管可以在第二苗床和上挡板的下方进行左右移动,对第一苗床和第二苗床内的育苗进行喷洒消毒,减少的了育苗的病发率。育苗的病发率。育苗的病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潮汐苗床


[0001]本技术涉及潮汐苗床
,具体是一种新型智能潮汐苗床。

技术介绍

[0002]潮汐式灌溉需要用到水槽式的苗床,在应用时,灌溉水或营养液排入苗床保持一定时间后,打开回水口,将营养液排出,回营养液池,潮汐育苗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育苗方式,它能够将水分灌溉和肥料供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传统顶部喷淋式育苗方式,下水肥叶面供施,无法深入到根部,水肥利用效率较低以及灌注造成的污染问题,
[0003]目前,固定苗床和移动苗床是育苗的主要载体,其育苗层面只有一层,空间利用率偏低,单位空间育苗面积少,育苗产出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育苗产业乃至设施农业。因此,设计一种合适的新型智能潮汐苗床至关重要。
[0004]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温室育苗多层苗床(授权公告号CN212786844U),该专利技术包括三层结构的移动苗床架,作为排放育苗穴盘的载体;每层移动苗床可由两至五个抽屉单元组成,抽屉单元能横向移动一段距离,完成育苗的排放和搬运;每个抽屉单元设置有潮汐式自动控制灌溉系统,该抽屉单元上方安装发光补光系统,通过自动控制完成育苗的灌溉和补光,本技术利用多层苗床的空间结构,提高温室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的育苗产量,满足了现代农业育苗产业的大规模生产和快速响应,但是其不能对育苗的叶面进行杀菌,无法避免育苗感染病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潮汐苗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潮汐苗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型智能潮汐苗床,包括第一苗床和第二苗床,所述第二苗床位于第一苗床的上端,所述第一苗床和第二苗床的四角共同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位于第二苗床的上方位置设置有上挡板,所述第二苗床和上挡板的前侧位置均设置有连接箱,所述第一苗床和第二苗床的下端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二苗床和上挡板的下方位于连接箱的下端位置设置有喷洒结构,所述第二苗床的下端位置的隔板的下端和上挡板的下端位置均设置有补光灯,所述连接箱的右端设置有电机。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苗床和第二苗床的内侧右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通过线路外部连接有控制器。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苗床和上挡板的左侧位于隔板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进液口,且第二苗床和上挡板的右侧位于隔板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出液口。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箱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螺纹丝杆,所述连接箱的内部位于螺纹丝杆的外侧设置有活动块,所述连接箱的下端设置有滑槽。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洒结构包括两个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之间位置设置有喷洒管,所述移动板的上端位于滑槽之间且与滑槽滑动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洒管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活动块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与螺纹丝杆通过螺纹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丝杆的一端贯穿连接箱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喷洒管位于第二苗床和上挡板的两侧位置,所述喷洒管位于补光灯的下方位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水位传感器可监测第一苗床和第二苗床内部的液体液位变化,当第一苗床和第二苗床内部的营养液到达水位传感器位置后,水位传感器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命令关闭进液口,进而停止补液,防止营养液过多,淹没育苗,在保持一定时间后,打开出液口,将营养液排出。
[0016]2、本技术通过电机工作带动螺纹丝杆旋转,螺纹丝杆旋转可以带动活动块来回滑动,进而使得移动板移动,即喷洒管可以在第二苗床和上挡板的下方进行左右移动,对第一苗床和第二苗床内的育苗进行喷洒消毒,灵活高效,减少的了育苗的病发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新型智能潮汐苗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新型智能潮汐苗床中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一种新型智能潮汐苗床中喷洒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第一苗床;2、第二苗床;3、上挡板;4、连接箱;5、喷洒结构;6、电机;7、补光灯;8、支柱;9、隔板;10、螺纹丝杆;11、活动块;12、移动板;13、喷洒管;14、滑槽;16、水位传感器;17、进液口;18、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智能潮汐苗床,包括第一苗床1和第二苗床2,第二苗床2位于第一苗床1的上端,第一苗床1和第二苗床2的四角共同设置有支柱8,支柱8的上端位于第二苗床2的上方位置设置有上挡板3,第二苗床2和上挡板3的前侧位置均设置有连接箱4,第一苗床1和第二苗床2的下端设置有隔板9,第二苗床2和上挡板3的下方位于连接箱4的下端位置设置有喷洒结构5,第二苗床2的下端位置的隔板9的下端和上挡板3的下端位置均设置有补光灯7,补光灯7可以根据育苗的需求调整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给生长合适的光照,连接箱4的右端设置有电机6。
[0022]在图2中,第一苗床1和第二苗床2的内侧右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水位传感器16,水位传感器16通过线路外部连接有控制器。
[0023]在图2中,第二苗床2和上挡板3的左侧位于隔板9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进液口17,控制器通过线路与进液口17处的开关连接,控制器可发出命令关闭进液口17,进而停止补液,防止营养液过多,淹没育苗,且第二苗床2和上挡板3的右侧位于隔板9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出液口18,在保持一定时间(作物根系充分吸收)后,打开出液口18,将营养液排出。
[0024]在图3中,连接箱4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螺纹丝杆10,连接箱4的内部位于螺纹丝杆10
的外侧设置有活动块11,连接箱4的下端设置有滑槽14,喷洒结构5包括两个移动板12,两个移动板12的之间位置设置有喷洒管13,移动板12的上端位于滑槽14之间且与滑槽14滑动连接,移动板12可以在滑槽14内左右移动,对第一苗床1和第二苗床2内的育苗进行喷洒消毒,灵活高效,减少的了育苗的病发率。
[0025]在图3中,喷洒管13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活动块11与移动板12固定连接,活动块11与螺纹丝杆10通过螺纹连接,螺纹丝杆10旋转可以带动活动块11来回滑动,进而使得移动板12移动。
[0026]在图1和2中,螺纹丝杆10的一端贯穿连接箱4与电机6的输出端相连接,喷洒管13位于第二苗床2和上挡板3的两侧位置,喷洒管13位于补光灯7的下方位置。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8]在应用该新型智能潮汐苗床时,水位传感器16可监测第一苗床1和第二苗床2内部的液体液位变化,灌溉水或配比好的营养液由进液口17流入第一苗床1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潮汐苗床,包括第一苗床(1)和第二苗床(2),所述第二苗床(2)位于第一苗床(1)的上端,所述第一苗床(1)和第二苗床(2)的四角共同设置有支柱(8),所述支柱(8)的上端位于第二苗床(2)的上方位置设置有上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苗床(2)和上挡板(3)的前侧位置均设置有连接箱(4),所述第一苗床(1)和第二苗床(2)的下端设置有隔板(9),所述第二苗床(2)和上挡板(3)的下方位于连接箱(4)的下端位置设置有喷洒结构(5),所述第二苗床(2)的下端位置的隔板(9)的下端和上挡板(3)的下端位置均设置有补光灯(7),所述连接箱(4)的右端设置有电机(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潮汐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苗床(1)和第二苗床(2)的内侧右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水位传感器(16),所述水位传感器(16)通过线路外部连接有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潮汐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苗床(2)和上挡板(3)的左侧位于隔板(9)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进液口(17),且第二苗床(2)和上挡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雪娟杨忠王雨艨李易赵梦茹刘凯吴鹏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兴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