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建筑的换气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节能型建筑的换气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节能型建筑,顾名思义,在建筑的建造以及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多面降低能耗,比如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室温维持四季恒定。
[0003]现有的节能型建筑在墙体的构造以及门窗的气密性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进,目的是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特性,除了保温隔热,节能型建筑还有通风方面的要求,目前的节能型建筑,在通风换气方面,主要是利用带有热交换作用的新风系统,该种新风系统具有热交换部件和电辅热部件,目的是确保进入至室内的新鲜空气的温度与室温接近,但是,该种新风系统也得需要用到滤芯,由于建筑外围环境的不同,滤芯的过滤效果以及更换周期是不确定的,而且现有的新风系统上的热交换系统的热交换性能不太理想,同时也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作用。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节能型建筑的换气设备,使其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建筑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旋风分离器(01)、滤筒、滤芯(06)以及引风机一(07),所述旋风分离器(01)竖向布置且其进风管(010)与室外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01)的出风管(011)与所述滤筒内部连通,所述滤芯(06)布置在所述滤筒内,所述引风机一(07)的进风端与所述滤芯(06)的过滤出口连通;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外壳(09)、引风机二(10)、换热箱(11)、散热盘管(12)、截止阀一(13)、截止阀二(14)以及太阳能集热器(15),所述旋风分离器(01)的外壁套装有所述外壳(09),所述外壳(09)与所述旋风分离器(01)的外壁之间形成密闭的换热空腔,所述外壳(09)上开设有均与所述换热空腔连通的进气口(090)和出气口(091),所述引风机二(10)的出风端与所述进气口(090)连通,所述引风机二(10)的进风端布置在室内,所述出气口(091)与室外连通;所述换热箱(11)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引风机一(07)的出风端连通,所述出风口布置在室内且其远离所述引风机二(10)的进风端布置;所述散热盘管(12)安装在所述换热箱(11)内部,所述散热盘管(12)的两端各自与所述截止阀一(13)的一端和所述截止阀二(14)的一端连通,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5)布置在室外且其换热介质出口和换热介质入口分别与所述截止阀一(13)的另一端和所述截止阀二(14)的另一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建筑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集尘桶(08),所述集尘桶(08)的上端与所述外壳(09)可拆卸固定,所述旋风分离器(01)的出灰管在穿过所述外壳(09)后与所述集尘桶(08)内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建筑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090)靠近所述旋风分离器(01)的下端布置,所述出气口(091)靠近所述旋风分离器(01)的上端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建筑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散热翅片(16)、连接板(17)以及连接柱(18),所述散热盘管(12)上等距固定有多个互相平行的所述散热翅片(16),所述连接板(17)同时与多个所述散热翅片(16)固定,所述连接柱(18)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箱(11)的内壁固定,所述连接柱(18)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7)固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对布置,所述散热翅片(16)限位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建筑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包括筒体(02)、支撑座(03)、盖体(04)以及限位管(05),所述筒体(02)两端开口且其下端与所述外壳(09)固定,所述出风管(011)在穿过所述外壳(09)后与所述筒体(02)内部连通,所述支撑座(03)限位在所述筒体(02)内且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高春萍,郝光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