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开盖结构及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886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开盖结构,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盖子、弹性密封圈、导向杆和杠杆,所述导向杆包括支撑底板和竖杆,所述导向杆置于盖子内,其竖杆穿过盖子中心孔与外部的杠杆转动连接;弹性密封圈套设在导向杆上且底面与支撑底板相触;所述盖子罩设在盛放液体的本体的饮水口上,所述弹性密封圈、导向杆伸入饮水口中,所述杠杆转动至锁定状态时带动导向杆上移,挤压使得弹性密封圈形变与饮水口内壁相触呈密封状态。密封性能良好,通过转动杠杆即可实现开盖,打开和闭合都方便快速。打开和闭合都方便快速。打开和闭合都方便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开盖结构及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日用品的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开盖结构及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保温、保冷或者常温的各种盛水器皿中,如水杯、水壶、瓶子等等,大都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本体和用于打开或关闭本体的饮水口的盖子,盖子大都采用螺纹的设计,与饮水口的螺纹配合完成密封。
[0003]这种传统的螺纹盖的打开方式,在螺纹打开过程时,用户需要旋转盖子使得开盖速度慢,重新旋转闭合后密封是依靠杯盖与杯身上两个螺纹之间的配合,旋转不到位或者旋转角度偏移使得可靠性差可能造成漏水现象,因此使用的便捷性较差。
[0004]另外还有一部分翻盖设计的杯盖,杯盖安装在杯子上,打开翻盖倾斜杯子进行喝水的时候,翻盖局部会抵住鼻子,杯盖上的小出水出水,相比无盖喝水其出水速度也偏慢,使用不方便,不利于快速饮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快速开盖结构及容器,密封性能良好,通过转动杠杆即可实现开盖,打开和闭合都方便快速,盖子整个移除饮用也不存在局部可能碰触鼻子等问题,能快速开瓶进行无盖畅饮。
[0006]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开盖结构,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盖子、弹性密封圈、导向杆和杠杆,所述导向杆包括支撑底板和竖杆,所述导向杆置于盖子内,其竖杆穿过盖子中心孔与外部的杠杆转动连接;弹性密封圈套设在导向杆上且底面与支撑底板相触;
[0007]所述盖子罩设在盛放液体的本体的饮水口上,所述弹性密封圈、导向杆伸入饮水口中,所述杠杆转动至锁定状态时带动导向杆上移,挤压使得弹性密封圈形变与饮水口内壁相触呈密封状态。
[0008]杠杆转动至锁定状态的过程中,带动竖杆上移,拉动位于支撑底板上方的弹性密封圈上移直至上端抵触盖子内表面后继续上移使得弹性密封圈发生形变,横向挤压饮水口的内壁,形成密封。
[0009]进一步的,所述饮水口的内壁设有凹陷的弹性体形变容纳区,所述杠杆转动至锁定状态时带动导向杆上移压缩弹性密封圈进入弹性体形变容纳区呈密封状态。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密封圈的外壁采用弧形面或直面。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置于盖子内的环形导向件,所述环形导向件套设在竖杆上,其上端与盖子的内顶面接触,下端与所述弹性密封圈上端装配。杠杆转动至锁定状态的过程中,带动竖杆上移,拉动位于支撑底板上方的弹性密封圈、环形导向件上移直至环形导向件上端抵触盖子内表面后继续上移使得弹性密封圈发生形变,横向挤压饮水口的内壁,形成密封。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导向件的下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部,所述弹性密封圈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配合。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导向件的外侧壁上设有盖子导入段,与所述饮水口内壁上的口部导入段间隙配合,减少了环形导向件及下侧密封弹性圈装配饮水口内过程中的晃动。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饮水口内壁设有环形凸起部,所述口部导入段设于环形凸起部上。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容器,包括上述的一种快速开盖结构和盛放液体的本体。
[0016]进一步的,所述饮水口的下端外壁设有凸台,所述盖子盖住饮水口时盖子下端面与凸台顶触。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本体的外壁、盖子的外壁连接,便于盖子打开后直接悬挂收纳,不单独放置就不易丢失。
