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庆兵专利>正文

一种水下连接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792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连接器系统,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卡箍紧固装置、位于卡箍紧固装置两侧的第一浮动装置与第二浮动装置;底座包括主体方钢、焊接在主体方钢上面的筒座与喇叭口,主体方钢上还焊接有引导块;卡箍紧固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一中空壳体、提升装置、卡箍主体、扭矩棒装置、连接销;第一浮动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二中空壳体、扶正器、接口法兰、对中装置、定位连接板;第二浮动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三中空壳体、定位装置、对中矛、热刺。其具有设计更轻、更小并经过优化以减少组装时间,可由ROV进行操作,可实现平管与平管的快速连接,解决了深水管道安装不便问题,且密封效果好,既快速又安全可靠。既快速又安全可靠。既快速又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连接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深水管道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连接器系统,其主要应用于深水管网中平管与平管的快速连接。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海洋系统中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随着不断的发展,这些资源的开采也由浅水领域发展到了深水领域,这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从水下采油树出来到PLET(管道终端)的管线连接在浅水时通常用法兰连接(旧有技术),并由潜水员操作。但是随着水深的增加,水压也逐渐增大超过了人类承压的极限,潜水员已经无法在下潜进行施工,只能利用水下机器人(ROV)进行水下操作。在平台进入深水的平管与海底平管的连接过程中,如果使用常规法兰进行连接,给ROV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费时费力难度很大,只能通过特殊技术得以实现,而此技术一直处于国外垄断状态。本技术正是基于以上研究背景而提出,旨在提供一种水下连接器系统以满足海底深水管道安装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深水管道安装存在的瓶颈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连接器系统,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灵活的特点,可由ROV进行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连接器系统,其用于待连接管道(5)的水下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水下连接器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卡箍紧固装置(3)、位于卡箍紧固装置(3)两侧的第一浮动装置(4)与第二浮动装置(2);所述底座(1)包括主体方钢(7)、焊接在主体方钢上面的筒座(9)与喇叭口(6),所述主体方钢上还焊接有用于对第一浮动装置起导向定位的引导块(8);所述卡箍紧固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一中空壳体(10)、固定在第一中空壳体(10)顶部的提升装置(11)、位于第一中空壳体中央设置有用于夹紧待连接管道(5)的卡箍主体、控制卡箍主体(12)开合的扭矩棒装置(13)、以及位于第一中空壳体上的连接销(15);所述第一浮动装置(4)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二中空壳体(16)、与第二中空壳体(16)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用于定位的扶正器(17)、与连接销(15)卡接配合连接的接口法兰(18),所述第二中空壳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个带有内锥形孔洞的对中装置(20),所述第二中空壳体的中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个定位连接板(19),所述定位连接板上设置有液压缸定位装置(22);所述液压缸定位装置的顶部连接有液压缸导向板(21);所述第二浮动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三中空壳体,所述第三中空壳体上设置有与喇叭口位置相对的定位装置(23),还包括与对中装置形状相互配合的对中矛(24),所述第三中空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热刺(25),所述第三中空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管道固定板(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连接器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兵刘小山周庆涛周琳赵丽娟庞涛冯旺辉闫鹏宇周军民周席熙周念
申请(专利权)人:周庆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