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管柱及其探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808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管柱及其探测方法,属于石油测井技术领域,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利用下放磁性小球改变环空砂面位置的测试曲线,从而得到环空砂面位置,可以快捷简单的实现环空砂面位置探测,解决了传统测试工艺要求高、实际操作不方便的难题,为下一步进行油管切割提供依据。为下一步进行油管切割提供依据。为下一步进行油管切割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管柱及其探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测井
,具体涉及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管柱及其探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油井作业时经常需要探测井底的砂面位置,目前采用组合测井仪探测砂面位置,可代替作业队进行井底砂面探测,既节约了作业时间,又减轻了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减少了管、杆的磨损。现有的存储式组合测井仪由井下仪器和地面仪器组成。井下仪器下入井中,实现对井下测井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地面仪器将井下存储的测井信息进行回放和打印,通过打印曲线对照套管记录或射孔记录,计算出砂面的深度。但该方法所采用的设备,即井下的组合测井仪、电缆绞车、数控测井仪等造价较高,所需施工人员较多,且有些井因井场狭小无法使数控测井车进入,遇到高压井时电缆很难下入。因此这种探测砂面位置的方法工艺要求较高,实际操作不简便。目前井下环空砂面探测方法大都处于探索和理论研究阶段,真正赋予实践的并不多,现在尚没有可以快捷简单的实现环空砂面位置探测的有效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环空砂面位置探测方法工艺要求高、操作不简便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管柱及其探测方法,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利用下放磁性小球改变环空砂面位置的测试曲线,从而得到环空砂面位置。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管柱,包括套管及下入至套管内的油管,套管与油管之间形成油套环空,油管内下入有电磁测试仪器,电磁测试仪器可在油管内竖直运动;油套环空内下入有砂面探测装置,砂面探测装置内盛装有磁性小球且能将磁性小球释放。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案,电磁测试仪器通过钢丝a由偏心井口下入至油管内。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案,电磁测试仪器为电磁探伤仪。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案,砂面探测装置通过钢丝b由偏心井口下入至油套环空内。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案,砂面探测装置包括球筒、电池组、电机、挡板,
[0009]所述球筒内部中空,底部开设有放球口,放球口处设有挡板,磁性小球位于球筒内部,
[0010]电池组、电机位于球筒内部,电池组与电机相连接用以为电机提供动力;电机输出轴与挡板连接,用以驱动挡板打开或关闭。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案,砂面探测装置还包括与球筒相连接的扶正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案,电池组、电机分别通过螺钉安装于球筒内壁。
[0013]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探测方法,使用上述的管柱,将电磁测试仪器下入油管,在未下入砂面探测装置时,电磁测试仪器进行第一次测试,得到第一条测试曲线;第一次测试完毕后,将盛装有磁性小球的砂面探测装置下入油套环空中,砂面探测装置释放磁性小球后,电磁测试仪器进行第二次测试,得到第二条测试曲线,将两次测得的测试曲线进行对比,曲线异常处即判断为环空砂面所在位置。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案,所述电磁测试仪器进行第一次测试,具体为:采用偏心井口将电磁测试仪器通过钢丝a下入井中油管内,至遇阻后,电磁测试仪器通电开始工作,将电磁测试仪器上提测试至距离遇阻位置200米处,测试完毕后将电磁测试仪器再次下至遇阻位置。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案,采用偏心井口将砂面探测装置通过钢丝b下入至油套环空内,随后砂面探测装置的扶正器打开,扶正器的上下支撑臂伸出,使砂面探测装置居中,电池组驱动电机打开砂面探测装置的挡板,由放球口释放磁性小球,磁性小球在环空砂面处堆积,起出砂面探测装置。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案,电磁测试仪器进行第二次测试,具体为:电磁测试仪器再次通电工作,将电磁测试仪器上提测试至距离遇阻位置200米处,测试完毕后起出电磁测试仪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利用下放磁性小球改变环空砂面位置的测试曲线,从而得到环空砂面位置,可以快捷简单的实现环空砂面位置探测,解决了传统测试工艺要求高、实际操作不方便的难题,为下一步进行油管切割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管柱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砂面探测装置底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测试曲线对比图。
[0021]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

偏心井口,2

套管,3

油管,4

钢丝a,5

钢丝b,6

砂面探测装置,6.1

扶正器,6.2

电池组,6.3

电机,6.4

球筒,6.5

放球口,6.6

磁性小球,6.7

挡板,7

环空砂面,8

电磁测试仪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区分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管柱,包括套管2及下入至套管2内一侧的油管3,套管2与油管3之间形成油套环空,井口采用偏心井口1,
[0027]电磁测试仪器8通过钢丝a4由偏心井口1下入至油管3内,电磁测试仪器8可在油管3内竖直运动;
[0028]优选的,所述电磁测试仪器8为电磁探伤仪。
[0029]砂面探测装置6通过钢丝b5由偏心井口1下入至油套环空内,砂面探测装置6内盛装有磁性小球6.6且能将磁性小球6.6释放。
[0030]基于上述实施方案,砂面探测装置6包括:
[0031]球筒6.4、电池组6.2、电机6.3、挡板6.7,扶正器6.1;
[0032]扶正器6.1与球筒6.4相连接,用以稳定砂面探测装置6,起到防斜作用,
[0033]所述球筒6.4内部中空,底部开设有放球口6.5,放球口6.5处设有挡板6.7,磁性小球6.6位于球筒6.4内部,
[0034]电池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管柱,包括套管(2)及下入至套管(2)内的油管(3),套管(2)与油管(3)之间形成油套环空,其特征在于,油管(3)内下入有电磁测试仪器(8),电磁测试仪器(8)可在油管(3)内竖直运动;油套环空内下入有砂面探测装置(6),砂面探测装置(6)内盛装有磁性小球(6.6)且能将磁性小球(6.6)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管柱,其特征在于,电磁测试仪器(8)通过钢丝a(4)由偏心井口(1)下入至油管(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管柱,其特征在于,电磁测试仪器(8)为电磁探伤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管柱,其特征在于,砂面探测装置(6)通过钢丝b(5)由偏心井口(1)下入至油套环空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管柱,其特征在于,砂面探测装置(6)包括球筒(6.4)、电池组(6.2)、电机(6.3)、挡板(6.7),所述球筒(6.4)内部中空,底部开设有放球口(6.5),放球口(6.5)处设有挡板(6.7),磁性小球(6.6)位于球筒(6.4)内部,电池组(6.2)、电机(6.3)位于球筒(6.4)内部,电池组(6.2)与电机(6.3)相连接用以为电机(6.3)提供动力;电机(6.3)输出轴与挡板(6.7)连接,用以驱动挡板(6.7)打开或关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管柱,其特征在于,砂面探测装置(6)还包括与球筒(6.4)相连接的扶正器(6.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根据电磁感应探测环空砂面的管柱,其特征在于,电池组(6.2)、电机(6.3)分别通过螺钉安装于球筒(6.4)内壁。8.一种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振巍景士锟周立国岳鹏飞毕志英于雷陈辽望吴义志周艳平任德强李蓉陈传时杨恺王一斌张莹燕鹏宇项鹏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