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事故清障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893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事故清障车,实现清障车能够自动对事故车进行牵引、拖拽,然后进行运输,以提高清障过程的速度,减少安全隐患,减轻因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包括车头、底盘、位于底盘上的托运平板及用于托举事故车的托举系统,所述托举系统包括旋转伸缩臂与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顶板、滑槽及伸缩腿,所述顶板与旋转伸缩臂连接,滑槽设于顶板上,所述伸缩腿具有两个,两个伸缩腿均与滑槽滑移连接、并可相对位移,各伸缩腿的底部均设有两个以顶板为中心、相对设置的伸缩柱,各伸缩柱上均设有两个用于托起车轮的支撑柱;所述托运平板上设有用于夹紧车轮的自动夹紧装置。用于夹紧车轮的自动夹紧装置。用于夹紧车轮的自动夹紧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事故清障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事故清障车
,尤其涉及一种事故清障车。

技术介绍

[0002]清障车是用于清理交通事故引起的故障车辆、保障道路快速通畅的汽车,通常由专用底盘、专用作业装置、作业附件组成。清障车作为专项作业车,不仅要保障清障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也要保障自身的行驶安全,同时还应尽快完成作业以减缓交通压力。
[0003]随着家用轿车的普及与增多,道路上的交通事故数量也在增加,需要清障车及时移走停留在路面的事故车,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因此,对清障车的数量及工作效率的要求也随之提升。
[0004]目前,我国所使用的传统清障车虽能成功完成各种清障作业,但大都耗时不短,且对汽车固定,托举的过程中需要不少人力参与,各个环节也都需要人工辅助。这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暴露在事故现场的时长,增加了工作人员的作业风险。同时长时间的清障作业也进一步加大了交通压力,提升了发生交通拥堵的概率,甚至会出现造成二次事故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事故清障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事故清障车,包括车头(11)、底盘(12)、位于底盘(12)上的托运平板(13)及用于托举事故车的托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系统包括旋转伸缩臂(32)与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顶板(21)、滑槽(22)及伸缩腿(23),所述顶板(21)与旋转伸缩臂(32)连接,滑槽(22)设于顶板(21)上,所述伸缩腿(23)具有两个,两个伸缩腿(23)均与滑槽(22)滑移连接、并可相对位移,各伸缩腿(23)的底部均设有两个以顶板(21)为中心、相对设置的伸缩柱(24),各伸缩柱(24)上均设有两个用于托起车轮的支撑柱(25);所述托运平板(13)上设有用于夹紧车轮的自动夹紧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事故清障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伸缩柱(24)的两侧均设有的两个支撑柱(25)分别位于伸缩腿(23)的两侧,各支撑柱(25)均通过转轴与伸缩腿(23)连接,且伸缩腿(23)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柱(25)沿转轴转动的转动电机(26)。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事故清障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伸缩柱(24)的两侧均设有转动槽(27),各支撑柱(25)一一对应设于转动槽(27)中;所述转动槽(27)内设有定位凸起(28),支撑柱(25)上设有定位槽(29),定位凸起(28)可嵌入所述定位槽(29)中。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事故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伸缩臂(32)包括依次设置的支撑臂(31)、伸缩臂(32)与吊钩(33),所述底盘(12)上设有第一液压转动机(14),液压转动机的输出轴与支撑臂(3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臂(32)与支撑臂(31)铰接,且支撑臂(31)上铰接有托举液压缸(311),托举液压缸(311)的输出轴与支撑臂(31)铰接;所述吊钩(33)嵌设于伸缩臂(32)远离支撑臂(31)的一端,支撑臂(31)内设有伸缩缸(322),伸缩杆的输出轴与吊钩(33)固定连接,且吊钩(33)远离伸缩臂(32)的一端铰接有吊柱,所述吊柱与吊钩(33)之间设有伸缩液压缸(321)。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刘芃山刘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