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泥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95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泥成型装置,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部的成型机构、拉胚盘以及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位于底座内部,与拉胚盘可拆卸连接,带动拉胚盘旋转;成型机构包括旋转座、俯仰组件以及压头组件;旋转座与底座转动连接,旋转座相对于底座万向旋转,从而带动整个成型机构相对于底座旋转;俯仰组件位于旋转座上部,与旋转座转动连接,俯仰组件相对于旋转座转动;压头组件与俯仰组件转动连接,压头组件相对于俯仰组件万向旋转。旋转座、俯仰组件以及压头组件可以使得成型机构向空间内的任意方向运动,使得成型机构部对胚体的成型加工更全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用价值。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泥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成型
,特别涉及一种陶泥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丰富业余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闲暇的时候在家手工制作陶艺,手工制作陶艺不仅可以增添生活乐趣,还可以陶冶情操。在手工制作陶瓷品的时候,需要将未成型的陶土放置到转盘上,随着转盘转动以及双手的配合捏出自己想要的陶瓷品的形状,但由于制作陶瓷品的经验有限或者操作不熟或者年纪较小的小孩动手能力不强时,经常会在制作过程中感到吃力,对陶瓷品的开孔、打磨等过程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手工制作陶瓷品的过程中帮助开孔、打磨的辅助装置。现有的家用制陶机器的辅助装置在空间内转动的方向单一,不能在三维空间内立体地转动,无法对陶胚体进行一个全面的成型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陶泥成型装置,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部的成型机构、拉胚盘以及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位于底座内部,与拉胚盘可拆卸连接,带动拉胚盘旋转;成型机构包括旋转座、俯仰组件以及压头组件;旋转座与底座转动连接,旋转座相对于底座万向旋转,从而带动整个成型机构相对于底座旋转;俯仰组件位于旋转座上部,与旋转座转动连接,俯仰组件相对于旋转座转动;压头组件与俯仰组件转动连接,压头组件相对于俯仰组件万向旋转。
[0004]在一实施例中,压头组件包括把手、刀头和旋转臂,旋转臂的一端与把手相连接,旋转臂的另一端与俯仰组件可拆卸连接,刀头固定设置在旋转臂上,把手通过控制旋转臂的旋转以带动刀头运动。
[0005]在一实施例中,压头组件还包括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分别于与把手和旋转臂相铰接,连杆机构与刀头连接,把手通过控制连杆机构带动刀头调节位置。
[0006]在一实施例中,连杆机构包括第一铰接结构和第二铰接结构,第一铰接结构包括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通过第二铰接结构各自与把手、旋转臂铰接,刀头与第二铰接件连接。
[0007]在一实施例中,陶泥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一锁紧机构,第一锁紧机构设置于旋转臂上,用于锁紧连杆机构,第一锁紧机构包括按压件和卡接件,按压件与卡接件相连,连杆机构的第二铰接件中部设有卡接部,卡接件与卡接部卡合,连杆机构被第一锁紧机构锁紧。
[0008]在一实施例中,旋转座与俯仰组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锁紧机构;旋转座上端设置有第一凸出部,俯仰组件设置有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相对于第一凸出部转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设置有一一对应的通孔,第二锁紧机构穿过通孔,锁紧俯仰组件;第二锁紧机构可以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旋转,当第二锁紧机构向第一方向旋转时,第二锁紧机构将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锁紧,第二凸出部无法相对于第一凸出部旋转;当第二锁紧就
第二方向旋转时,第二锁紧机构松开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相对于第一凸出部旋转。
[0009]在一实施例中,转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组件、转轴以及托盘,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与转轴传动连接,转轴与托盘可拆卸连接。
[0010]在一实施例中,拉胚盘与托盘套接;拉胚盘底部设置有凸台,凸台内部形成凹槽,凹槽与托盘相适配,两者恰好扣合。
[0011]在一实施例中,传动组件为蜗轮蜗杆传动组件。
[0012]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陶泥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成型机构、拉胚盘以及转动机构;其中,成型机构包括旋转座、俯仰组件以及压头组件;旋转座、俯仰组件以及压头组件可以使得成型机构向空间内的任意方向运动,使得成型机构部对胚体的成型加工更全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0013]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去掉上壳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使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成型机构和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拉胚盘的仰视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底座100成型机构200拉胚盘300转动机构400旋转座210俯仰组件220压头组件230把手231刀头232旋转臂233连杆机构240第一铰接结构241第一铰接件241a第二铰接件241b第二铰接结构242凸台310凹槽320驱动电机410传动组件420转轴430托盘440第一锁紧机构500按压件510卡接件520卡接部530第二锁紧机构600第一凸出部610第二凸出部620
ꢀꢀ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进一步理解,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这些术语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和相关领域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理解,除本技术中明确如此定义之外。
[0025]如图1到图6所示的一种陶泥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00、位于底座100上部的成型机构200、拉胚盘300以及转动机构400,底座100上设置有拉胚盘300,成型机构200与底座100连接位于拉胚盘300上方,转动机构400与拉胚盘30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拉胚盘300转动;底座100为一中空壳体,转动机构400位于壳体内部,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具有一凹陷部,凹陷部中部开设一孔洞,转动机构400穿过孔洞与拉胚盘300传动连接,在拉胚时带动拉胚盘300高速转动。
[0026]成型机构200包括旋转座210、俯仰组件220以及压头组件230,成型机构200整体为“П”形;
[0027]旋转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部的成型机构、拉胚盘以及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所述底座内部,与所述拉胚盘可拆卸连接,带动所述拉胚盘旋转;所述成型机构包括旋转座、俯仰组件以及压头组件;所述旋转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座相对于所述底座万向旋转,从而带动整个成型机构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所述俯仰组件位于所述旋转座上部,与所述旋转座转动连接,所述俯仰组件相对于所述旋转座转动;所述压头组件与所述俯仰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压头组件相对于所述俯仰组件万向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组件包括把手、刀头和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一端与所述把手相连接,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与俯仰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刀头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臂上,所述把手通过控制所述旋转臂的旋转以带动所述刀头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组件还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于与所述把手和所述旋转臂相铰接,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刀头连接,所述把手通过控制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刀头调节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铰接结构和第二铰接结构,所述第一铰接结构包括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通过所述第二铰接结构各自与所述把手、所述旋转臂铰接,所述刀头与所述第二铰接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泥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一锁紧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彬谢明颖徐友宝
申请(专利权)人:诺心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