[0018]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利用弹性密封圈、导向杆和杠杆的配合,使得弹性密封圈形变压缩和弹性恢复,压缩横向形变顶住饮水口,实现饮水口的内部密封,弹性恢复则直接拿取盖子打开打开饮水口进行饮用,使盛放液体的本体和盖体的密封性能更加可靠;
[0020]2.使用过程按压杠杆即可,无需螺纹旋转若干圈数,便于快速开合盖子,提升饮水的便捷性,做到快速开瓶无盖畅饮;
[0021]3.盖子内壁和饮水口外壁都无螺纹的光滑面,相比传统凹凸不平的螺纹面更不易吸附细菌,因而饮水口的干净程度更高,提升了饮用的卫生程度;
[0022]4.快速开盖结构的盖子直接放到饮水口即可,利用杠杆快速从本体上移开盖子,直接对本体的饮水口进行大口饮水,可以做到无盖畅饮。
附图说明
[0023]图1a是实施例1具有打开状态的快速开盖结构的容器剖视图;
[0024]图1b是实施例1具有锁定状态的快速开盖结构的容器剖视图;
[0025]图1c是实施例1的快速开盖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1d是实施例1的立体状态图;
[0027]图2a是实施例2具有打开状态的快速开盖结构的容器剖视图;
[0028]图2b是实施例2具有锁定状态的快速开盖结构的容器剖视图;
[0029]图2c是实施例2的立体状态图;
[0030]图3a是另一种导向杆的示意图;
[0031]图3b另一种导向杆的正面图;
[0032]图4是另一种结构的弹性密封圈与环形导向件的装配结构图。
[0033]图中:1本体,11凸台,12饮水口,121环形凸缘;2盖子,201第一圆环,202容纳槽,203卡槽;21弹性密封圈,211环形凸起部;22环形导向件,221环形装配槽;23导向杆,231支撑底板,232竖杆,232a导向条,232b通孔,233连接螺钉;24杠杆,241连接部,242按压部,243凸起部;25凹槽,251卡槽,252容纳槽;3弹性体形变容纳区,4连接带,5销轴,6垫圈,6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4]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方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阐述,使得本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a

1c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快速开盖结构,包括盖体,该盖体包括盖子2、弹性密封圈21、环形导向件22、导向杆23和杠杆24五个主要部件。所述导向杆23包括支撑底板231和竖杆232,所述竖杆232穿过盖子2的中心孔与盖子2外部的杠杆24转动连接;所述环形导向件22套设在竖杆232上且上端与盖子2的顶面相触;所述弹性密封圈21套设在竖杆232上且上端与环形导向件22的下端相触,弹性密封圈21的底面与支撑底板231相触;
[0037]所述盖子2的内壁与用于盛放液体的本体1的饮水口12外壁相触,所述饮水口12的内壁设有凹陷的弹性体形变容纳区3,弹性体形变容纳区3呈环形,用于容纳环形的弹性密封圈21,当所述杠杆24转动至锁定状态时带动导向杆23上移压缩弹性密封圈21形变进入弹性体形变容纳区3呈密封状态。
[0038]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弹性密封圈21、环形导向件22采用常规的圆柱形,中部开孔用于安装竖杆232。
[0039]在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导向件22的下端面设有第一限位部221,所述弹性密封圈21的上端面设有第二限位部211,弹性密封圈21、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盖子(2)、弹性密封圈(21)、导向杆(23)和杠杆(24),所述导向杆(23)包括支撑底板(231)和竖杆(232),所述导向杆(23)置于盖子(2)内,其竖杆(232)穿过盖子(2)中心孔与外部的杠杆(24)转动连接;弹性密封圈(21)套设在导向杆(23)上且底面与支撑底板(231)相触;所述盖子(2)罩设在盛放液体的本体(1)的饮水口(12)上,所述弹性密封圈(21)、导向杆(23)伸入饮水口(12)中,所述杠杆(24)转动至锁定状态时带动导向杆(23)上移,挤压使得弹性密封圈(21)形变与饮水口(12)内壁相触呈密封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口(12)的内壁设有凹陷的弹性体形变容纳区(3),所述杠杆(24)转动至锁定状态时带动导向杆(23)上移压缩弹性密封圈(21)进入弹性体形变容纳区(3)呈密封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圈(21)的外壁采用弧形面或直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盖子(2)内的环形导向件(22),所述环形导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兴华戴利群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华良器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